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于美育在高职教育中没有健康地发展起来,高职生在理论上的迷惑和实践上的困窘,导致其审美能力缺失,审美观念偏颇。高职美育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表现关创造美的能力和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改变现状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以自然陶冶获得审美感受,以社会美育实现审关价值,以艺术形式获得审美体验,以教育美育提升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学校的根本的任务之一。语文学科包含着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语文学科的美育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不仅要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指教育者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美学有关学科(哲学、教育学、文学等)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初步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以增强对美的认识,陶冶审美情愫,树立审美理想而采取的一整套的以美育人的综合教育措施。美育就是情感教育。美育不是一门课程、一种教育方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4.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旨在发掘美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小说作品,这些小说以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节以及深邃的思想内容等引导学生品尝人生、陶冶情操,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5.
钟晔  程峻 《考试周刊》2010,(35):210-21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美化学生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0,(13):53-54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莫素鸾 《教育艺术》2008,(12):47-49
高尚的审美情趣是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高雅的审美情趣要靠有效的美育来培养。语文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课堂中的气氛与美育融入一体。做到和谐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一要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做美的发现者;二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三要培养审美想象能力,给审美插上翅膀;四要诱发审美的情感,学会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健美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教育是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观念,而且能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对美的欣赏水平,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课实施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及时捕捉美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标准、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鉴赏美;分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品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美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掌握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深入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培养人们在正确审美观指导下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亦称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特殊教育手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文化的形式美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折射出的精神美,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凯洛夫说:“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岳阳楼记》是古今广为流传的名篇,利用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很有意义。因为这篇文章美的蕴含量很大,是一篇美育的典范文章。现将美育的具体操作和文章美的表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吴海燕 《林区教学》2008,(11):31-33
美育作为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形成正确审美判断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塑造美的教育形象,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设计美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挖掘美的课文内涵,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以美的对象、美的存在形式为内容进行的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新课程中,国家把审美教育列入新呲纪人才素质重要的纰成部分,要求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的薄弱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  相似文献   

17.
“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肩负着美育的使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时充分挖掘这些美的因素,启迪学生进行审美体验,诱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来挖掘这些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蔡元培先生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提出"可以通过美感教育,使人们提高趣味与情操,以此来树立起正确与美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由此可见,美育主要从情感教育出发,在熏陶和浸润中陶冶情操,培养美的眼光,培养健全品格。"美育是使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进而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自觉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使人格得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化学教育中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正愈来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20.
尚惠芬 《成才之路》2009,(20):65-66
通常,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几个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原则的贯彻。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就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语文教育则是关于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语文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能够发现美、表述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