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课——下课——休息。这是学校教学的一种有节奏的活动。有的教师很爱“拖堂”,下课铃响了还要说三、五分钟,多则拖上六、七分钟,把讲授时间和灌输知识看成是正比例的关系。我带着这个问题到小学听了48节课,其中拖堂的课29节,占千分之六十,其中拖堂二、三分钟占千分之七十二,拖堂五、六分钟的占千分之二十八。拖堂的心理反应及效果,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
"上抢5分钟,下拖5分钟。多上10分钟,考试如神通。"在许多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老师拖堂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有些教师提早上课,推迟下课,把学生的课间休息"打扫得干干净净"。很多校长,对教师上课迟到  相似文献   

3.
拖堂,即教师不能按时下课,拖延下课时间的一种不正常现象。拖堂,少则两三分钟,多则四五分钟,更有甚者拖至下节上课铃响。拖堂,从小学到初、高中皆有。长期以来,司空见惯,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年来,笔者有意就拖堂现象的表现及危害做了一些调查,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彻底根除这一顽症,维护学生的权益和正常教学秩序。一、拖堂的表现拖堂原因,五花八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讲不完———教师授课内容没有按时完成,下课铃响了,仍滔滔不绝,直到讲完为止。此种多出现在新授课上。2.练不完———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  相似文献   

4.
"上抢5分钟,下拖5分钟.多上10分钟,考试如神通."在许多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老师拖堂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有些教师提早上课,推迟下课,把学生的课间休息"打扫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5.
“啊呀,好烦啊,经常遭遇拖堂,下课仅有的10分钟都要被侵占,去洗手间也没时间,我们跟老师反映过的,老师却说是因为我们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浪费了时间,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正>我一向反对教师上课拖堂。学生课间只有10分钟休息,要上洗手间,还要做下节课的准备;如果要去实验楼,还得从这边下楼,急步一两百米,上那边的三四楼。所以,下课铃响,教师要干脆利索地下课,如果还有什么话非说不可,那就是你上课节奏有问题,没有抓紧时间。有家"教育咨询"机构拉场子邀请名师上示范课,观者云集。其中有位小学名师拖堂,竟然一  相似文献   

7.
上课--下课--休息,这是学校教学的一种有节奏的规律活动.有的教师很爱"拖堂",下课铃响了还要讲三五分钟,多则六七分钟,把讲授时间和灌输知识看成是正比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拖堂”现象浅析南昌师范学校肖鉴铿“拖堂”是教育界常用的一个术语,其意是“不按时下课”。本来,无论是上课铃声还是下课铃声,都是学校作息的信号,师生都应遵守。这情况就如同球赛一样,开赛哨声响后,球赛才能开始,终场哨声一响,球赛即告结束,所有裁判员与球员...  相似文献   

9.
在中小学学校教学工作中,每节课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按照“铃声”上课、下课。这是学校作息的规则,规则赋予教师和学生的“上课和课间休息权利”,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执行规则中保障教学的正常秩序。“教师拖堂”、“学生迟到”都属于“违规现象”,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然而,在这个规则的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违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如今,教师上课拖堂几乎成了一些学校的普遍现象。有的教师拖堂两三分钟,有的五六分钟,有的甚至拖到了下一堂课上课时间,还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这引起了学生强烈不满。最近,在我校组织的学生评教问卷调查中,在“你最讨厌的教师课堂行为”一项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写了“最讨厌老师拖堂”。  相似文献   

11.
拖堂不可取     
教师上课拖堂问题时下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造成教师拖堂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备课不充分,驾驭课堂能力差。按照教学规程,一节课40-45分钟应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总结和课堂练习等几个阶段,临近下课的时间应该是课堂练习时间,这个时段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
解析拖堂     
实质意义上的拖堂,不单指拖后下课,还应包括提前上课和拖后放学。拖堂在很多学校已是司空见惯,有人见多不怪,认为这很正常,无需大惊小怪,更有人认为拖堂是教师工作认真的表现,不但不应指责批评,反而应支持表扬,笔者则认为拖堂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13.
按时下课是一节课当中最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或教学段落。下课铃声响后,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延迟下课时间,不按时下课,这种现象称之为“拖堂”。在中小学校,拖堂现象更为严重。拖堂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四:  相似文献   

14.
封杀拖堂     
王敬艳 《河北教育》2003,(12):12-12
说到拖堂,教学一线的教师对此大概是见怪不怪了。当下课铃响过,两三分钟后有些班级的学生才出来活动,这应算是轻微的拖堂。严重的拖堂则是课间学生只能匆匆去趟厕所罢了,更有甚者以至冲击下一节课的时间。 拖堂情况,从教师方面而言,首先肯定的是教师是善意的、认真的。一般是当下课铃响时,正讲到节骨眼上,须推迟一会儿结尾。因此,从情理上说,偶尔的拖堂也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5.
心中的铃声     
教师上课拖堂,漠视下课铃声显然是种很不好的教学习惯。一方面剥夺了孩宝贵的课间休息时间,另一方面严重影了下堂课教师的情绪。如果教师进教室,生都低着头做着上一节课留下的作业,沉浸在对上一节课知识内容的记忆中,这节课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对新知识学习是很不利的。为了提醒教师不要拖堂,可以在教室挂一只钟。这说明学校也看到了教师平工作中的问题,提醒教师要注意准时上、下课,还孩子们应有的休息、娱乐时间。孩子而言,控制权在教师那里,当教师微着说:“马上就要下课了,还有几个习题想讲完了再下课,可以吗?”孩子们能说吗?所以,作为教…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何时始,一条铁的规定开始盛行:不许拖堂,下课铃声一响,教师必须结束上课。诚然,课间10分钟是属于学生的,老师没有任何权力占用。完整的课间10分钟有利于学生大脑得以充分地休息,保证学生下一节课有充沛的精力来学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教”是为了学  相似文献   

17.
解析拖堂     
我认为,实质意义上的拖堂,不单指拖后下课,还应包括提前上课和拖后放学。拖堂在教育界已是司空见惯,有人见多不怪,认为这很正常,无需大惊小怪,更有人认为拖堂是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的具体表现,不但不应指责批评,反而应支持表扬,本人则认为拖堂有害无益,现进行粗浅解析。  相似文献   

18.
潘玉楼 《考试周刊》2012,(56):129-130
所谓拖堂,就是在一节课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本节课结束后延长授课时间的一种行为。为什么这么多的教师热衷于拖堂呢?难道是教师责任心非常强吗?难道拖堂时的上课效率要高于规定时间内的上课效率?难道他们没有听到下课的铃声吗?种种疑虑迫使我对拖堂这一不良的课堂文化作一分析,下面试分析拖堂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拖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谢生 《科学教育》2006,12(2):20-21
当今,中小学“减负”喊得很响,且措施也极为得力,学生深受欢迎:早晨到校迟点了,中午自由多点了,下午放学早点了,晚上作业少点了。但是,有些老师对学生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却不放了,下课铃响了,还要苦口婆心,讲个不停,出现了“拖堂”的现象,造成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休息自由也没有了,这与当今“减负”相悖。为此,要讲“减负”,也得讲讲减“拖堂”。1“拖堂”的危害性“拖堂”,是指教师利用课间下课学生休息时间继续上课。“拖堂”是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现象之一,也是加重学生负担的表现之一。它不仅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影响了学生的休息自由,其…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深圳市景龙小学六(2)班许基龙:为什么老师喜欢拖堂呢?下课仅有10分钟也不放过,有时连下课出去走走的时间都没有。本来早上8点钟上课,有些老师偏偏7点5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