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链接     
教育创新要克服教育观念上的四大误区顾明远同志在“《中国教师报》创刊庆典暨首届全国知名校长论坛”上的报告中说到:教育观念要创新,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克服教育观念上的一些误区。一是要克服为教育而教育、教育为升学的这种误区。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二是要克服人才观的误区。有的人混淆了人才与天才的不同,认为天才才是人才。我认为,只要有社会责任心、勤奋工作、能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三是要克服狭隘的只重知识、不重全面发展的思想。我觉得人的素质要能做到四个正确对待:第一,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环境。第二,…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漫途,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和障碍,如身体上的不足、同学问的纠葛、考场的失利、他人的误解、学习上的困难,等等.在遇到挫折后,人们的行为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人能正确对待,把挫折作为磨炼意志的砥石,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目标,改变方法,使自己更加成熟、坚强;而有的人则心灰意冷,懊丧怨恨,自暴自弃,陷入苦恼、悲观、厌世的情绪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儿童挫折忍受力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都在给晕头转向找工作的大学生出主意,有的说,职业准备要从大一开始;有的说,功课不能荒废;有的说,积累工作经验应该及早动手;还有的说,简历要符合企业的胃口……而大学生听了这些人的话更加晕头转向了。  相似文献   

4.
该篇章通过几首英美诗歌中对死亡的歌颂阐述了人们对死亡——这一人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的乐观主义态度。在这几首诗中有的诗人从为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死亡来临之时就要坦然去面对“它”。你就会无所畏惧。有的则认为死即是生,死即是回归自然,死即是永生。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正确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的一生才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烦恼,是指个人与周围环境发生了矛盾无法解决,或者个人的希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情绪不安、心情烦躁及内心痛苦。一个人有了烦恼,如果能正确对待,就不至于损害身心健康,有时还可以使烦恼转化为激励自己发愤图强、迎战困难、解决矛盾、实现希望、满足要求的力量。比如,有的学生因考试失败遭到家长的指责、同学的讥笑而烦恼,其实,学生,只要能正确对待,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发愤努力,就能在下一次的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愿望。反之,不能正确对待,又无人给予帮助和疏导,长时间地陷于烦恼之中,其身心就会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理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能否在一定条件下转过来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争论甚烈。有的人说这个命题是二元论,有的说是唯意志论,是“左”倾错误的哲学基础。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对指导当前斗争实践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认为,这个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因而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感悟生命     
有一位诗人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咀嚼这读来矛盾而内蕴深刻的诗句,把生命的含义,穿透在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8.
文章作法     
我现在的见解,以为:无论是语、是句,凡是字,都不过是一种寄托某若干意义的符号,这符号因读的经验能力的不同而感受不同。有的所感受的只是其百分之一二,有的或能感受得更多一点,要能感受全体,那是难有的事,,普通学生在读解正课以及课外读物中,对于一句或一语,误解的不必说了,即使正解,也绝非全解,其所感受到程度,必是很浅,收得既浅,所发表的也自然不能不简单空虚。这在学生实在是可同情的事。  相似文献   

