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品运用对话描写艺术生动刻画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基于对话理论,通过分析祝庆英和黄源深两位先生汉译本中的语言对话,评述译者各具特色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阐述其基本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女性主义翻译实践研究尚不充分的情况,通过对比剖析不同性别译者所著《简·爱》译本的翻译效果差异,验证了女性主义翻译观对翻译实践的论述和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致礼《傲慢与偏见》译本在文学翻译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孙致礼《傲慢与偏见》译本,旨在探讨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以及所实施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切斯特曼是在翻译伦理研究方面影响巨大的一位学者,他的翻译伦理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奠定了哈代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地位,中外译本甚多,中译本就有若干版本。通过运用切斯特曼五大伦理视角研究和分析张若谷和孙致礼的《苔丝》的中文译本,旨在为文学翻译提供新的视角,为其在语言、人物描写、心理描写提供新的方法,同时也丰富《苔丝》的译本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研究者们多选取同一作品的不同成人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译者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则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以《夏洛的网》的台湾儿童译者黄可凡的译本和大陆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两个译本的差异性和契合度,发现改写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一种有效策略。译者通过增补、整合、使用多种艺术手法三种途径对原文进行改造,既可以克服语言差异造成的障碍,又能弥补成人与儿童在语言表达和文学欣赏等方面的差异。两个译本的契合说明译者的翻译改写是适度的,成人译者向儿童读者做的儿童化回归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诗学对翻译的影响——以《追风筝的人》两译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诗学是一门艺术,决定了文学原作和译作是否被社会所接受。本文从改写理论的诗学角度,对英文畅销小说《The Kite Runner》的简体和繁体两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析在不同诗学影响下译者对译本的操纵。  相似文献   

7.
忠实长久以来被认为是翻译的最高准则。然而,纵观人类翻译史,在众多的文学译本中不乏不忠实翻译的例子。现代翻译研究表明,正是对原作的操纵导致了这种不忠实的产生。拟从安德烈.勒菲弗尔所提出的意识形态及诗学的视角,通过分析译者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性内容的处理方式,对我国文学翻译中的道德操纵现象做一些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两种英译本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杨译本主要使用的是异化策略,霍译本以归化为主.根据目的论从译者、翻译委托人、译文读者、原文地位等方面分析两种译本的翻译目的,论证两位译者使用的不同翻译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艺术性最高的一部。文章通过对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经行阐述,结合《老残游记》两种英译本中对文化意象的翻译,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化传递中的不同作用。文章指出,在处理文化意象时,杨宪益夫妇倾向于使用交际翻译,以提高译本的可读性;而哈罗德·沙迪克则更多地使用语义翻译,旨在达到忠实传递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人名的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杨译本本着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力求把原著中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传达给译语读者,而霍译本以译语读者为中心,尽量减轻原语文化知识对他们的压迫感,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完整与足量是判断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的重要标准,因此,两译本虽各有巧妙之处,但或多或少都有欠额翻译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地区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英语也不例外,同样体现着讲英语国家人民风土民情。这也就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必须对两种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行深入地了解,尽可能使翻译的结果科学、合理。利用跨文化视角,巧妙运用翻译技巧可以有效促进翻译工作的开展。本文首先简单阐述跨文化视角,进而分析其转化的根源,最后对此翻译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变译是英语翻译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农业英语翻译也不例外。变译理论摆脱了全译的局限性,强调译文与读者感受、目的语的特点互相匹配,这也是今后翻译所要努力的方向。文章以变译理论为基石,探析农业英语翻译中出现的变译现象的类型,并且从政治、文化、语言等方面来研究变译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期能够有助于农业英语翻译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中外农业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篇是一个理论概念,我们在翻译活动中面临的是语篇。充分认识语篇概念并将其引入翻译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翻译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普遍性翻译理论和技巧知识外,更是要在教学中导入审美观,注重对学生进行译艺意识的培养。译艺是翻译过程中展示审美观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翻译活动的至高境界,充分表达译艺中的意境美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一个重要范畴,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不同文化环境下,语言在表述相同内容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翻译中,必须充分重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着眼于跨文化的视角转换进行文本翻译,才能在完整传递原文思想的同时,满足读者对译本的阅读需求,实现语言的跨文化交流。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难点,提出了英语翻译的跨文化视角转换内容与翻译技巧,对英语文本的跨文化翻译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是会话含义理论以及交际理论的深入发展。关联理论下,语言使用可以分成解释性使用以及描述性使用。关联理论将翻译看作是对原文内容动态推理的过程。译者需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文化环境推理作者的真实意图,读者也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下解读以及阐释译文。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视域下,阐述了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并研究了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依托课程教学的合理化设计、教学方法的科学选用、教学实践练习的加强以及交际语境的营造提升翻译教学中关联翻译理论应用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使市场对高水平笔译人才的需求剧增,但目前笔译方向研究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笔译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市场对笔译人才的需求,所以在教学中应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笔译实践体系,将笔译实践贯穿于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实习之中,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笔译水平,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笔译人才。  相似文献   

18.
文化缺省是指作品中作者与其意向读者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缺省。本文根据关联翻译理论,提出了应对文化缺省翻译的各种策略,并分析了这些策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翻译也可以说是两种或者多种语言进行、为了实现沟通的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它包括源语言和中间媒体以及目标语言。它有很强的目的性,为确保翻译的准确性,有必要进行无文化差异的翻译。在原文的前提下,有必要根据收件人的具体要求来说明翻译的需要、功能。因此,在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其功能性问题,有效运用翻译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语言翻译的过程中,语境至关重要。翻译过程中要想更好地理解某个句子或某一单词,离不开语境的帮助,翻译一些歧义语境更是如此。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翻译的研究,探讨歧义语境的产生根源,揭示其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英语语言翻译的策略,以期为英语翻译方法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