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01年度引进版、输出版优秀图书近日评竣。《谁动了我的奶酪》、《丁丁历险记》等十种书被评为“2001年度引进版优秀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全国音乐院系教学总谱系列》等十种书被评为“2001年度引进版优秀畅销丛书”。《彼得森留学应考系列》等30种图书获“2001年度引进版优秀图书入选奖”(含丛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等20种书被评为“2001年输出版优秀图书”。  相似文献   

2.
林子雄 《图书馆论坛》2000,20(5):97-100
在现代出版的关于讲述古籍版本和研究古代印刷的书籍中 ,人们往往把昔日从事书版雕刻及书籍印刷的工人称为刻工 ,又称刊工 ,印工。事实上 ,在古代并无“刻工”的称谓 ,五代时 ,雕刻书板的工人自称“匠人” ;宋代刻工 ,称为雕字、刊字、镌手、雕印人、雕经作头 ;明代刻工 ,称为刊字人、剞劂氏、梓匠、匠氏、匠、刻书人、刻字人等。① 清代则称刻工为梓工、梓人等。古时候 ,刻工地位是很低微的 ,关于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 ,史书甚少涉及 ,因此鲜为人知。广东地处祖国南疆 ,古代图书出版业相对落后 ,刻工历史资料更是少之又少 ,兹将搜集多年的关…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人认为,只要看准市场,引进版图书轻松好做,只需原书影印或原书翻译出版即可——依样画葫芦么!但是,经过几年对引进版图书的策划、组稿、编辑、出版、宣传等实践感觉到,除了“选题”这个重要因素之外,引进版图书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和商榷,而且方方面面思考得越深入、越细致,出版的感觉就越好。这与本版书的策划并无二致。 1.取舍版别 有很多“洋书”很权威,也很经典,在购买中文版版权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就听说过一本叫做《心灵鸡汤》的书,当时只是觉得书名很有意思。后来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英文版的《心灵鸡汤》,不禁被其封面上的一行英文“101 Stories To Open The HeartAnd Rekindle The Spirit”所深深地吸引。细细品来,余香满口,书中优美质朴的英文更是让我们这些喜爱英文的人击掌叫绝,受益匪浅。一、奇特的“诞生”过程,细致的市场调研,艰辛的版贸谈判,折射出成功的光芒原版《心灵鸡汤》的出版过程颇富戏剧性。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心理学家兼作家坎费尔德和马克汉森带着自己多年来搜集到的第一批手稿准备出版,先后找了33家出版社,均以无出版价值被拒绝。坎费尔德有点绝望了,几乎要放弃出版的念头。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5.
“本版”和“外版”或“本版书”和“外版书”,是出版发行行业习用的两个专用术语(“行话”)。《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都未收这两个词。《出版词典》等出版发行专业词书也未收这两个词。这两个词和含义是什么,现在有点模糊不清。 什么时候在出版发行业中出现这两个术语,难以进行精确的考证。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出版发行界,这两个术语是常用的,而且含义是清楚的。出版社对本社所出版的书称为本版书,对非本出版社出版的书称为外版书。商务印书馆门市部,当时既销售本馆出版的书,也销售非本馆出版的书;对本馆出版和非本馆出版的书,有加以区别的必要,因此使用了“本版书”、“外版书”两个术语。生活书店、开明书店、北新书局等也是如此,都有区  相似文献   

6.
漫谈影印     
在有些人的眼里,影印书的价值不高,地位很低。但这种观念正在逐步改变。以全国搞古籍出版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局”—“社”——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而言,他们除了出版学术价值较高的新版专著和通俗读物外,也时有影印书问世。如中华版的《册府元龟》、《职官分纪》、《掌故丛编》、《六十种曲》等,上海古籍版的《全唐诗》、《全唐文》、《疆村丛书》、《道藏要籍选刊》等,都是影响很大的影印本。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2006,(5):8-8
著名学者周胜林先生所著《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一书日前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蜚声海内外的新加坡学者、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卓南生所著《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增订版 )一书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日文版 1990年由日本百利坚社出版 ,被日本著名新闻学教授平井隆太郎评价为“首次填补了日本在这研究领域之空白并发出光芒” ;中文繁体版 1998年  相似文献   

9.
据台湾有关报刊报道,台湾辟有读书出版专版的报刊新年前后纷纷开展年度图书评奖活动。 中国时报开卷版举办的“开卷1993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于去年12月31日揭晓。该奖所评范围为92年12月16日至93年12月16日这一年内出版并登在开卷版一周好书榜上的图书。共有294种书参评,最后《反挫》、《宇宙波澜》等10本书上榜。此外,开卷版还于1月主办了“1993开卷最佳童书奖”,该奖也已于1月23日揭晓,10本童书获此殊荣。 辟有“读书人”专版的联合报主办了“读书人最佳书奖”评选活动,1月30日举行了揭晓颁奖典礼。该奖分文学和非文学两大类,文学类有300多种书角逐,《尤利西斯》等10种书获奖;非文学类《中国大历史》等10种书上榜。  相似文献   

10.
钱奇 《新闻记者》2004,(9):12-12
《文汇读书周报》出版一千期作品精粹,最近结集为“文汇读书周报文丛”,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该文丛共三种,《辫子,还是辫子》是文汇读书周报品牌栏目“书人茶话”文章的精粹结集,关注“窗外风雨”,注重趣味性、可读性和思想性。《听听那风声》主要是“人物专访”、“人物志”等栏目文章结集,无论短小精悍的“书人小影”,细致入微的“大家肖像”,还是深情款款的“师友杂忆”,所记录的都是一段难忘的书人书事。《都是媒体惹的祸》所收均为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的曾引起书界广泛关注的文化争鸣。如《红与黑》翻译问题讨论,张紫葛“传记”真实性讨…  相似文献   

