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低着头,听对面的校长说着春天. 转学和春天有什么关系吗? 是父母刻意要把她转到另一所中学的,与她现在所读书的城市相距200公里.父母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她和另一个男生分开了.  相似文献   

2.
她低着头,听对面的校长说着春天。 转学和春天有什么关系? 父母刻意要把她转到另一所中学。与她所读书的城市相距两百公里,父母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她和另一个男生分开了。  相似文献   

3.
她低着头。听对面的校长说着春天。 转学和春天有什么关系? 父母要把她转到另一所中学.与她所读书的城市相距两百公里.父母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她和另一个男生分开了。  相似文献   

4.
她低着头,听对面的校长说着春天。转学和春天有什么关系吗?是父母刻意要把她转到另一所中学的,与她现在所读书的城市相距200公里。父母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她和另一个男生发开了。  相似文献   

5.
她低着头,听对面的校长说着春天。转学和春天有什么关系?是父母刻意要把她转到另一所中学的。与她先前就读的学校相距200公里,父母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她和另一个男生分开了。  相似文献   

6.
王旭烽,女,浙江文学院副院长。以小说《从春天到春天》一举成名,其作品茶人三部曲中的《南方有嘉木》获1995年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获2000年茅盾文学奖。对这么一位取得不小成就的作家,人们难免会关心家庭和父母对她的影响。王旭烽说,她的父母并没有教给她多少文化知识,但却把那种艺术气质遗传给了她,把为人处世和面对生活苦难的态度教给了她。  相似文献   

7.
她不喜欢这学校 认识絮(化名),是从她的班主任方老师和我的一次谈话开始的:絮小的时候,父母在无锡打工,迫于生计只能把她的妹妹带到无锡,而把絮留在了家乡.转眼絮18岁了,父母把她接到无锡,但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她不得不重新从初一读起,让她无法面对的是,比她小四岁的妹妹和她同在一个年级,而且成绩比她好.于是,她恨父母,是他们让她18岁才上初一;她恨妹妹,因为没有妹妹,她很早就可以来无锡;她不喜欢这个学校,因为她总认为周围的同学在议论着她的年龄,嘲笑她不如妹妹聪明.  相似文献   

8.
一个女孩儿高考后一直闷闷不乐,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在网上和别人聊天。有一天傍晚,她对母亲说出去溜达一会儿就回来,可是这个女孩儿却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母亲才知道,那天傍晚,女儿在外面把自己打扮成淑女模样,手里拿着鲜花,坐在公园的长凳子上,看着太阳慢慢地落下去。当太阳落山时,她吃下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安眠药。原来,这个女孩儿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她的最高理想是考上北京大学,这也是父母对她的期望。可是高考录取通知书发下来,她没有考上北京大学,而是被另一所高校录取,尽管这所学校也不错,但这不是女孩儿原来的期望,最终导致她自寻短见…  相似文献   

9.
她本来叫田雅,父母离婚后,她自己把名字改成了天涯。自13岁起,天涯就一个人住,父母离婚时,她被判给经济状况优越的父亲。父亲长年在外地做生意,那两居室的套间,便是天涯所拥有的海角天涯。  相似文献   

10.
夏雨晴是个外向的女孩,自以为是善交际的人,身边总有大把的朋友. 升初三时,她转学来到这所寄宿制中学,住进了八人间的集体宿舍.夏雨晴的父母为她转学,为的是这里管理严格、学风严谨,而且进了这所中学,重点高中就算是迈进一只脚了.  相似文献   

11.
玛丽·费尔顿今年7岁。前不久,她们全家移居到另一个城市,所以她也只好转到这个城市的一所学校上学。她的父母工作很忙,所幸的是玛丽的学校有校车接送学生。这样,她每天早上8:30左右就一个人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等校车。  相似文献   

12.
龙卷风     
我和姐姐阿米丽互相疼爱,每次分别后都期待着再次见面。我们常常在网上聊天,有时也会用语音聊,能够听到对方的真实声音感觉是很美妙的。我给姐姐寄《少年文艺》,因为她看不懂汉字,上次通电话时我就把我在《少年文艺》上发表的文章内容告诉了她。这引起了她浓厚的兴趣,因为其中一些事情她没有听过。是父母无意中对我说的。阿米丽感叹地说。父母的这些故事从未被系统地记录过。像外婆、奶奶年纪那么大的亲戚也有很多故事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等他们去世后我们会很遗憾没有把这些记录下来。她还说,你知道我们的外婆是跟着移居性农民长大的吗?移居性农民指的是那些居无定所的农民,工作是从一个州到另一个州帮农场主  相似文献   

13.
黄女士的两个儿女现都在美国读博士后,问她如何把儿女教育得那么优秀,她说,其实她所做的只是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及陪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她说了两件小事,我们认为很值得一般父母参考、深思,所以多花些笔墨把它叙述下来: 小事之一女儿从小就喜欢天文,对星座特别感兴趣,常常半夜邀母亲陪她出去看星星。也许很多父母会很自然的反  相似文献   

14.
画春天     
春天到了,我要用笔把春天画下来。 在田野里,春姑娘和我捉迷藏。她躲在田野里,梳理着柔顺的长发。我刚要把她画下来,她腼腆一笑,害羞地中了!  相似文献   

15.
每月作文题     
于晨曦 《语文教学之友》2014,(5):F0004-F0004
春天来了,和煦的阳光打破冬日的严寒,温柔的春风吹醒沉睡的心灵。“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这春天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她大概是从天上来的,是淅淅沥沥如烟如雾的春雨把她带来的;也许她是从南方来的,归燕不正是从南方飞回吗;亦或她是从东方来的,破晓的春日从东方升起,柔和的光束划破冰封的山川,把春天送来的……春天从哪儿来呢?  相似文献   

16.
最美的星光     
董荻 《青少年日记》2009,(10):19-19
她家里不富裕,可父母为了让她受到良好的教育,花了几天时间借够了钱,把她送到了这所贵族学校。她学习很努力,名列前茅,可没有人愿意接受她——这个从偏远村庄来的姑娘。  相似文献   

17.
他和她从小一起长大,双方的父母为了他们能互相照顾,总是把他们送进同一所学校。他们总在一起,同学不免会议论。  相似文献   

18.
忍耐的碗     
1.有一个苦命的小姑娘,父母早亡, 叔叔以监护人的身份占有了父母留给她的家产。小姑娘的婶婶更是一个刁钻刻薄的女人,从不把她当作家人看待,不但天天像佣人一样使唤她, 还总给她吃剩饭,穿破的衣服。  相似文献   

19.
她不喜欢这学校认识絮(化名),是从她的班主任方老师和我的一次谈话开始的:絮小的时候,父母在无锡打工,迫于生计只能把她的妹妹带到无锡,而把絮留在了家乡。转眼絮18岁了,父母把她接到无锡,但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她不得不重新从初一读起,让她无法面  相似文献   

20.
春天的风是柔柔的,却能吹醒大地;春天的雨是细细的,却能浇开花朵。老师的评语就像那春天的风,春天的雨,吹拂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我班有个叫王红梅的学生,我与她接触不久,就感觉到她与别的学生不同。除学习成绩较差外,平时与人讲话嗓门极高,并且一句话重复两遍,边说边打手势,给人一种发育不良的感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接待我的是她的舅妈,原来红梅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孩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语言的交流全是嗓子喊,手比划,辅导孩子学习就更困难了。天长日久,孩子养成了说话大声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