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以课文为载体,有机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诚实守信教育、亲情沟通教育、承担责任教育、崇尚科学教育,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对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明确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重情感体验和感悟是语文学习本身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创设教学情境,特别是在交流中、问题中、朗读中,注重情感熏陶,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感悟和体验远远高于理解和记忆。因为感悟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以及智慧的启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邹弢 《中学文科》2005,(6):11-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的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杨钧 《语文天地》2009,(11):79-80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刘海云 《教师》2012,(23):57-57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语文也不例外。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又是有区别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笔者在此只想根据阿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挖掘教材潜在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标准》还明确指出:“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对此,许多老师在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创造了卓有成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如何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是我这小学语文老师一直探寻的。  相似文献   

13.
杨艳 《现代语文》2008,(11):4-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规定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语文也不例外。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又有所区别。《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下面笔者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宋雅琴 《广西教育》2009,(26):40-4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宜以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为手段,让学生在“春风细雨”中得到滋润。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重情感体验和感悟是语文学习本身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创设教学情境,特别是在交流中、问题中、朗读中,注重情感熏陶,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万永安 《甘肃教育》2011,(20):52-52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更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教学建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成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说明审美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日常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与美育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挖掘教材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