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及其形成的文化对当代文学是一种“图像”对“文字”、“标准化”对“个人化”、“世俗化”对“精神化”、“强迫性”对“自主性”的高强度的挤压;面对这一挤压,有的作家、批评家作着顽强的抵抗,有的向“图象”与“世俗化”投诚,有的则既留意“文字”又关注“图像”,既寻求“精神”又留意“功利”,具有两栖色彩。  相似文献   

2.
为了教师能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估、评价,科学性进行判断,并对其错误或不足进行修正,在“改”解学生学习、训练的效果,学生能自我定位、自我评价。“改”和“批”结合起来。学生也得以认识、评价自己,教师要对作业的完整性、正确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学习状态作出的评估、评价,以便了只“改”不“批”则浅,只“批”不“改”则空,因此,必须把“改”和“批”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有人认为孔子有关“天”、“天命”、“命”、“鬼神”的言论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其实,孔子对“天”、“天命”、“命”、“鬼神”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虽说过“生而知之”,但论及少而又少,而对“学而知之”却谈论颇多。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论词标举“境界”,“境界”的实质在一“真”字。然而好的文学,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即除了求“真”、求“善”,还应求“美”,“境界说”显然是有缺陷的。顾随论词标举“高致”,“高致”的实质是在肯定“境界”、肯定“真”字的前提下,强调“善”字,强调“美”字,即既要“立诚”,又要有“心行”,又要有“文采”。“高致说”是对“境界说”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20世纪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严复的“信、达、推”三难说对翻译标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信、达、雅”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信”是最基本的,指译者要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达”是指译文要顺畅,“雅”是指译文要有文采。“三难说”主次有序,既提出了“达”对“信”的制约,又提出了“雅”对“信”和“达”的影响,三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6.
程颢、程赜所创立的理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其中以“理”为本体、为核心而建立的理学体系,“真知必行”、“知行相合”的知行观,“万物有对”、“动静相因”、“动静不离”“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中庸之道”、“大中之道”的中道观,“理”与“欲”、“义”与“利”相互关系的理欲观、义利观。以食为本,轻赋宽役,使民有时,仁政德治,规过养德,读书明理,因材施教,去疑求新,贵在自得等思想观点,都是很有价值的思想,我们应当合理地去取,为建设现代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7.
考定甲骨文“匕”为“臂”之初文,并对“比”、“皆”、“并”诸字作了补充说解,特别是对长期存在的甲骨文“比”、“从”混淆不分的问题作了分析,即“从”从二人,义为“随从”,“比”从二匕(臂)·义为“偕”,即“偕同”,或用作副词,则训“俱”。甲骨文“”从“匕”声,义为“鸟母”·后又称“雌”。甲骨文“ ”、“ ”、“ ”也从“匕”声,与“ ”字音同义近·后来都为“ ”字所兼,三字遂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年龄、性别对价值观的影响。方法:运用Rokeach编制的“价值调查表”对岳阳市四所高校,12所中学的各年级2251名学生进行调查,从年龄、性别上分析其对价值观取向的影响。结果:青少年价值观总的来看相当一致,无论哪个团体都比较一致的显示出“世界和平”、“国家安全”、“有所作为”、“有能力”、“有抱负”是评价最高的几种价值观,但也存在团体差异,男性要重视“勇敢”,女性则崇尚“胸怀宽广”与“聪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由”、“独立”、“社会承认”、“负责任”等自主自立价值逐渐增强,而“钟情”、“成熟的爱”在青春期心理发育与性成熟过程中有起落。结论:年龄、性别对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价值观是文化背景与个性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忠恕”原是曾子对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个人理解和阐发,王弼结合魏晋的时代风尚和重“情’’思潮,对孔子、曾参的“忠恕”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并通过对“一以贯之”的“贯”进行辨名析理,为先秦儒家伦理注入了玄学新义。王弼以“情”释“忠”,用宇宙人生之共同本性——“情”联结“忠”、“恕”,对宋朝理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对于”有一组与之意义相近的近义词,如“把”、“为”、“就”、“同”、“向”、“关于”等。