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看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白发老头在门口哀哀哭泣,过路人问他为什么哭,老头说:“我惹父亲不高兴,他打了我。”当时我即猜测这老人的父亲会有多大年纪了。直到有那么一天,我发现有那么多的长寿地区和长寿老人,我才不再觉得这个故事太夸张。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有三个长寿地区:苏联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丰札和厄瓜多尔的贝尔卡邦巴。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的塔米什村有—位名叫希拉利·穆斯利莫夫的人,活了168岁。他本来无病无灾,还可能活得更长久些。他却认为自己已活到头了,便把子孙五代240口人召集到自己的院子里,他躺在床上,让自己最宠爱的曾孙向大家表示最后的祝福,便面向墙壁安然逝去。现仍健在的格鲁吉亚老人捷梅尔·瓦纳恰(116岁)风趣地说:“我与另外两位外高加索老人(穆斯利莫夫和另—位156岁的老人)相比,不过是一个年轻人而已”。苏联有位农民叫艾瓦佐夫,活了152岁。他有23个儿子,其中  相似文献   

3.
时下,人们喜欢用“颐养天年”来祝愿老人能欢度晚年。其实,“颐养”不仅是老人晚年的良好心愿,也是社会敬老的应有氛围。“颐”,原指颔,即人的下巴,后衍指为保养、休养。早在《易经·序卦》中就有:“颐者,养也”之说。但是,如何“颐养”?“颐养”与长寿的关系如何?这里面却大有  相似文献   

4.
一、认知冬泳与年龄的关系 年龄不饶人。年龄反映一个人体质的强弱,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年轻人可多游,老年人应少游甚至不游,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也有个体差异,有位90岁的冬泳老人,80岁时停了冬泳,但冬泳给他带来的好处,一直保留到现在:一是很少感冒,二是没有内脏疾病,他说:“这是我沾了冬泳的光。”  相似文献   

5.
周鹏 《健身科学》2014,(3):20-21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先生的讣告发布还不到半小时,“如何长寿的N个秘诀”、“老寿星有话说”等长寿信息和经验之谈,便在互联网上井喷到铺天盖地。可见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没有人不渴望长寿,无人不期待在生命的长度上与邵逸夫先生比肩。只要可能,谁不想活到天荒地老?在医疗条件和健康理念都日新月异的今天,虽说人活百岁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即使是在西方的发达国家,百岁老人也是万里挑一。而且在有幸踏上百岁线的老人中,女性的比例也要远远高于男性。如此看来,邵逸夫先生最终获得107岁的高寿,并且在自己的家中无痛无疾安详离世,的确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这位香港影视圈传奇人物的长寿神话堪称无可复制。那么邵逸夫先生究竟是怎样益寿延年的呢?  相似文献   

6.
郑丽 《健身科学》2014,(10):27-27
新疆的和田地区被誉为世界五大“长寿乡”之一,事实上新疆也是我国有名的长寿地区,那里的老人已经连年登上“中国长寿榜单”的前列。2013年,维吾尔族女寿星阿丽米罕更是以127岁的高龄成为了全中国最长寿的人。但很多到过新疆进行实地考察的人发现,其实用今天比较流行的饮食养生标准来看,新疆很多长寿老人的饮食并不健康。  相似文献   

7.
在魔兽的世界中,有这样一个人:你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而你的心思则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你永远不知道他将来如何对付你,他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他的能力似乎超脱于其他所有选手之上,所以他被人称作“第五种族”;所有玩魔兽的人都渴望能够与之交手,战胜他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他有着一个让所有人敬畏的ID——Moon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国部分省、下、自治区近年来评选出的“健康老人”的调查,探究了长寿健康与老年个体体育锻炼及生活方式的关系,分析了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规律性及社会在组织和实施老年体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调查表明:“健康老人”的长寿健康与他们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延缓了生理衰退过程、增进了身心自我调节能力相关;采取宜于老年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价值取向、选择相应的体育手段是他们的长寿健身之道;老年人身心状态及生活条件本身健康、良好与否、是影响其参与体育锻炼兴趣和积极性的因素之一,加强全社会老人的疾病治疗和营养保健等社会福利工作,完善老年体育的社会组织工作,是促使更多老人投身体育活动、进而延年益寿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感悟生活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先生,我急需要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尔虞我诈的厮杀。”“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老人回答他。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老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心力交瘁,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  相似文献   

10.
长寿趣闻     
▲长寿纪录:英国人弗姆·卡恩活了207岁,他径历了12个英国国王,至今还保存着最老者之称,堪为“长寿世界纪录。”我国长寿纪录中最高的是155岁。▲长寿新婚夫妇:在苏联高加索地区的长寿村有一对新婚夫妇。新郎130岁,新娘80岁。他们象青年一样过着愉快的新婚生活,不久这位新娘还生了一个胖娃娃。▲长寿夫妻:匈牙利有一对长寿夫妻。丈夫叫约翰罗文172岁,妻子约翰沙拉164岁。他们共同度过了147年的恩爱生活我国江  相似文献   

