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雅靖 《知识窗》2014,(15):50-5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成为社交网络的活跃分子。人人、微博、微信朋友圈,每一个社交网站都有我的身影。吃饭、睡觉、考试、逛街,一天二十四小时,  相似文献   

2.
<正>耳朵里插着耳塞听歌,一边还刷着微博看好友发的照片,再点评转发一下,最后还不忘去微信朋友圈点几个赞……嗯,好好放松了一番,这下要安静地坐下来认真复习功课了。但忽然想起来,前几天小A在QQ空间说什么八卦来着,我再去看看……"只看一眼就关掉,然后认真看书"我暗暗这么想。可事实上呢,看完小A说的八卦,我又忍不住在QQ上和她聊了几句,聊着聊着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到中午了,我看着眼前的复习资料,还是早  相似文献   

3.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通讯工具的不断变化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改变着传统的商业发展模式。基于QQ空间、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平台建立起来的微型商业模式,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此基础上对在校大学生微商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把握在校大学生微商活动特点,分析在校大学生微商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在校大学生遵纪守法创业和积极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4.
正微信诞生之后,"摧毁"的除了短信业务还有微博。厌倦了各式"大V""网红"的人们纷纷进驻朋友圈,在这个全新的社交平台开始崭新的时间线。从2011年1月21日上线至今,微信时代已经进入了第7个年头,很多人也已经迎来了与朋友圈的七年之痒。日前,《2017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指出,中国年轻人群对于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比较警觉,39%的"90后"称已关闭了朋友圈的推送提醒,关闭朋友圈推送提醒的"80后"比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辨别意识现状,为提升自身的辨别意识及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网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某高校320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研究发现:社交网络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交的影响无显著差别,大学生浏览社交软件的时间长,对QQ与微信的使用频率高,对QQ与微信的辨别意识处于一般水平,缺乏对微博的辨别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社交网络分析法和GIS可视化,在地理学视角下,对微博中"山东毒疫苗事件"信息传播路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空间结构与社会经济具有相对一致性,表现为网络中节点的出入度与社会城市发展具有指向性,在个别中心城市间(北京、广东、上海)有所区别;(2)舆论微博传播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都形成中心节点城市,这些城市主导着周边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舆论方向;(3)相同时间段内的舆论信息传播路径数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对称性,东部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密集。  相似文献   

7.
赵建伟 《知识窗》2013,(23):31-31
前些日,和朋友一起去喝咖啡,店里有免费的Wi-Fi,我忍不住登录微博、微信、QQ朋友圈,一边不停地做手指运动,一边和坐在对面的朋友聊天。不巧的是,手机突然没电了,我懊恼地把手机颠过来倒过去,反复看了几遍,突然觉得它像一块砖头,很想拉开窗子立刻把它扔出去。  相似文献   

8.
胡怡 《科技风》2012,(1):257
如今微博已经成为社交网络中的中流砥柱,各大门户网站相继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而新浪和腾讯微博的用户数都已经超过了3亿。众多品牌企业都想利用微博营销抢占一席商机,用最少的成本起到最大的推广效果。本文总结了目前品牌微博营运最需要注意的几点,以帮助企业在微博营销的项目上,获得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正"品牌大使","内容经理","传道士"。人们常常用这些词来形容社会媒体经理一天的忙碌生活。要成为社交媒体经理中的佼佼者,他必须每天不断进行信息更新,参加会议,进行讨论交流,这些都要求一个社交媒体经理的高度在线效率。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下他们的一天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时间2016年4月12日上午,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新浪开通了个人微博。在微博上,他向中国网友问好,并表示将在社交媒体上与中国用户交流心得。两天后,霍金的粉丝达到近300万。无论是网络还是线下,霍金本来就红,在中国开微博,霍金就成为中国的网红。霍金在中国成为网红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第二条微博中发布的一个撩拨人的消息,人类可以飞向半人马星座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用户的碎片化信息痕迹为刻画在线社交活动中的用户画像并揭示其信 息传播行为提供了依据。【方法/过程】通过对微博、QQ群、天涯论坛、人人网等社交平台的深入挖掘,构建了在线社 交活动中的用户画像模型,并对其信息传播行为的时间统计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社 交媒体用户的发布行为中,时间间隔服从重尾分布,其活跃程度与幂指数正相关,与时间间隔宽度负相关;而时间 间隔的重新标度方法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不同活跃程度个体所造成的影响;在交互行为中,时间间隔服从重尾 分布,可用幂指数近似刻画,交互行为表现出“强阵发”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预测性。  相似文献   

