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融媒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章在阐述融媒的基础上,分析了融媒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并以CGTN新闻传播为例,从新闻传播主体、新闻传播流程、新闻传播方式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怎样在融媒背景下更好地促进新闻传播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融媒时代新闻的呈现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能力也跟着相应变化,这就对高校新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对高校新闻教育进行转型,新闻教育数字化后,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融媒时代的新闻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融媒时代下高校新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然后细致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具体方法主要从理念转型和课程体系重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以人工智能为技术驱动的智媒,进一步重塑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形态,专业媒介组织边界被彻底打破,编辑和记者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融媒时代的基础上,具备一切区别于人工智能的,从人出发、超越机器的能力才是智媒时代新型新闻人才的根本性优势。为此,新闻教育在引进和培养智媒师资、搭建智媒实践平台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打破教育壁垒、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学视野、增设计算机技术与智媒技术课程、加大媒介创造性及审美性课程比例、坚持传播伦理的教授,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与人工智能相比的差异化优势。  相似文献   

4.
金新 《新闻实践》2010,(12):75-75
本刊讯 金华日报社杨子平的新闻理论专著《报媒的新闻创新与坚守》最近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他主持金华日报新闻研究室工作后潜心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体现。《  相似文献   

5.
在融媒时代的背景下,新闻进行可视化包装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新形式,成为了如今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研究融媒时代下受大数据发展的影响,产生的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新闻可视化包装。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从融媒的内涵以及特点两方面入手对融媒时代进行简要的概述;接着,指出融媒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者发展进步的必要性;最后,文章对融媒时代新闻编辑人员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范明献  李昂 《新闻战线》2023,(17):33-35
融合新闻呈现可视化、移动化和交互化趋势,新闻题材偏向重大社会热点并在叙事上多采用个体化与情感化策略。未来,主流媒体须加大前沿信息传播技术在新型融媒产品中的应用,注重用户体验,并扩展适用题材领域来推进融合新闻生产常态化,推动融媒产品形态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融媒背景下,智能手机将成为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传播媒介。本文阐述了融媒体的概念,分析了手机新闻传播形态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融媒背景下的发展优势,提出热点事件即时推送、大幅度提高新闻播报过程的互动性、降低新闻传播门槛、媒体从业人员应该以高度负责的意识引导公众等融媒背景下手机新闻传播形态的创新发展模式,以供新媒体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娱乐化之风已经逐渐蔓延到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领域。网络时政新闻更是凭借网络这一推手把娱乐化渗透到了时政新闻的各个角落。在我国时政新闻报道的网媒过分强调例外甚于常规,强调形式过于内容,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时政新闻关系国家大计和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性和政治性,造成了报道的失焦。  相似文献   

10.
据Alexa相关数据流量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新闻门户网站中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加上凤凰网的流量,这5家网站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2.3%左右.研究这5家标杆性网媒的新闻生产动作与新闻生产机制,对标杆意义和产业认识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融媒时代,财经数据新闻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技术与数据新闻生产的不断融合,数据新闻的报道话语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以财新网“财新数字说”栏目为例,从技术、叙事、内容生产三个方面探讨融媒时代数据新闻的话语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陈莎 《声屏世界》2016,(9):64-66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成为新闻叙事手法之一,众媒开启了数据新闻报道之旅。本文以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为题,以网易、新浪、搜狐数据新闻为个案研究,从议题选择、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等方面分析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中的不足,进而提出数据新闻的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13.
韩永青  李天福 《传媒》2016,(1):86-88
目前,校媒合作模式已成为高校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路径,为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效率奠定了基础.分析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案例,从组织领导、实践教学、内容生产、质量评价、学术研究方面着手,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削.与此同时,校媒双方应该在学生媒体实践时间、指导老师薪酬激励、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方面加大条件保障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4.
融媒时代下,现场采访出现了新闻语言“短平快”的发展趋势。这与新闻受众阅读习惯变化有关,记者也有必要改变以往时期的采访报道策略,设计“短小精悍”的新闻语言,构建“平实无华”现场采访条件,加强“快中有序”的新闻语言融媒报道实践。有利于扩大新闻报道传播力,有利于促进精品内容制作,有利于满足新闻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需求。  相似文献   

15.
李勇 《中国记者》2013,(2):30-31
以新闻为基础的网媒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走职业化道路,选择正确科学的价值取向,加强诚信与权威建设,以满足网民现实需求和维护公共利益,成为网媒打造社会公信力的必由之路。这是一篇网媒新闻工作者的论文。一、网媒职业化发展的基本特性网媒具备自由、开放、互联等网络精神,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信息的点与面交互性、反复性传递,成为信息集散地和社会舆论放大器。笔者认为,客观、责任、服务、自律是网媒新闻专业主义价值取向的四个基本特性,四者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客观网媒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特性,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的统一。作为新闻职业理念  相似文献   

16.
张苗  李晓洵 《东南传播》2012,(7):98-100
媒介融合后,编辑工作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编辑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指挥家的地位开始发挥出来。编辑就应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带领广大记者进行新闻策划,从而使得新闻报道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新闻策划在融媒时代的作用日益凸显,编辑应该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同时,融媒时代编辑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充电,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从而快速的熟练融合后的工作流程。编辑在融媒时代的地位,较以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198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管理外国新闻机构常驻记者的暂行规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外媒在华采访颁布的首个国家级法规文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全面实施,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政府在1981年的暂行规定的基础上相继颁布了三个法规,这些法规构成了外媒在华采访政策的一条主线,是了解我国对外新闻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炒新闻”,又叫新闻“炒作”,是大众传媒在某一段时间一哄而上对某一事件进行渲染式报道,或者是某一传媒在较长时间内时并不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事件作过于密集的、超常规的报道。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违背新闻职业操守,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漠视、愚弄、侵害广大受众正当合法权益的一种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9.
纸媒是典型的传统媒体形式,其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下,以新闻内容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为主要优势,通常纸媒的内容更具实用性和深刻性,主要是针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社会现象的报道。在融媒时代下,纸媒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冲击,纸媒受众群体不断压缩,如何突破限制、扭转局势,构建新闻专题,是纸媒重点探索方向。对此,本文分析了纸媒构建新闻专题的意义和类型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了融媒时代下纸媒构建新闻专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毛德胜 《新闻世界》2014,(10):214-216
新闻教育需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地方院校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转向已成趋势。地方新闻院校面临业务型师资匮乏的困难,"传媒人士进课堂"成为弥补师资的重要举措。围绕这一议题开展的调研表明,这一校媒合作颇受学生欢迎,已经初见成效,但各新闻院校还应在师资遴选、合作模式和合作系统化建设方面进行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