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以往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中心主义”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各执一端,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模式。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应当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追求的不是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吸取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新型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
崔园萍 《文教资料》2006,(25):64-65
“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个哲学概念、文化概念。在“和合”文化中深深蕴含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平等融洽、合作互利等理念。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应该坚守“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精神,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西南联大就是在“和合”文化思想指导下一个成功实现合作办学的例子,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办学定位及特色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准确定位和特色建构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建构面临“缺乏有利于高校定位与特色发展的文化环境、缺乏独立的办学发展思路、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指导”等问题。高校的科学定位与特色建构必须坚守大学精神,重视高校文化建设;遵循办学规律,形成自主办学的理性思维;明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加强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建构的政策指导;着眼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建构的社会支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实际,作好办学特色建设的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4.
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是现代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而自然形成;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性机制而人为形成。我国难以实现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类市场化治理模式限制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强化了高校的办学层次竞争、“双一流”建设引发新一轮院校“同轨竞争”,以及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要实现我国高校的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理性地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遵循大学渐进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家办学规律;需要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高校发展道路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通过对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分析与引申,阐述了不同高校的发展应该选择不同路径的基本观点,同时,章对地方高校如何采取“和而不同”的发展策略,在办学的具体发展定位、发展重点、服务面向等方面追求个性与特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分层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到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9%,已经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批高等院校也相继扩大了办学规模,竞相提高办学层次。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高校发展呈现办学层次“升格热”,不少院校不顾自身实际,贪大求全,“盲目攀比”,在发展中迷失了自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当前尚无公认的、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高校分层标准。惟有制定科学、公正的分层标准,才能指导高校科学定位,促进高校整体功能的优化,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质量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目的是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由数量扩张转变为注重内涵发展的质量提升上来。新建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老牌大学相比,无论是教育资源、育人理念、办学积淀、质量文化,还是办学硬件条件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对新建本科高校,坚持“质量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建设两手抓。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地方高校科学合理的定位,不仅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定位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不明,办学层次攀高,规模盲目求大等问题,地方高校合理定位应体现四部曲,即“4W”:“WHY”、“WHO”、“WHAT”、“WHERE”,才能在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创造学习型社会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学科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突出办学特色、教育公平和就业”等方面。“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规划课题将会在持续关注“十五”问题基础上,除重点研究“高校分类与学校办学定位、高校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多元质量评价体系与学校文化建设、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等问题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创新,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与质量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等方面也是“十一五”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考虑高等教育的整体战略问题,发展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结构与多层次、多类型定位,使不同的大学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各个高校也正在认真思考“办什么样的高校”和“怎样办好这样的高校”两个根本问题。大多数高校提出了特色化的战略选择。各高校在办学中强调特色意识,加强特色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定位、办学特色、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办学特色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高校间的不同与差异并不等于特色,要防止将其“泛化”、“庸俗化”正如…  相似文献   

11.
晏阳初一生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基督文明与先进文化的深刻影响,从事乡村平民教育七十年,“化农民”与“农民化”的教育思想一直是他进行农村实验的精髓,定县实验从乡村工作者的个人思想素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与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些都为当代高校培育“村官”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有效利用各种载体,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本文重点探讨了管理、文化、活动和传媒等几种类型载体在高校"中国梦"主题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通识教育的功能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更多地关注通识教育的创新功能,忽略了其文化精神传承功能,而在人文精神发生集体性危机的中国当下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传承途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理念贯注到每个大学生心中,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铸就主体精神的文化自觉,这是当前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古时期的“乐”,是一种集音乐、舞蹈、诗歌和礼仪为一体的复杂文化形式,它与当时的农事、政治等社会生活方面息息相关。“乐”的形式与思想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和”,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推进校企文化融合 构建高职特色学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区别也有联系,推进校企业文化融合,是满足企业需要,促进学生就业,构建高职特色学校文化的必然需要。高职院校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应做到“全程、全面、全员”的多维立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古代"人和"观、欧洲人本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哲学基石,解读了以人为本校园文化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独特性与包容性、开放性与选择性、影响性与辐射性的内涵特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以实现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达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弘扬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以及“人文主义”、“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理念等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能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具有高校特色、高校风格、高校气派的高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职业院校德育教学中,着力培育学生的责任感,把树立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德育教学目标之一,以“学会负责、敢于负责”作为衡量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专职辅导员在高校大学生教育的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工作实践,积极探索做好专职辅导员的经验和规律,这对于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同高校的发展应该选择不同的路径,地方高校不应该与传统重点名牌大学亦步亦趋,而应采取“和而不同”的发展策略,在大学精神追求上努力和名牌大学采用同一标准,在办学的具体发展定位、发展重点、服务面向等方面追求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