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及现场音响与听觉感官发生联系和产生效应的。这里有声语言指的是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谈话录音。现场音响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活动的声音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出的声音。如人的走动、表演、游戏等都属于人的活动声;而机器声、打击东西声等则属于由于人的活动而发出的声音。二是自然界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电视语言?有人说画面和解说构成了电视语言。我认为还应该加上现场语言和字幕语言。现场语言包括现场实况录音,记者现场口头叙述、提问,以及采访对象的谈话等。这种语言,也是电视化语言的本体。这种语言的恰当运用,能给观众以直接的真实的声音。《我们都是同龄人》这部电视专题片,大量地使用了人物同期声,把老山战士同当代大学生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现场感极强。《大学第一课》是广播学院的学生拍摄的.全片用的都是现场语言。不仅对几个军事训练中的男女同学作了刻划,而且对训练场的氛围和人们的情绪也表现得充分具体。特别是几个同学谈感受,每个人的语言、动作都是一个人物绝好的塑造。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场语言不包括声音部分的音乐和效果音响。因为即便是现场拍摄中有音乐播放和其它音响,但它决不能作为一种语言在片中出现。如果出现,也不能起到背景效果的作用。再说说字幕语言。字幕,是打在电视片画面上的文字。人们通过视觉,可以看到字幕对画面的说明和解释。字幕也是对画面语言、现场语言的补充语言,甚至是解说语言的补充。我们看电视,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与解说同时,画面上又出现一行或几行字幕。但这些字幕既不是对画面的解释,也不是解说词,而是走了另一条信息路子,又告诉人们另一件事或者这件事本  相似文献   

3.
虚假新闻是新闻传播中的痼疾,是社会的一大公害,编造虚假新闻为正直的记者所不耻。但在实际工作中,从业人员对录音报道音响的真实性原则往往认识模糊。笔者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常常发现音响失实的现象,比如:报道中的采访对象不是交谈,而是在“念话”;实况音响背景干干净净,没有现场气氛;明明是张三的声音,却说成是李四,张冠李戴。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报道的可信度。众所周知,录音报道是由文字部分和新闻实况录音、包括人物的谈话等音响构成。就音响部分而言,它的真实性包括音响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气氛、背景音响、新闻人物及其讲话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1999年澳门回归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二十六集系列广播特写《澳门故事》。节目包括人物篇、风情篇和风云篇三个篇章。这个节目的特点是:追求纪实风格,真实反映澳门的风土人情。为了体现节目的风格,在制作时,运用了大量的音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有声语言来表述作品内容,不大注意发挥音响的。作用其实能够表述作品内容的远不止是语言录音,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具有这个功能。《澳门故事》的制作就体现了用真实音响来叙述整个作品内容的特点。这些音响大都是记者采访时录下的。如,咖啡馆的交谈声、炉子烧水声、倒水声,赛…  相似文献   

5.
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报道形式中最利于发挥广播特点的一种形式,它是由文字叙述、现场音响和人物谈话三个要素构成的。录音报道可以充分利用现场音响真实感强、感染力强的特点,把新闻现场的动人情景和新闻人物的声音笑貌及时地、准确地传达给听众,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1982年中央台播出的录音报道《喜看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壮  相似文献   

6.
录音报道是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录音座谈和口头报道等形式的总称。录音报道的突出特点是音响。音响是录音报道的特殊表达手段和特种语言。这里说的音响,是指从事件现场录下来的、经过选择提炼的人、物体和自然界的声音,如人的谈话声、机器声、风雨声、雷声、浪声、鸟声和乐声等。这些音响是客观的,但比客观  相似文献   

7.
所谓广播语言,我以为就是从广播里传出的有意义的声音。具体说有三种:一是现场实况声音,包括环境音响、人物独白、人物对话、记者采访实录;二是播音员的声音,即需要在播音室由录音师协助完成的那一部分;三是音乐音响,即节目的开始曲、间隔乐、配乐、垫乐等。在实际运用中,三者常协同作用,组  相似文献   

8.
孟玲 《新闻三昧》2004,(11):32-33
录音报道是广播特有的报道形式。通常由人物讲话,现场音响和字叙述三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了有声语言与现场音响,有利于声音优势的发挥和听觉魅力的形成,容易使听众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察其情的现场感受。因而受到听众和广播新闻工作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录音报道的基本音响有两种,即主题音响和背景音响。直接反映新闻事物特点的音响叫主题音响。起着加强气氛和说明环境作用的音响叫背景音响。虽然背景音响从属于主题音响,但它的作用却是不能低估的。试想,采录联欢会若没有热烈的掌声作背景音响,采录集贸市场中的人物谈话若缺少嘈杂的叫卖声作背景音响,这样的录音报道,肯定打动不了听众,因为它没有现场感。在现实生活中,能作为录音报道的背景音响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雷声、风声、雨声、流水声等大自然发出的声音,也有鸡鸣声、鸟叫声、犬吠声等动物发出的声音:既有歌声、哭声、笑声、叫卖声等人发出的声音,也有乐器声、机械运转等人的活动引起的声音。上述这些可作背音的景响,是根据录音报道中主  相似文献   

