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梁永  姜明  王冬慧 《体育科技》2013,(6):114-115
结合当前高校执行阳光体育工作情况,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追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以阳光体育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为线索,为实现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的目标,最终要体现培养目标的“人本位”精神.为构建全面、综合、发展的体育课程结构模式和过程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荣 《体育风尚》2023,(1):107-109
高校以红色体育课程推动思政课程建设,就是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红色资源,完成其体育教育功能和思政教育功能,以及“体+智”的协同功能。然后在实践路径摸索过程中,把握其主体方向,即以“红色”主题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并做到活动多元化、模式标准化、教育融合化,以此为引导,开发红色体育体验课程,创建红色体育情境课程,拓展红色体育主题课程,打造红色体育团队课程,完成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纲要》实施以来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现状,为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18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结合本省的实际,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下,完善了教学文件,基本实现了教学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确立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程模式;加大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项目设置多样化,强化了教材内容的健身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特征;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课余体育活动模式和竞赛体制;“教体结合”促进了高校竞技水平的显著提高;建立了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心,形成了学生健康管理的雏形。但由于缺乏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以及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偏重于形式的变化,对长期影响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目标尚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戴福祥 《体育学刊》2003,10(5):75-77
阐述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设置方案、课程管理体系。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教育和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相衔接,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构建富有高校特色的、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课程体系和模式。  相似文献   

5.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审视高校体育课程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出发,研究体育课程学生评教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元宇宙这一概念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教育。本文介绍了元宇宙的定义和基于元宇宙的体育网络课程特点,阐述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建设课程资源库、探索多样教学方式、完善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建设机制和创新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等措施,实现高校体育网络课程思政场景重构与“精准滴灌”模式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红色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革命精神的高度凝练。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大背景下,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理论层面梳理出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特征及时代价值,从问题层面指出现实困境,从实践层面提出实施路径。研究认为: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具有历史、文化、教育、健康、强国等方面价值。存在教学双边红色体育意识淡泊、红色体育文化教学地域限制、红色体育文化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缺乏红色体育元素等现实困境。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可行路径:增强“主导+主体”教学双边意识、推行“有形+无形”智慧教学方法、实施“育体+育人”双育教学模式、丰富“项目+创新”学科教学内容等。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教育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从“以人为本”教育观出发,在深刻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人为本”教育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并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永宏 《精武》2012,(28):51-52
回顾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其间存在很多问题:教材选编过于"主义化"的牵绊;技能教学的过度废退;"以人为本"泛化为"学生中心"的异解;高校体育课内安全问题的过度忧虑等。将这些问题进行剖析与匡正,提出解决方案:教材选编要明晰标准;三基教学审慎地回归高校体育课堂;正本清源"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以"度"的考量平衡高校体育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于国辉 《精武》2012,(35):64-65
本着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深刻理解酋提下,探讨了“以人为本”教育麓念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正确应用问题,具体到对高校体育价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育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分析,为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教育愈来愈明显的专业化趋势所引发的问题引发了课程教育改革中人们对于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人文精神和体育之间关系甚为密切,人文精神是体育教育的思想基础和指导精神,体育教育则是人文精神的形象体现。在对于传统体育教育问题反省的基础上,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强调了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人文精神贯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强调不仅要求对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而且还要求这种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其目标的设计和任务的确立中内含对于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刘霞 《体育科技》2006,27(4):7-9
采用文献和逻辑分析方法,讨论了现代体育教育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实现现代体育教育人文精神重建的基本设想。主要结论:现代体育教育要实现传统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由单一学科结构向多学科综合课程结构的转变;实现由成绩型向能力型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实现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体育课程的设置,以完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的文化氛围,推动高校校园和谐人文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体育人文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下,“人文性”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但是由于科学主义、认知论以及我国传统体育教育观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使体育教学忽略了“人文性”教学,如何很好地贯彻“人文性”体育教学思想,成为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院校由于其学科的专业特点,学生的人文素质匮乏,综合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在对高等体育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体育人才时,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打破过去狭隘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16.
科学人文主义的体育教育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产物,引导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并不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简单相加。本文对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教育价值观的实质及其基本教育理念进行研究,认为: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极力张扬人本主义的今天,我们的体育教育要切实树立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归纳总结科学人文主义在体育课程中表现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课程进行科学人文主义审思。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或信奉科学主义或推崇人本主义,使体育课程产生偏颇,给体育课程建设带来损失。提出:在体育课程中寻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与融合,整体推行科学人文主义,是深化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始终在人文失落的困境中徘徊,并以此为基点衍生出诸多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学校体育的人文发展历程作以总结、反思,并对学校体育人文失落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可以有助于我们理性地认识、分析、解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综合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王林 《体育与科学》2001,22(3):72-73
通过对国内高校体育专家的调查,了解分析综合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改革趋势。提出高校应根据构建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课程要素的差异和本校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各具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现代化与人文性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甄志平  韦启旺 《体育学刊》2004,11(1):135-137
分析我国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提出完整合理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应以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取向,其趋势表现为由现代化的逻辑线索和人文性的价值脉络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