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有“文学湘军”、“电视湘军”之称.近年来,湖南广电通过影视交流、内容输出、频道落地、演艺活动与合作办台等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走出去”的新路子。“主体变企业.内容变产品”.将成为未来广电行业海外拓展、文化“走出去”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电视媒体行业,广电湘军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劲旅、一方不容错过的风景.在这支劲旅中,有一个被业内誉为“户外直播铁军”的团队,迎难攻坚,磨剑直播,足迹遍布湖南14个市州、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多场现象级大直播的骄人业绩,标举“全国户外直播经验最丰富的电视团队” “中国第一户外极限赛事直播传播平台”“极限运动公用信号制作方”等行业口碑,囊括了“中国新闻奖”“湖南新闻奖”“湖南广播电视台十佳团队”等众多殊荣,这支队伍就是“都市大直播”团队.做为广电湘军中的优秀代表,多年来,他们秉承“直播到地球末日”的口号,专注直播,坚守情怀,可谓是广电领域直播界的标杆.探究湖南广电“都市大直播”团队的成功经验,能够为我国广电界直播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向广 《新闻知识》2001,(4):10-12
2000年12月27日,我国第一家省级广播电视现代媒体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正式诞生。它的诞生,是我国广播电视深化改革的成果,更是我国广播影视“体制创新”、实行集团化运作的重要标志。背 景20世纪末,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伴随着改革大势,接连造成了“文化湘军”、“出版湘军”、“电视湘军”、“体育湘军”。尤其是作为现代传媒的电视在湘楚大地异军突起,人们更是刮目相看。确实,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1993年以来,湖南广电影视人按照“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深入进行以转换和完善内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  相似文献   

4.
信息交流     
一位省级广电部门的高层领导,应邀登上美国哈佛大学的讲坛,向与会者介绍《湖湘文化与电视湘军》,展示中国广电人的自信与自豪。这位演讲者就是湖南广电局局长、湖南广电集  相似文献   

5.
魏文彬放谈湖南广电改革艰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勇鸿  王平 《今传媒》2005,(9S):35-41
作为“电视湘军”的主帅,魏文彬名声赫赫。但是,“电视湘军”的改革动因外界却知之甚少。2005年8月6日中午,在湖南广电中心魏文彬的会议窒兼客厅里,本刊记者趁会议间隙,对身为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的魏文彬作了两个多小时的独家专访。他的秘书说,这是他少有的一次这么长时间接受记者的专访,也是他首次向媒体透露自1993年执掌湖南广电以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6.
报业学广电的"市场之路"在2005年任职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之前,覃晓光曾在湖南广电系统工作长达20多年。在"电视湘军"声名雀起的年代,他是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副总编辑,并兼任湖南广播电视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湖南电视台副台长、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总经理等职,无论做内容、做经营都熟稔于心。受命执政平面媒体,覃晓光承认,自己把"电视湘军"开拓创新的做  相似文献   

7.
王小娟 《视听界》2015,(1):45-47
作为最早"触网"的广电媒体之一,湖南广电积极打造以芒果生态圈为核心的全媒体集团。本文从思维转换、跨界融合、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湖南广电的"生态再造",讲解"电视湘军"具有示范意义的全媒体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湖南考察时,首次将"动漫湘军"与湖南文化产业的"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相提并论。"动漫湘军"中以"蓝猫""虹猫""山猫"为代表的创意制作企业,加上以金鹰卡通为代表的出版播放企业,组成的"三猫一鹰"确实在全国动漫产业中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力量,产量、产值一度占据全国首位。但好景不  相似文献   

9.
强媒体下湖南广告产业发展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作为传媒强省,湖南卫视、《体坛周报》等在全国数一数二,独特的媒介生态成就了媒介型广告公司,却影响其他广告公司的发展。强媒体,弱公司的广告产业现状,成为湖南广告产业发展的一个难题,作为一个文化强省,湖南在全国创造了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之后,正努力打造一支广告湘军,因此探索强媒体下湖南广告产业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自90年代后半期,在湖南卫视、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引领下湖南电视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率先在电视领域引入资本运营经验,初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在机制和节目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并引发了业界关于“地方媒体突围”和“媒体上市”的讨论。湖南电视改革所得成绩昭著,被业内人士誉为“湖南电视现象”,这支由湖南长沙各电视台组成的队伍被称之为“电视湘军”。  相似文献   

