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短跑专门性练习的改进与短跑技术对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建平 《体育学刊》2000,(1):113-1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塑胶跑道的出现,短跑技术的发展已变"后蹬式"为"屈蹬式"跑法.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动作的纠正,需要设计相适应的跑的专门性练习,对现代短跑专门性练习的改进与短跑技术对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少儿业余田径训练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较好掌握技术动作是训练的主要目的,作为跑的专门性练习中的后蹬跑和跳跃练习中的跨步跳,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的练习手段。后蹬跑的练习是帮助学生体会和掌握跑的蹬地与蹬摆配合技术,跨步跳是提高下肢力量、全身协调用力能力的主要的跳跃练习方法,它们对提高全面身体素质、短跑及跳跃项目的成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代“屈蹬式”短跑技术的特征,在对传统短跑专门性练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应现代“屈蹬式”短跑技术的专门性练习,为掌握现代短跑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提供有效的教学、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4.
刘建平 《体育学刊》2000,(1):113-115,1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塑胶跑道的出现,短跑技术的发展已变“后蹬式”为“屈蹬式”跑法。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动作的纠正,需要设计相适应的跑的专门性练习,对现代短跑专门性练习的改进与短跑技术对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短跑途中跑前蹬阶段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途中跑支撑时期的前蹬阶段,缩短前蹬时间是减小制动一的主要因素,鞭打式着地技术和高重心跑是缩短前蹬时间重要的技术环节。前蹬是后蹬必备的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6.
1 对后蹬幅度的认识1.1传统观点认为后蹬幅度小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后蹬幅度小,主要是依据在后蹬结束时,我国高水平运动员膝角大于外国的高水平运动员。如1996年的一篇文章《现代百米跑技术——屈蹬式》中这样说道“美国运动员后蹬动作幅度小,不充分,后蹬结束  相似文献   

7.
现代短跑技术已由“直蹬”向“屈蹬”改进,本文在传统的途中跑专门性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与“屈蹬式”技术相适应的专门性练习,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立新 《中华武术》2007,(12):48-49
短跑的专门性练习是掌握和提高短跑专项技术和成绩的重要手段,是初学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较快地掌握短跑技术所采用的主要练习方法。常用的专门性练习有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练习与短跑技术动作结合得并不是十分紧密。跑的动作结构包括腿部的后蹬、摆动、着地缓冲动作、上体姿势和摆臂以及髋部动作,是支撑与摆动交替的周期性运动,其动作过程为: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前摆。笔者通过对短跑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对短跑专门性练习进行了设计与改进,并且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跑的专门性练习是根据跑的技术动作而设计出的一些动作分解练习,如“高抬腿跑”、“车轮跑”、“小步跑”、“折叠腿跑”、“跨步跳”、“后蹬跑”等等。目前根据需要还设计出了“前摆直腿下压跑”的练习,强调前脚掌的扒地支撑技术。这些专门性练习对学习和提高跑的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反复地做这些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还能够提高跑的专项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试论100m途中跑后蹬阶段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100m途中跑后蹬阶段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水平100m运动员在脚离地时相后蹬腿的膝关节没充分蹬直,是因继续后蹬所产生的后蹬力会使人体获得的有效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人体运动的阻力,造成人体作减速运动,后蹬阶段后蹬腿产生后蹬力的特点为由大到小,这是由后蹬肌群快速收缩过程中速度由慢到快的现象决定的;传统观点认为后蹬阶段后蹬腿充分蹬直能产生较大蹬地力的依据,有待进一步商榷;后蹬阶段后蹬腿的膝关节没有充分蹬直,是由膝关节肌肉的初长度、膝关节同髋关节和踝关节肌肉进行克制性收缩的初速度、缩短速度的变化及时间、肌肉收缩的力速规律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现代100m途中跑的后蹬技术是后蹬幅度大,而不是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肌电图分析跑的专门练习与途中跑各相应环节肌肉用力特点。表明小步跑与后蹬跑在训练中应有针对性的运用;三种专门性练习均是提高某些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短跑技术理论对短跑专门性练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现代短跑技术理论中途中跑的动力来源、途中跑的屈蹬技术、途中跑的支撑阶段、心理调试在短跑技术训练中的运用、短跑的放松技术进行回顾,总结认为:途中跑中两大腿应以髋为轴进行剪绞—制动;曲蹬时重心应相对放低,着地时间要短;要系统地看待短跑专门性练习。由半高抬小步跑、折叠高摆腿、小车轮跑这三个练习手段按照其固定顺序组成跑的专门性练习组合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在短跑教学中,都千篇一律地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及车轮跑四个专门练习。但效果怎样?至今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它。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及运动技术的动力学分析,我们发现,有的专门练习与跑的动作结构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体育课后蹬跑的教学中,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就没有兴趣和动力,后蹬跑练习的质量和效果就不好,不容易体会进行间的后蹬跑动作。我在教后蹬跑练习时,采用“三层目标”教学法,让学生有目标地体会后蹬跑身体动作,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短跑途中跑"屈蹬式"和"后蹬式"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分析了短跑途中跑“屈蹬式”和“后蹬式”技术特点,找出了“屈蹬式”技术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有助于教练员、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及时掌握、合理运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塑胶跑道的使用,器材设备的更换,短跑技术的改进(加快蹬摆速度,缩短支撑时间,加快步频),传统的后蹬型技术已不能适应短跑技术的发展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屈蹬式技术,即短跑后蹬阶段支撑下肢三关节(特别是膝关节)不充分伸展的后蹬技术。该技术已被世界大多数优秀运动员所采用。本文根据屈蹬式短跑技术的特点,对跑的专门性练习进行分析,探求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跑的专门性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涛 《中华武术》2013,(1):13-14
100米跑是一个体能技能类项目,既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也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术素质。本文对运动员起跑蹬离起跑器时蹬离角大小,加速跑阶段的后蹬角大小、步幅的大小,以及途中跑下肢正确的蹬、摆动作和上臂合理的摆动动作,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在田径业余训练中,人们往往只将跨步跳作为一种提高腿部力量的训练手段,而忽视了跨步跳练习对提高短跑技术的实效。从完成动作的形式来看,跨步跳过程中所形成的后蹬、前摆、“趴地”及大幅度的单摆臂动作,都和短跑技术的要求一致。因此,在短跑练习中只要合理地利用跨步跳练习,不仅能达到提高腿部力量的效果,而且可以使跑的技术得以完善,逐渐形成合理的跑姿。   笔者在近两年的短跑训练中做了这样的尝试:将短跑训练者按同等水平分为两组,一组以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及车轮跑练习作为提高技术的专门性练习;另一组则以跨步跳…  相似文献   

19.
后蹬跑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出现如下错误现象:   1.似跑似跳地跳着跑; 2.后蹬腿蹬伸不直,蹋腰易做成后踢腿跑; 3.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充分,易做成踢小腿跑,难以形成摆动腿和支撑腿短暂的空中停滞交换; 4.上、下肢配合不好,动作不协调易形成提肩、弓背的动作; 5.学生做练习时放不开,总有一种难为情的感觉。如何纠正学生在练习时存在的问题,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效果较好。   一、首先让学生明白练习后蹬跑的作用,决定跑的成绩好坏的直接因素有两个,即:步幅和步频,要想最大限度地增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体育考生100米跑的专门性练习的创新的训练实验研究,阐述运用半高抬腿小步跑、下压式高抬腿跑、扒地式车轮跑等创新的短跑专门性练习,有利于考生掌握100米跑技术,提高100米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