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国家制度文明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将有力促进其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态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体系,大大提升我国生态治理能力,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通读《在国家制度文明建设中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这篇理论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立意深远、分析透彻、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王柯敏厅长在文中科学而又系统地阐述了教育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中所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时代,社会实践结构的重大变化引发了对国家治理的新范式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对这种新范式需要的系统性思考和战略性回答。面向绿色经济社会构建或走向"绿色现代化",该理念代表了党和国家对新阶段"为什么要实现绿色发展,实现什么样的绿色发展和怎样实现绿色发展"重大命题的新探索。围绕人民之治引领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了完整的内涵体系,达成了对超大规模社会的经济社会关系绿色化变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何以实现这一大国治理发展路径的规律性认识。从文化-文明、理论-实践和现代化-后现代化的多重逻辑审视,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导引现代化发展新范式、拓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新境界、发展面向未来新政治经济学以及供给全球合作治理新机制的时代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征程上的这一新认识论、新发展观和新实践论,通过党领导下的体制创新与机制优化等制度路径及协同实践,必将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把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相联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从发展生产力优势到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优势的思想认识发展,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以时代新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实践基础,从历史实践到新时代经验的创造发展,体现了制度自信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轨迹。从优势到效能的聚焦发展,显示了制度资源整合对国家治理的保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显著程度取决于制度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制度自信的坚定程度取决于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程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现实指向,从谋求发展到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的时代发展,必须坚定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双赢的文明.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涉及器物、行为、制度和观念等四个层面的建设,其中观念层面的建设是基础,将为其他层面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价值指导,而观念层面建设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国家治理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制度现代化的依据、生成母体和动力源泉,为国家治理制度现代化提供价值目标导向,为国家治理制度现代化提供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为国家治理制度执行能力现代化提供现代主体、精神力量及现代方式。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命题,是基于中国正在进行的两大转型即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转变、从现代化的初级治理向复杂的高级治理转变中所蕴含“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内部的转型与完善”和“如何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两大任务。因传统的体制弊端与现实治理需求多样性,国家治理的部分领域失效问题比较严重。中国的国家治理要实现“国家战略规划与治理策略的统一”、“治理的价值、制度与技术的统一”,通过塑造协调的政治制度体系、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民主治理与复合治理的基本要求,从制度治理、文化治理和技术治理等方面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罗涛涛 《学周刊C版》2014,(10):233-234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成为理论热点。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的角度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的文献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当前学界对于国家治理的主体、国家治理的对象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征的研究概况,提出当前学界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这一块存在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成为理论热点。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的角度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的文献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当前学界对于国家治理的主体、国家治理的对象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征的研究概况,提出当前学界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这一块存在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应用。要想推进教育治理现代的实现,首先必须科学地把握和分析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其次,教育治理现代化改革是一个教育价值导向调整优先于教育治理技术革新的过程,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需要价值引领;最后,如何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元主体,通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以彼此联动的方式共同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什么?本刊本期刊发的王柯敏厅长的理论文章《在国家制度文明建设中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给了我们最明确的回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国家制度文明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其中的关键,毫无疑问,便是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决定对于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来说,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民主政治进步、市场经济发展、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应从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培育现代治理主体、更新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等诸多方面入手,系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社会保障制度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工具,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为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应有机制.为了加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路径为: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功能,推动经济治理现代化;优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社会保障公平性,助力政治治理现代化;加强社会保障优良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新时代中国的新发展、新形态、新表达,其本质是人民民主。从治理角度透视,全过程人民民主蕴含深厚的民主治理理念、科学的治理逻辑和有效的治理机制,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遵循、制度依据、实践途径和文化支撑。在治理方式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治理、综合治理、制度治理、科学治理,真正使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实践和治理方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治理方式,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与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乡村社会既是绿水青山的直接守护者,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行动者。调研发现,缺乏系统谋划的乡村社会治理行为和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可能产生重复指令和资源浪费,并在乡村社会中形成竞争性或替代性的选择,影响战略实施的效能。以系统观念为视角研究发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具有一体化推进的历史机遇性,两者间战略主体的一致性、战略目标的互促性和战略行动的协同性为一体化推进带来了可行性。建议从社会动员、法治保障、重大行动和督察考核四个路径一体化推进,系统处理振兴与治理、发展与安全、美丽与平安、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到2035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任务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教育治理,区别于传统“教育管理”的本质在于脱离了单一主体(政府)的单向性管理运作,转而走向多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学生、家长等)合作共治教育的新路,意味着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机制复合化,治理手段多样化。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必须重视价值引领,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所需。制度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制度治理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基础。高职院校现有的内部治理体系普遍存在权力的配置不均、运行失衡、监督缺位等问题,究其根源是制度困境问题,需要持续强化制度意识、理性构建制度体系、有效落实制度执行、健全完善制度反馈,把制度治理效能转化为内部治理效能,实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从财务治理的角度完善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既体现为企业各参与方的一种契约关系,又体现为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同时,它还体现为企业内部各种权力包括(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经营者选择权等)约束和制衡机制,其内涵是丰富和深刻的。而财务治理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系统,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公司治理必须从财务治理入手。  相似文献   

20.
学校内部治理作为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立足新时代,学校内部治理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国家教育治理释放的办学活力,通过学校运行机制、教师发展模式、课程资源配置模式等创新,高质量达成学校育人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要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文化传统,又要指向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实现。学校内部治理现代化,需要以“学生发展”为起点,凝练实践路径的治理价值、建立规范的学校运行制度、建立高效的教师发展机制和丰富的课程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