10.
这是录音报道生产过程的最后两道工序。通过这两道工序,将已经采录到的音响、人物谈话等,按照记者、编辑的构想与录音后的记者阐述稿合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录音报道作品。 一、复制 复制就是从音响素材中挑选录音报道所需的音响段落,复录到另外的磁带上,为合成做好音响准备。有些较长的人物谈话录音,也需通过复制截取或  相似文献   

11.
录音报道,作为一种广播形式,由于它的新闻素材多样性和在宣传上的特殊功能,在结构、语言方面也有自己特殊的地方。录音报道首先是要行文流畅。因为一般广播新闻都是由播音员播讲,相比之下,声音、语调比较单一。对听众的影响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录音报道则不然,它除了有播音员和记者的声音外,还有现场音响、环境音响和人物谈话的多种声音。这些声音弹性较大,音调、频率变化较大、较多,感情起伏比较明显,而在听觉上容易触发较多的兴奋点,稍有不畅,就  相似文献   

12.
录音报道,是利用现场音响素材报道新闻的一种广播报道形式。一篇完整的录音报道,通常是由记者现场叙述(播音员解说),现场音响、人物谈话等重要元素组成。然而,笔者在编辑实践中经常接触的那些冠以“录音报道”或“录音新闻”,往往只是文字解说加人物谈话,而缺失的却恰恰是现场音响这个支撑录音报道的关键性要素。  相似文献   

13.
余飞  郑颖 《新闻前哨》2003,(4):35-35
录音报道主要由实况录音和人物谈话录音组成。实况音响作为录音报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报道中能够烘托现场气氛,表达人物情感,拉近与听众间的距离,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在此,就录音报道中实况音响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实况音响能体现录音报道的真实性录音报道所以感人,首先在于它传递了来自生活的真实的声音,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原貌,使听众如临其境,真切感受。而这种真实性的表达主要依赖于现场的实况音响。虽然现在的听众对广播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不管听众收听需要如何变化,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他们要听到最真实…  相似文献   

14.
录音机是广播记者常背不卸的"笔",随时纪录瞬息即逝的新闻音响素材.录音报道的采访,固然需要娴熟的录音技能和有关声学等方面的知识,例如,为了克服有损声音清晰的混响问题,采录谈话时房间宜小不宜大,光滑的隔壁上要挂窗帘或毯子以起吸音作用等;同时,记者对现场各种声音如何正确判断,及时捕捉,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处不有声音的世界里,采访中不可能把任何声音都记录下来,主要采录那些既生动活泼又直接能表达新闻主题的音响.实况录音是录音报道的主体部分,不是拿来凑热闹的.我们知道,人的听觉辨别能力不及视觉那么细致准确,但是,对于有特  相似文献   

15.
采制录音报道录不到典型音响就不能取得成功,音响是录音报道的生命。正因如此,广播记者往往忽视了记者语言的作用,轻视了记者语言的写作。实际上,没有好的记者语言,音响再典型,录音报道也不会成功。记者语言在录音报道中具有音响不能替代的作用,它关系到录音报道的成败。记者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录音报道中,音响只是整个事件的一部分,是新闻事件中有典型意义的片  相似文献   

16.
录音报道中的音响一般可分为主体音响、环境音响和背景音响几种,有人把环境音响归入背景音响也是可以的。所谓主体音响是指被报道的主要事物或人物所发出的音响;所谓环境音响,是指被报道的事物或人物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在报道中常常起烘托气氛,或者表现时间、地点、场合和条件等作用;所谓背景音响是指与被报道的事或人发生纵向(历史的)联系的其他事物发出的  相似文献   

17.
录音报道是带音响的广播新闻体裁。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新闻现场的实况音响,包括当时当地自然界的音响和人的社会活动音响,还有新闻人物谈话的音响;另一部分是记者的述说,包括现场录制的口头背景描述或由播音员播读的文字导语和描述。 广播新闻配以现场声响这一录音报道形式以其时效快、现场感强、具有“以声夺人”的特点,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穿透力、说服力。成为广播节目中最受听众欢迎的形式。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听众已不满足于只知道新闻事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李桂荣 《记者摇篮》2009,(12):83-83
广播节目中的音响,主要是指记者、主持人的声音、新闻现场的实况声音、人物的讲话录音还有音乐等。随着人们审美观念越来越向着求真、求实的方向转化,对广播的音响也寄予了更多的关注。现在音响在新闻类、专题类节目中可以说是广泛运用。那么在理论广播节目中使用音响,也是理论广播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广播剧是声音的艺术,其三要素语言、音乐、音响如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目前,在广播剧的制作中,对语言和音乐的重视自不赘言,而对音响效果的重视远远不够。 美国大片在音响制作上的执著与考究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拯救大兵瑞恩》中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的尖啸声,《魔鬼与黑暗》中那头杀人狮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低吼,《侏罗纪公园》里霸王龙令人震撼的沉重脚步声……启迪我们对广播剧的音响艺术不能等闲视之。 广播剧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甚至修养,还通过动作音响来补充和完善人物形象、通过动作音响洞悉人物的情感世界,运用环境音响  相似文献   

20.
录音报道是一种最常见的广播报道形式。通常,录音报道有两个基本要素:音响(现场实况音响和人物谈话)和记者叙述(口头叙述和文字叙述)。其中,音响,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