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除了苏州河以南的英、美国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未被占领,其他地方都已落于日军的铁蹄之下.  相似文献   

2.
<正>淞沪会战"七七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寻找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以及陆续调集的6个集团军70余万人奋起抵抗。随后,日军加强上海派遣军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400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场战争完全是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1937年夏,日军入侵上海,野蛮地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震惊中外,举世谴责!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仍否认侵略中国的事实。前不久,上海收藏家王毅向笔者展示了当年日本战地记者木村毅旧著精装本《上海通信》,给予侵略者当头一击!此书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了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挑起"八一三"淞沪战争,疯狂屠杀中国人民的材料和情景!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北平卢沟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也是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80周年。无线电广播作为上世纪二十年代问世的新兴传媒,在战争年代发挥了独特的宣传鼓动作用。在抗日战争年代,上海作为我国广播电台的最大集中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广播宣传活动,为鼓舞军民斗志,发出强大的抗日救亡呐喊声,写下了中国广播史上悲壮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正>1937年8月13日,日军继卢沟桥事变之后,又在上海挑起事端。声势浩大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成为"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奋起抗击外侮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中华民族历经八年抗战,终于在绝境中浴火重生。上海市档案馆藏有一大批抗战档案,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与两次淞沪抗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有关。这些档案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展示中国军人的英勇气概,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201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8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6.
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8月14日,松井石根大将指挥的日本上海派遣军,与长谷川清中将指挥的日本海军第3舰队协同作战,进犯上海,空袭南京. 日军空袭南京与南京空战 淞沪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空军派出轰炸机,对停泊在上海海面的日本海军第3舰队进行轰炸.15日,日军第3舰队海军航空兵的27架轰炸机飞越东海,对南京进行空袭,其中16架飞进市区上空,轰炸大校场一带以及八府塘居民区,并对大行宫、中山东路一带进行扫射.中国的首都防空司令部令南京机场空军以及防空部队的高射炮兵对日军飞机迎战还击,击落日军飞机6架.当时,首都防空司令部在雨花台、富贵山、北极阁筑有防空工事,配属有防空学校高射炮兵第22团、第24团以及教导总队的炮兵部队.  相似文献   

7.
<抗战>三日刊,1937年8月19日在上海创刊,邹韬奋任主编.它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著名刊物之一,在抗战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海档案工作》2014,(9):41-42
<正>宝山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上海的"水上咽喉"和"水上门户",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一二八"与"八一三"两次淞沪战役日军侵华的登陆地和主战场。日军在上海的两次野蛮侵略,将宝山拖入了战争的深渊。宝山成为震惊中外的遭受侵华日军暴行的重灾区之一。在此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救国民族统一战线,以抵抗日寇的侵略。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宝山人民,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  相似文献   

9.
<正>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约七八十人,由便衣队前导,于9时15分自北四川路日本小学开出,自虹口横浜桥,以轻机关枪向中国军队横扫,图越淞沪铁道,冲往宝山路,中国军队驻防警察及保安队,当予猛烈还击,淞沪战事即告发生。随后日军集中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向国民党保安队及87、88师4万多驻军进攻,当日战争扩展到上海其他地段,闸北、虹口、杨树浦各处,如引翔乡、江湾路、八字桥、青云桥一带均爆发了战斗。"八一三"事变后,难民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史学》2014,(8):F0003-F0004
正本期"影像记忆"特选登盛仰文先生私人珍藏的"八一三"日军明信片。这些明信片属于当年侵华日军内部发行的"军邮品",照片多为日本新闻记者、军人所摄。日军印制它们的目的在于对外宣扬、炫耀其战绩,上面至今仍清晰可见"意气冲天"、"稷威洽四海"、"皇威辉八纮"等戳印,尽显侵略者当年铁蹄肆虐时的嚣张与狂妄。此类明信片大多已被日军随身带回或寄回了日本,在中国留存的  相似文献   

11.
<正>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拉开帷幕,中国军队在虹口、杨树浦一带与日军海军陆战队激战,日军决定全力增援上海,国民政府也决心大战一场,调动全国军队向上海进发,由此在上海市区之北沿江一带爆发了登陆与反登陆之战,打得最惨烈的是罗店争夺战,被后人称为"血肉磨坊"。首当其冲1937年8月23日晨,日军陆军上将、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率领第3、第11师团,1个航空  相似文献   