11.
张新娟 《出版参考》2015,(17):48-49
最近读了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在岗位上成长》一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岗位,不仅仅给我们一份维持生活的薪水,更是一份成就自己人生的事业.”掩卷回想自己从事版贸工作的点点滴滴,短短长长,深刻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与不易,意识到岗位所提供机遇的珍贵.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审徐柏容来信:读7期,愿献疑一、二。第13页“香港《史记》出版”条说香港出版了一本写香港历史的书,书名就叫《史记》,我觉得这事未必妥当,《史记》是中国史籍名著,不应再出一本内容迥异的《史记》,不容《史记》出现双包案。否则应属于取书名不当。因此,颇疑“香港《史记》”是否为“《香港史记》”之误,另外,写香港历史的《史记》,似不能如该文所称之为“香港版《史记》”,“香港版《史记》”只能以之称由香港出版之司马迁《史记》。 第11页言书中之序应排于目录之前,甚是。不仅“现代书籍”如是,据我印象,中国古籍似亦大多如是。这种排列次序是合乎逻辑的。但如目录排在序言之前  相似文献   

13.
《国学典籍阅读要义》一书包括吴孟复先生的《古书读校法》(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5月版)、《训诂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4月版,1984年7月第2次印刷)和《古籍研究整理通论》(台北贯雅文化公司出版,1991年11月版)三种书,现在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合成一本书出版了。  相似文献   

14.
“健康就是财富”,生活富裕起来的台湾人逐渐增强了健康意识。人们已从往昔吃得饱、吃得好转变为对健康新知的追求。因此,台湾出版业根据这个社会趋势,近几年纷纷开拓这一出版新领域,出版大量健康类图书,且多以丛书形式出现。如渡假版“健康丛书”、方智版“健康情报系列”、书泉版“全民健康丛书”、正中版“医学保健丛书”、跃升版“保健志”、健康文摘版“健康系列”、开今版“家庭医学图书馆”等等。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实用型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出版的新书上做书目广告,金盾出版社搞得最好,基本上每册书的后封上都刊登有该社最近出版的书名。我在书店科技柜曾几次看到,农村读者持金盾版的书,指着书目广告问这买那。金盾版的书,基层书店都很重视,备货零售数量也最大。贵州人民版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第一批计划出版的50种书,全部印在该丛书每种后边的扉页上,影响也很大。其他如农业、机械、岳麓等社,也都很重视用书做书目广告,效果也都很好。 利用新出书的后封和前后扉页做书目广告,既不增加成本,又能方便书店和读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曾以策划出版《格调》一书一炮而红的北京正源出版公司,为1999年的中国创造了两个著名文化词汇:“格调”和“另类”。“另类”丛书一年多来已推出12本,反响如何?近日,该丛书的策划者石涛表示,他们正在酝酿一本发行量更大的书。  相似文献   

17.
靳极苍先生的《唐宋词百首详解》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在史实、训释、校排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瑕疵。兹略举数端,以见一斑。一、史实方面的疏误。如《详解》书中第10页有云:“明赵孟頫《南乡子》:‘歌罢锦缠头,山下清波左右流。……”赵孟頫(1254—1322年)为元代著名书法家,其所生活的年代未逸出元朝。故把赵孟頫归于明朝人,为其平添了  相似文献   

18.
继2013年儿童文学图书市场的火爆,我国少儿出版经历了少儿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和出版物质量保障年的双重考验之后,2014年,“童书热”仍在升温,在良性发展、健康繁荣的大框架下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态势。传统畅销书作家如曹文轩、张之路、金波、伍美珍、沈石溪、杨红樱、郑渊洁、汤素兰、冰波、郁雨君等人依旧长登各大排行榜前列;与此同时,新锐畅销书作家如黑鹤、晓玲叮当、殷健灵、余雷、商晓娜、顾抒、段立欣、曾维惠和墨清清等人的新作也在图书市场占有很大份额;而各大出版社也在这2014年不断推出90后作家新作,如王璐琪、慈琪、潘云贵等人的图书作品吸引了大量学生读者的眼球。对于各大出版社来说,2014年可谓儿童文学的丰收年,出版童书种类、数量都较往年有了长足提高,中少社、浙少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新蕾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等以童书为主的出版社更是首当其冲。其中《儿童文学》杂志推出的原创系列图书在图书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2014年各大儿童文学奖项也有力地推动着年度童书的出版,如“2014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第二届《儿童文学》金近奖”“2014华语科幻星云奖”和“2014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等民间儿童文学奖的评比与揭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年度童书出版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做书也是一项文化艺术”,这是去年岁末去世的著名学者、作家施蛰存先生在十来年前所说过的话。近十来年,我国图书选题组约性的加强、出版工作技术化的全面施行,尤其是内地图书市场营销作业的操作导向,使得创意选题、审稿装帧、印刷出版和发行宣传等一系列业务,几乎统统被一个新词——“做书”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如浩瀚之海洋,无边无际,一个人无法知道一切,记住一切。词书则是供人随时查阅的工具书,是一切求知的人的良师益友。所以,古今中外,特别是近代,都十分重视词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我国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实行文化专制,大搞虚无主义,“读书无用论”也发展到“词书无用论”。我们在几年前开始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