11.
张栋 《新闻天地》2004,(5):8-10
回眸群雄并起的湖南传媒,高举“创新开拓、守土有责”大旗的电视湘军无疑最令人眼花缭乱。如果说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创立打破湖南电视的沉寂,那么湖南影视频道的发展则纵深推进了湖南电视频道的专业化经营。湖南影视频道紧扣“影视”定位,推出了“电影 电视”的黄金组合,并采用大板块、高密度、大容量的整体编排,满足了不同观众的  相似文献   

12.
在2005年一场由电视湘军激情导演的娱乐风暴——“超级女声”,迅速席卷中国的大江南北。电视湘军酣畅淋漓地展现了娱乐的巨大魔力。本文试图从分析电视湘军娱乐化①现象入手,从价值定位及内部机制等方面,探寻电视湘军成功的规律。一、娱乐化是电视湘军最本质的特性和最核心的竞争力1、频道定位娱乐化。早在《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一炮走红之后,其他省级电视台还在纷纷效仿中央台办“严肃的新闻综合台”之际,电视湘军就开始思考频道定位问题,在90年代末湖南卫视就打出了“快乐中国、湖南卫视”的招牌,提出了一系列诸如“锁定青春”、“…  相似文献   

13.
《新闻天地》2006,(11):7-8
从2000年至今,中国电视金鹰奖落户湖南广电已有七个年头,在金鹰奖基础上创办的金鹰节,也整整举办了六届。作为承办方的湖南广电每届金鹰节都严阵以待,力求再为观众献上一席视觉盛宴。金鹰节期间,记者专访了本届金鹰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湖南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吕焕斌,他信心百倍地表示,湖南广电一定办好金鹰节,拒绝“七年之痒”。记者:今年是金鹰奖改为两  相似文献   

14.
湖南电视现象的文化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强 《新闻界》2006,(1):31-32,42
电视已经成为了湖南人引以为豪的文化品牌,湖南卫视在全国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热潮,而湖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并不仅限于一个湖南卫视,湖南经视乃至长沙电视台的节目,都可圈可点,从而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有人称之为湖南电视现象,或干脆名之为电视湘军。在对电视湘军迅速崛  相似文献   

15.
一、湖南电视在中国电视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一个西瓜,两个苹果,一堆芝麻。”这是“坊间流传”的对于省台上星之后逐渐形成的中国电视竞争格局的一种描述,形象简洁,不无谐谑,不尽准确,但多少能够反映电视媒体品牌深入人心的程度。“一个西瓜”指央视一家独大,其王者地位暂时无可撼动。“两个苹果”指湖南广电和上海文广。  相似文献   

16.
电视的水土     
周云龙 《青年记者》2005,(11):77-77
湖南人自称他们有三大怪:没有辣椒不成菜,嘴里嚼着木头块(槟榔),说起话来像老外.不过,我还要给他们添上一大怪:经济不咋的,化跑得快.跑得快的化,首推湖南的电视,几年之前国内就有“电视湘军”的说法了.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局长魏文彬人如其名,看起来是典型湘楚一带的文人模样。在今天的中国传媒界,这个有些瘦削的湖南人创造了一个奇迹——朝气蓬勃的电视“湘军”即由他一手打造而成。湖南电视业一年一个大动作:电广传媒上市,独家买下金鹰节永久经营权,包括成功举办首届金鹰电视艺术节……每一次都让圈内人士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18.
陈翔 《传媒观察》2004,(8):28-30
电视“湘军“让人见识了湖南人办事情的热力和豪情,报纸湘军的征战又拉开大幕,潇湘晨报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异军突起,该报是出版湘军纵横全国赚得钵满盆溢后染指报业市场的产物,2001年3月创刊,如今已是湖南早报市场的领跑者。同行谈到报业的市场运作,潇湘晨报可圈可点。几千  相似文献   

19.
陶新艳 《当代传播》2011,(6):112-114
电视湘军在经历了改革和辉煌之后,电视产业持续发展、突出重围的源泉必然来自根植于深厚湖湘文化的文化竞争力.培育湖南电视的文化竞争力,需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提高文化创造力;以“心忧天下”的情怀,打造文化亲和力;持“兼收并蓄”姿态,增强文化传播力;扬“经世致用”传统,铸就文化持续力.  相似文献   

20.
电视的水土     
周云龙 《今传媒》2005,(12S):107-107
湖南人自称他们有三大怪:没有辣椒不成莱,嘴里嚼着木头块(槟榔),说起话来像老外。我还要给他们添上一大怪:经济不咋的,文化跑得快。不过,要数跑得快的文化,还得首推湖南的电视,因为几年之前国内就有“电视湘军”的说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