11.
陈云同志的体质很弱,这大约和他从小父母早亡,幼年营养不良有关。建国以后,陈云同志主抓财政,这是一件关系到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柴米油盐的繁重工作;复出以后又担负起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之职。其工作的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但陈老虽然体弱却很长寿(享年91岁)。在中南海任保健工作多年的医生们,对此悉心研究,总结其原因有三:其一,陈老一直很讲究养生之道,并身体力行,故能长寿,其关键就是加强后天保养和锻炼。陈老的生活哲学是“睡眠第一,吃饭第二”。他非常重视要有一个高质量的、充足的睡眠,这是在长期战争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他说:“红军…  相似文献   

12.
日本满平一家可谓长寿家族,他242岁,妻子221岁,儿子196岁,儿媳193岁,孙子151岁,孙媳138岁。有人问满平:“你家里的人都这么长寿,有什么妙法呢?”满平说:“无它,只有祖传下来的三里灸。”三里灸这一保健方法在日本颇为盛行。日本一位著名的针灸医师,从9岁开始施行三里灸,身体健康,他建议全国国民都普遍施行三里灸。  相似文献   

13.
陆先生的母亲是个天生不爱动的人,这让陆先生感到很担心。因为很多健康资讯都说老人要经常运动才对身体有益,可母亲整天大门不出,运动和锻炼就更谈不上。陆先生于是经常给母亲“洗脑”,像健康讲师一样把那些专家提倡运动的语录塞进老人的脑袋。一个周末,他还硬拉着母亲一起去郊外爬山,结果老人在下山的途中不慎扭伤了脚踝,躺在床上半个月才能走动,这让陆先生懊悔不已,他也终于意识到:有些事情,还真的不能对老人过于强求。  相似文献   

14.
有位农夫曾经到佛陀跟前倾诉他的烦恼。他告诉佛陀作为一名农人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烦恼如何的多,他问佛陀要如何解除他的烦恼。佛陀答道:"很抱歉,我无法帮助你。""这活是什么意思?""你不是一名伟大的导师吗!"农夫如此质问佛陀。佛陀答曰:"先生,事情是这样的,所有的人都有八十三种烦恼。其中有些烦恼也许偶尔会突然不见  相似文献   

15.
《健身科学》2013,(9):67
长寿要养生,养生要三防专家指出,健康长寿要三防:防激动;防跌倒;防便秘。长寿要养生,养生要三防。前两条,容易做到。防便秘,很难!据统计,1/3以上老人长期便秘,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多,长期卧床老人便秘更高达8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要想长寿又健康,必先除便秘,防便秘!  相似文献   

16.
开卷有益     
《围棋天地》2004,(5):5-5
曾采访过吴清源夫人,问吴清源这一生最快乐的事是什么?这位和吴清源朝夕相处60年的老人说,先生在人与神之间。他不拘小节,对生活细节均不关心.只要能下棋、读书就可以了,能读懂古书是他最大的快乐。不知道读书与下棋究竟有怎样的内在联系,但,大凡艺术,相通交融之处甚多,而围棋本身就是中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7.
诗人怎么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按理,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的教授场钟秀先生不可谓不老,然而依旧心气颇足,形神俱佳,得颐养之道。他是搞体育教育的,对中国外国的这套东西仍不放过丝毫,即使现在。老人80岁,这把岁数,翻字典被称为“老耄”。拿了六十年教鞭,作了多半辈子学问,弟子三千不业,范围涉及大江南北,境里境外,谁不晓得他杨钟秀?“造化之机,唯钟秀苍翠挺拔”。可至今老人忧心忡忡。校里校外不少他过去教过的学生已然荣膺头衔,官至某品。有人以为这,他却喟然。言官不足动心,唯中国体育搞了四十年,仍在探讨些原始的概念。如体育到底为何物,竞技运动是什么,国内诸子博古据今,唇枪舌战,公说公理,婆说婆道,受害者  相似文献   

18.
注意保养是老人得以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老人认为:老年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养,多了解一些有关养生的知识。以他自己来说,老人虽然已是年过百岁,但十分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一次,他和家人在讨论有关痛风的忌口问题,家人认为痛风可以吃蚕豆,并认为这是电脑上说的,但老人坚持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痛风不可以吃蚕豆,家人几经劝说也没有用,只得听从他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2岁的马光英居住在辽宁大连。尽管她的一生跨越了漫长的三个世纪,但今天的她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忆力过人,就连曾孙过年时自己藏忘了的压岁钱,老人都清楚地记得放在哪里。而听她一字不差地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神奇。更加令人惊叹的是,老人活了100多岁,居然连一次医院都没有去过,更不知道医院的门朝哪个方向开。如果生了一点小病,往往还没等到她去看医生就已经痊愈了,老人自己也对此颇为自豪。而每次好奇的人们向老人打听她的长寿之道,她都会笑呵呵地说:“这都是大海的功劳,是它让我得到了长寿和健康。”  相似文献   

20.
于志钧 《武当》2003,(7):34-37
先师吴图南先生离开我们整整十二年了,1989年元月10日,先生病逝,享年百有五岁。说起来这是一次偶然医疗事故。当时先生偶患腹泻,然而大夫给的药吃了,泻得更厉害了。人看着就不成了,大夫吓坏了,长寿老人是国宝啊!可是图南先生却安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