9.
苏童说:"关于父爱,人们的发言一向是节制而平和的。母爱的伟大使我们忽略了父爱的存在和意义,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父爱一直以特有的沉静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父爱怪就怪在这里,它是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所以有聪明人说,父爱如山。"我想说,父爱如冰山,肩负万钧重量。背档千层风浪。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而更多的爱被父亲深深地藏在他沉默的心海里。很多时候,我们会因此误解父爱,父爱因误解而让人刻骨铭心,让人体味出父爱的至醇、至真、至深。《长大以后才明白》中的父亲外表冷若冰霜,内心火热如炬,"我"误解了父爱,使父亲忍辱负重;《新瓶装老酒》中的父亲普通朴素,不善表达,"我"误解了父爱,让父亲的"良苦用心"换成了"我"的"挖苦讥讽"。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同样是说理,有的人能把理说得入木三分,妙趣横生,使听者心悦诚服;而有的人却把理说得枯燥乏味,使听者心烦意乱,不得要领。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说理艺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解释成语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就会影响对词义的正确理解。譬如,有的教师这样讲:“‘一日千里’就是一天跑一千里路。”接着问儿童:“你们说,快不快?”“嘿唷,一天能跑一千里,真快呀!”有的儿童惊叫起来;有的儿童却不以为然:“不快,不快,喷气式飞机一小时就要飞一千多公里呢。”照这样解释,怎么能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上“祖国在一日千里地前进”一句的意义呢?又如教师说“‘万众一心’就是一万个人一条心。”这样讲,在儿童天真的心灵中就可能发生误解;两万人有两条心,十万个人有十条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英语的地位日趋明显。但放眼全国各地,我们外语的教学又是怎样的呢?目前,小学英语应该说很多地方都走进了误区,很多地方对我们编写教材的老师的原意"Fun with English"产生了误解,没有真正让英语有趣起来,有的地方甚至把英语当成是升学考试的最重要的工具。说到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人会与我产生共鸣。因为很多人也可能因为这一点而一直困惑。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自己却又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想想我们学习哑巴英语的这一代,每天只是在机械地背诵老师要求背诵的单词、短语、课文,除了这些我  相似文献   

13.
杨和平 《师道》2006,(8):6-6
加点忧患 有一个故事说,好几个国家的人在一起表达对一种鱼的观感。有的说要研究生产工艺,有的谈鱼的营养价值,有的探讨鱼的市场前景……一位中国人说:“这种鱼我们在商朝就有了。”  相似文献   

14.
考前复习,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减轻他们的压力 面对紧张的复习,有的学生充满信心,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无望,懒于奋斗。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要让学生认识到,考试只是阶段性检验,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它不仅考查一个人的所学知识,还是一个人毅力的体现,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能鼓起勇气认真复习,大胆走向考场。  相似文献   

15.
享受误解     
误解,在常人看来是让人委屈、令人烦恼、扰人思绪,因而难以忍受的,可居然还有人提出“享受误解”。这人就是以被世人称为“世纪大审判”的案子胜诉于美国的新闻人物开来律师。开来说:“在一个充满误解的世界,你不但要理解这些误解,还要学会享受误解。”不能不承认,在这里“享受误解”多少有些无奈,但被误解而能享受之,不失为一种对待误解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6.
考试紧张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现象,只是有的学生自身调节能力好没有多大影响,有的学生自身调节能力差而显得考试过于紧张,乃至影响考试的发挥,我们常常认为这样的人心理素质差,如何调节这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轻松地应对考试呢?  相似文献   

17.
波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也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由于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常常会产生一些误解,甚至有的参考资料中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本文就这两个误解作些剖析,以便学生不再犯类似错误。  相似文献   

18.
有的同志根据《摩罗诗力说》一文得出“屈原可说是我国‘摩罗派’诗人之祖”的结论,认为屈原的作品,尤其是《离骚》“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产生于两种误解:其一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误解,其二是对鲁迅及其《摩罗诗力说》的误解,试将理由述列如次。  相似文献   

19.
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的黄龙洞景现有两个入口.一个叫幸福门。一个叫长寿门。导游小姐给游客开了个玩笑说。你从幸福门走进将获得终生幸福.你从长寿门走进将获得一生长寿。于是.有的人选择了幸福门。有的人选择了长寿门。也有的人徘徊不决。不少人随着人流随便进了一道门。也就是选择了随缘而喜,随遇而安,随心而往。随他自在。  相似文献   

20.
该篇文章通过几首英美诗歌中对死亡的歌颂阐述了人们对死亡一这一人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的乐观主义态度。在这几首诗中有的诗人认为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死亡来临之时就要坦然去面对"它"。你就会无所畏惧。有的则认为死即是生,死即是回归自然,死即是永生。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正确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的一生才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