12.
柯云 《现代情报》2016,36(3):22-26
本文以新浪微博平台为数据采集平台, 对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进行数据分析, 在借鉴信息传播四要素和流行三要素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16个因素。首先通过对“风云人气榜”上随机抓取的320个新浪微博用户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 实证得到粉丝数、工作时间和发布时间对微博信息传递有促进作用, 而活跃度、休息时间和日期对信息传播有阻碍作用;然后利用爬取数据中提取的441 005个转发样本, 通过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和贝叶斯网络的概率模型分析, 实证了社交类型对用户微博转发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 微博社交需求显著高于内容需求, 并且根据ROC曲线得出综合类型对用户微博转发行为的预测最为精准。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互联网服务的发展,微博等新型社交网络应用相继出现,很多图书馆都已经意识到微博在人们社交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用微博与读者之间加强信息服务的传递,力图通过架设微博这样一个平台,来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并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本文分析了微博的定义及概念特征,在对当前图书馆应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博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流传:将盛水的水杯放入微波炉加热,原本平静的水面竟然发生"暴沸",并"炸"出水花把人烫伤。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微波炉烧水烫伤脸"五天前,我的一位朋友要泡一杯速溶咖啡。他将一杯水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加热后将那杯水拿出来。正当他看水是否开了时,那杯水居然在他的脸上爆开,他整个脸上都起了水泡并且至少有1度及2度的灼伤,而且他的左眼也可能会损失部分视力。"日前,一条这样的帖子在网上广受关注,虽然爆料者没有交代时间地点,  相似文献   

15.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Web3.0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国际上最知名的微博网站是Twitter,目前Twitter的独立访问用户已达3200万,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白宫、FBI、Google、HTC、DELL、福布斯、通用汽车等很多国际知名的个人和组织都在Twitter上进行营销和与用户交流。微博,2009年最时髦的新玩意儿。今天,你"织围脖"了吗?  相似文献   

16.
微博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社交工具,得到了高校学生的普遍欢迎。大学生微博使用行为的信息挖掘,对于观察大学生群体社交行为特点,促进高校大学生线上行为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结合统计调查和软件技术的方式,对高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微博内容、评论情况、关注焦点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分类统计,判断其情感倾向和微博舆论特点。通过对采集大数据的分析研究,从客观上了解高校学生的微博使用行为习惯、使用态度和使用需求,做出规律总结与趋势预测,为高校大学生的微博行为引导和高校舆情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以微博、微信、个人主页,以及QQ、MSN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还有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广泛流行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便捷性、及时性、互动性强和平民化的特征,使得它融入到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的各个方面。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各大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帮助与指导[1]。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社交工具,得到了高校学生的普遍欢迎。大学生微博使用行为的信息挖掘,对于观察大学生群体社交行为特点,促进高校大学生线上行为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结合统计调查和软件技术的方式,对高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微博内容、评论情况、关注焦点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分类统计,判断其情感倾向和微博舆论特点。通过对采集大数据的分析研究,从客观上了解高校学生的微博使用行为习惯、使用态度和使用需求,做出规律总结与趋势预测,为高校大学生的微博行为引导和高校舆情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QQ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QQ成为大学生全新社交方式的平台为背景,在分析大学生上QQ的目的的基础上,指出利用QQ延展大学课堂教育的意义,包括用于课后集体交流以及在函授等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并指出了政府干预与导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范琪 《科教文汇》2014,(22):6-6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以微博、微信、个人主页,以及QQ、MSN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还有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广泛流行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便捷性、及时性、互动性强和平民化的特征,使得它融入到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的各个方面。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各大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