12.
陆志濂 《档案与史学》2003,(5):46-50,45
1937年11月12日傍晚,上海在苦风凄雨中沦陷.日军攻占上海四郊,非租界地的虹口区、杨浦区及闸北区的一部分以及黄浦江对岸浦东地区一侧后,出于对政治上的考虑,没有向上海浦西地区的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两租界的越界筑路地区挺进而加以占领,沿法租界的黄浦江直通吴淞口,仍可自由通航,这就为形成"孤岛"特殊形态的上海对外贸易创造了条件.直至1 941年1 2月8月,日本海空军忽然偷袭美国海军根据地珍珠港,于是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日军随即开进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及两租界越界筑路地区.这时,这种特殊形态的"孤岛",亦随之消失,从上海沦陷之日算起,这种特殊形态的"孤岛",维持了4周年零2 7天的寿命.我们研究上海"孤岛"时期的对外贸易,就是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形态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8月5日,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纪念日临近之际,90岁高龄的离休干部王永堂先生将反映日军侵华史实的《皇威辉之——中支之展望》一书捐赠于松江区档案馆。这本摄影集由侵华日军人员于1938年8月编写,配有日文说明,反映了上海与江浙一带残酷的战争场景,如战火中的闸北、战前战后的上海市政府大楼、被炮火摧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大场镇,日军进入南京以及被炸的南京夫子庙和太平路房屋等。  相似文献   

14.
丁霞 《湖北档案》2012,(8):38-40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后,日军直逼南京。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为长期抗战战略,正式决定西迁重庆。而早在12月初,湖北省政府就开始酝酿西迁计划,并将省政府档案列为首批迁移重要公物。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为揭露日军侵华暴行,赞颂中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同时丰富馆藏,我们采访了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八路军、新四军,听他们讲述峥嵘的战斗岁月和难忘的抗战历史,录下了他们珍贵的音像资料,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为揭露日军侵华暴行,赞颂中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同时丰富馆藏,我们采访了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八路军、新四军,听他们讲述峥嵘的战斗岁月和难忘的抗战历史,录下了他们珍贵的音像资料,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7.
杨文斐  孙华  魏园红 《山东档案》2008,(4):58-59,65
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为揭露日军侵华暴行,赞颂中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同时丰富馆藏,我们采访了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八路军、新四军,听他们讲述峥嵘的战斗岁月和难忘的抗战历史,录下了他们珍贵的音像资料,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8.
《兰台内外》2014,(5):20-21
正世界上有着偷袭"传统"的军队,日军算得上是"第一号"。纵观历史,不乏日军偷袭战例。1894年,日军突然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挑起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前两天,日本海军突然袭击了驻仁川和旅顺港的俄军舰队;1931年"9·18"事件爆发前,日军先"偷袭"了东北军驻地;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日军先对中国军队进行偷袭;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拉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从其军事思想上看,日军崇拜《孙子兵法》中"出其不意"思想,认为一场成功的"偷袭"能直接将对手置于"死地",决定战争胜负,为以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国近代最大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在抗日时期,经历了1932年1 月29日上海总厂被日本侵略军炸毁、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占上海租界和香港带来的一次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到1945 年前后已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总经理王云五先从上海到香港,成立香港办事处,香港沦陷后转赴重庆成立重庆办事处,在大西南开辟出一片立足之地;以张元济为首的董事会则坚守上海,上海也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以影印、出版古籍及一些与政治无涉的书籍维持残存的一息生机。1944年7月19日第456次董事会上商务印书馆营业部主任韦福霖(字傅卿),被提升为协理,并暂代经理之职,实际上是当时上海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两次淞沪战争在此爆发,上海人民为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这些都在档案中留下了真实的记录。8月20日,上海市档案馆举行馆藏抗战档案发布会,向社会首次公布50件馆藏抗战档案。此次公布的档案分为"中流砥柱""同仇敌忾""罪行铁证"和"国际关爱"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