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普遍认为,比较结构中,than既可以作连词,后面接代词主格,也可以作介词,后接代词宾格,只是语体不同。运用功能语法中信息焦点理论和me在法语中的对应形式,以COCA语料库中than I和than me的所有索引作参考,进行对比和分析,指出比较从句than me中的me并不是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而是主格代词I的重读形式。因此,不能说这里的than就是介词,换言之,me不能使than的词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属分句叫做关系分句。关系分句按其句法功能分为名词性关系分句和修饰性关系分句。本文着重论述关系代词“that”和“which”引导关系分句时能否互换使用,这是英语初学者容易混淆的问题。 在关系分句中,选择关系代词that还是which牵涉到所引导的分句是限制性还是非限制性关系分句,所指的先行词是指人还是指物,在分句中是充当主语还是宾语还是用作限定词。  相似文献   

3.
一、考点分析 主语与各类从句之间的连接词是每年必考,其中考得最多的是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副词(where)和关系代词(who),其次是引导名词性从句的连词(that)和连接代词(who)。连接并列分句的并列连词只考查了一个小题。具体的考点与考题如下: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关系代词是用来引导起名词修饰语作用的关系分句(亦称定语从句)的,被其修饰的词叫先行词,这种分词可分为限制性分句和非限制性分句.关系代词在主从复合句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一方面代表关系分向所修饰的那个名词或代词、甚至整个主句,另一方面又在分句中担任一个成份.关系代词的使用要受到语法和句子意义的限制.关系代词的选择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它所引导的关系分句是限制性的还是非限制性的;  相似文献   

5.
as在英语中是最活跃的单词之一,可以用作连词、副词、介词和关系代词。本文拟对as用作连词和关系代词的用法作一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Than主要用作连词,有时也可用作介词。 一、用作连词: Than最基本的用法是用作从属连词,引出个比较状语从句,用于对两者进行比较,它的一般用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than引出的一完整的状语从句。 The sea is deeper than the mountains are high. 海的深度超过山的高度。 I stayed there longer than I planned. 我在那儿呆得时间比我原来打算的长。 2)有时than之后,主谓语可以倒置。 Most people know(than)electricity standingstill is no more useful than is a stationary beltbetween a steam enginc and a machine to be driven 大多数人认为,电停滞不动,并不比架设在蒸气机和要被驱动的机器之间的固定皮带有用。 3)than 常引出一个省略的状语从句,有时than后甚至只剩一个词,但此时不可把than误认为是介词,把省略了的从句误认为是介词短语。 He said he was much better than befere. 他说他比以前好多了。  相似文献   

7.
as的句法和搭配功能很多,是英语中较难掌握的常用词之一。as作连词时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方式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和比较状语从句;作介词时,与之后的名词、形容词等构成短语,作宾语补足语、主语补足语和同位语;作关系代词时,引导定语从句;作副词时,它和作从属连词的as一起引导比较状语从句。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有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属分句叫做关系分句。关系分句就其句法功能而言,可以分名词性的关系分句和修饰性的关系分句两种。关系分句作为后置修饰语具有最明确的修饰作用。一般认为修饰性的关系分句在使用频率上要超过名词性的关系分句,它们与主句的语义关系也更为复杂。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可分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9.
中文“谁”有跟法文对等词qui相同的疑问代词用法和泛指代词用法,但是起连接从句作用的第三种用法有形式的不同。泛指和疑问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传统语法中表现得很清楚。但是连接紧缩从句用法代表了不具体的变量人的意思,并且清晰地连接两个分句(我们称之为整合连词)。我们把这两种用法区别于法语qui的“关系代词”用法,因为“关系代词”用法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谁”这个词很典型地说明了汉语中非具体变量标记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一致并由并列连词或其他连接手段连接起来的语法结构称之为平行结构。平行结构在解题中有广泛的用途.这就必须从认知平行结构开始。一、平行结构的连接手段平行结构可以由并列连词、关联连词、介词、副词以及标点符号等连接起来。就呈现方式而言.平行结构的连接表现为:1.单一式平行结构的连接主要靠并列连词实现,就关系而言,分为五类:引申类(and);选择类(or/nor);转折类(but/yet/though);因果类(for/so);比较类(while/when/than)。并列连词用来连接词、词组和分句,所连接部分意义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诗经·小雅》中的145个“其”字句的基础上(重复出现不计),探讨“其”字的用法规律。“其”字作实词主要是代词和副词,作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在句首时全部是代词,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在句中作代词时多是修饰名词的定语;作副词包括程度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作虚词时是助词、连词和语气词,作语词只有一例。  相似文献   