这组近义介词的共同特点,抽象地说来,就是能够引进动作、行为关涉的对象为了深入探索“对、对于”的功能,我们把“对、对于”同它们的几个近义词加以横向比较,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互相替换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豫东农村,对父母的传统称谓多是“爹”、“大爷”、“叔”、“大儿”、“大大儿”、“伯”、“娘”、“大娘”、“婶儿”等。20世纪50年代“爸”“妈”称呼开始在豫东农村出现,80年代以后,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豫东对父母称谓及其变化可以看出,称谓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且富有地域色彩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对孔子“兴观群怨”说作出富于新意的阐发,认为“兴”乃“兴观群怨”之重心所在,并由“兴”对情感精神的激发、对心灵品格的提升,提出“陶冶性情,别有风旨”的观点。考释“风旨”,其真义在诗以丰富深厚的情感内容、温柔婉曲的艺术表达,动人情性、陶瓷心灵,教育人,感化人。由“风旨”出发,王夫之特别推重“柔”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3.
夹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在班主任心目中不“显眼”、“突出”,处于被遗忘角落的这类学生,姑且称之为“中层生”,其易被忽视,原因有四:一、“中层生”思想不够活跃,也不愿接近班主任班主任往往对敢于积极大胆发言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的学生很重视,同时对喜欢讲怪话、发牢骚、瞎起哄的学生也很注意,而那些总是“默默无闻”的“中层生”,因为制造了一种“安定、放心”的氛围,而被班主任所忽视。二、“中层生”学习成绩平平老师们总是对两种学生“感兴趣”:一种是所谓的“尖子生”,另一种是“后进生”。课堂上“尖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甚至有“技能人才大本营”之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相继出现了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时间“民工荒”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认为,“民工荒”现象,其实透露出一种“结构荒”、“教育荒”、“技工荒”。通过对发生“民工荒”地区的调查表明,缺少的主要是初、中、高级技工,并非是普通农民工。此“民工荒”,显现了我国技能型高素质岗位人才的缺乏,凸现了我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当下,以对个体价值的极度尊崇,对主流文化拒斥,以及对日常庸众的蔑视形成的“另类”文学现象,表现出“另类”写作的“私人化写作”、“走向世俗”和“零度叙事”三个明显的“后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常情况下,yes译为“是”、“对”,no译为“不”、“不是”,但在反诘疑问句和前否后肯的反意疑问句这两种疑问句的答语中,yes译为“不”,no译为“是”、“对”。这两种情况是初中课本中的重难点,学生较难理解。  相似文献   

17.
青竹儿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tjjyljy 课堂教学的和谐状态应该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如果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了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也一定是基于教师对数学知识“真诚”的表达,基于教师对数学内容“友善”的呈现,有了“真”和“善”,才会有“美”?同样,学生如果通过我们的课堂,感知到了数学所带给他们的“美感”,获得了“善学”的方法,也一定会形成“真知”,奠定富有创造力的丰厚的数学知识底蕴。  相似文献   

18.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从教材建设入手,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之,更信之;还要加强“三进”工作力度,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提前进行企业人职培训体系”及“与企业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和沟通”。调查中,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感到“满意”的比例仅为11.93%。在企业看来,大学生需要提高的地方有“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心理素质”、“品德”。工学结合,就是提前对大学生进行人职培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心理素质”、“品德”,这样,企业既能招到满意的大学生,学校又能提高大专生的就业率。所以,工学结合,构建高职大专生人职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编发一些有关违纪、违规、违章、违法,乃至违悖人性的稿件时,在作者的“对策”、“建议”、“反思”中,都提及了对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改造问题。而在这些“对策”、“建议”和“反思”中,又众口一辞地提到育人的有效途径是“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合力”。只有共性,没有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