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经济常识》的主题综合教材各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发现,经济常识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问题展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常识的教学主题,把握整个经济常识的内容,就应围绕此主题知识来建立认知结构。第一课: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本课对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核心问题是围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两个根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课书中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解析(一)夏玉芝编者按:高一《思想政治纤济常识》下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一课,是下学期要讲的内容。这课书的内容对帅生都是一个新课题.我们特邀海淀区教帅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八一中学政治教研组...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规定经济常识的教学目标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讲述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常识的中心议题。围绕这一议题,加  相似文献   

4.
《经济常识》是高中一年级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常识教育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从经济学方面普及邓小平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法律素质,培养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本文拟从新课程理念角度探讨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进行《经济常识》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以下简称《建设常识》)是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验中开设的一门新课。我认为,在这门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应注意正确把握生产力标准问题的内容,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历史和现实的总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首先,《建设常识》的教学应正确把握生产力标准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所决定的。生产力标准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社会主义实践问题。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十分强调生产力理论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运用。无产阶级进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学习过程中最基础、最普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也是每个人获取信息、知识、提高概括分析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阅读 ,学会阅读方法。下面根据政治课特点 ,谈谈如何阅读政治教材。一、按政治课本编写体例特点阅读。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其阅读方法有别于语文、英语课阅读。高中政治教材分别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 ,其内容不同、编写体例特点不同 ,阅读方法也应有异。如高一《经济常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 ,依照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特殊———市场经济一般编写。一、二课为基…  相似文献   

7.
不同经济范畴的静态重合与动态叠加杨正纲高一《思想政治》课即经济常识,在知识结构上可分为三大块:商品经济的一般常识(第一课);资本主义经济常识(第二、三课);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常识(第四-八课)。这三块知识又是紧密联系的。商品货币关系总要体现一种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一《思想政治》第二课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本课是经济常识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学习这一课,同学们可以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为全书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课书的教学,能够获得多大的长进,恐怕很难度量。教了《动物的尾巴》一课,自觉颇有长进。 我教一年级的自然常识,是学习和探索性质的。没有选择固定的教材,即便选了某种课本上的教材,有时也不一定按教学参考书上的教法去教。教《动物的尾巴》也是这样。本课选自上海的自然常识教材第一册第十二课,在一年级下学期教。教法则是围绕两个问题,大家讨论研究:一、你知道哪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或者说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我们应确立一种什么样的道德,这是迫切需要理论界给予重视并作出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由此,《人民日报》理论部、国家教委《高校理论战线》、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本刊于今年5月在河南郑州联合举办了全国“改革开放与人生价值观”研讨会。与会同志围绕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关系就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涉及的这方面内容述要如下。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坚持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10月 11日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提出 :“制定‘十五’计划 ,要把发展作为主题 ,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在高三政治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中的基本原理 ,说明把发展作为主题的正确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更加牢固地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一、以发展为主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1.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仍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我们即将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它是把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三册的第5课至27课、第四册的第1课至17课的历史知识整编为一册,也就是把中国近代史作为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这样的编写具有较强的整体性,有利于教学。从整册书来看,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新教材的特点1.单元突出学习主题本册书共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是一个学习主题,课文则围绕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突出特征的专题来叙述。如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是一个立意较新的学习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的课文有“洋务运动”、“戊戌变…  相似文献   

13.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载何解定老师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几个问题》,是针对卫兴华老师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而提出的质疑。何老师文章首段有“请教卫老”之语,又以“恳请卫老批评指正”作结。笔者估计卫老难得见到此文,见到此文也未必动笔作答。笔者不揣冒昧,试代答如下。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问题*何老师首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还是指“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何老师回答得十分明确:“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明确定…  相似文献   

14.
在全党全国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 ,2 0 0 3年10月 14日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是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在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经济常识中的基本原理 ,说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充分体现1.是中国共…  相似文献   

15.
高一《思想政治》(简称经济常识 ,下同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讲述了与公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这一教学提供了无比广阔而丰富的大背景。教学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 :在经济常识教  相似文献   

16.
一、新教材教学内容主线经济常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讲述与公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可见,经济常识新教材构筑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新的教学体系之所以确立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线索,主要是因为: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学习和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二,  相似文献   

17.
一、以人代书。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熟读王书和,不如临症多。”王书和是名的医学家,有《脉经》一书,这里用他的名字代指医书。《毛泽东选集》:“何况现在不是学孔夫子,学的是新鲜的国语、历史、地理和自然常识,这些化课学好了,到处有用。”这里以孔夫子代指《论语》等宣传儒家思想的书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主题,结合高校教育和学报改革的实际提出了面临的选择和改革、重构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等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任何生产者都面临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所以资源配置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现行人教版的高一经济常识把资源配置问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一、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经济常识第二课、第五课和第六课分析了资源配置的含义和方式。联系教材我们可以认识到: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如何把有限的生产要素配置到社会迫切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去,以实现最佳的资源使用效率。简单来说,资源配置的具体过程就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就是用多少资源生产这种产品,用多少资源生产那种产品。怎样生产是反映如何组合…  相似文献   

20.
历史结论是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体例对历史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么,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问题作结论时,应注意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一、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是作历史结论的视角要求。按“学习主题”呈现学习内容,是新《课标》的重要编排特点。“主题”是新一轮历史课改中教材编写的主线,主题意识是本轮课改十分强调的课程意识。《课标》在设计思路中说:“内容标准分为……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