12.
"爰"产生于甲骨文时期,西周时假借为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此)、疑问代词(何),在此基础上复合使用,成为兼词,并进而虚化为承接连词."焉"产生于西周时期,由于与"爰"音同,假借为"爰"的指示代词(此)、疑问代词(何)和兼词(于/於+此/何)用法,并虚化为语气词、词尾.在春秋战国时期,又假借为介词(于/於),并发展为人称代词、承接连词.  相似文献   

13.
在法语中同位语是置于另一个名词或代词之前或之后,藉以说明其性质或情况的名词、代词、形容词、分词从句、关系从句,它们通常表示时间、原因、让步、结果、条件或假设等意义。名词、代词、形容词做同位语时,往往用逗号将它们与其修饰的成分隔开。在分词从句中,过去分词和复合过去分词从句均可做主句的同位语。有些关系从句在补充说明先行词的同时,具有状语的作用。语法上做主语的同位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重要典籍《战国纵横家书》中"其"字的穷尽式量化性分析,认为"其"作为代词使用频率最高,其中人称代词占绝大多数,主要做定语,功能是修饰名词或名词性结构,甚至成为名词性结构的标志;作为副词使用频率不高,可表推度、反诘、时间等语气。"其"还以语气助词和无意义形式出现。"其"字的连词用法仅是萌芽。  相似文献   

15.
“之”在《论语》中的使用最为普遍.类型也多样复杂。本文通过对‘论语》中“之”作动词、代词、连词的情况进行考察分析,试图更好的掌握“之”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上古汉语中,“所”可以表假设。“所”袁假设多用于“所VP者”结构中,并且一般用于誓词中。假设连词“所”由指代词演变而来。这个演变的过程包含了介词删略、语境吸收和功能扩展等几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at是英语中极具特色的多功能词。它可起指代作用 ,作关系代词的先行词 ,代替名词 ,避免重复 ,表示强调 ;起限定作用 ,可修饰名词、形容词和代词 ;起连接作用 ,引导从句。在口语以及非正式文体中经常可以省略。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虚指的“他”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虚指用法,它出现在动词后,但既无指代作用,又不是动词的宾语,同常见的作第三人称代词和旁指代词“他”的用法很不相同。通过对“他”的主要用法的历时考察,我们看到,虚指的“他”在唐代产生,它与第三人称代词“他”都是由旁指代词“他”演变而来。“他”的虚化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他”原本是旁指代词,就词汇意义而言,旁指代词本身有淡化作用;二是由于唐代“他+N”结构的影响,因为后面N的存在,使“他”在表意上成为一个可以忽略的成分,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悬空成分。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他”开始虚化。  相似文献   

19.
代词是汉维语中一种独特的实词。和其他实词不同,它不命名事物、特征、行为、性质等,而只指代它们。因此,代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只有在上下文和言语环境中,其意义才能具体化、确切化。代词丰富多彩的修辞作用正是由于这一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本文将从汉维语对比的角度,初步探讨汉维语代词修辞性的共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20.
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who(又作关系代词)存在格的重叠现象。格重叠的合理性既可以从所属语体正式程度得到解释,同时也应该结合该代词所依附的语境来考察。格重叠的偏向表现为在主格、宾格合用场合下,人称代词宾格取代主格,who大举取代whom的宾格功能,而在日常口语中格重叠呈现一种泛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