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公平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它要求政府、社会、教育者秉承公正的原则,对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对受教育者平等对待。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体现了他的教育公平思想。而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就意味着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陆晓玲 《考试周刊》2013,(88):189-189
教育公平是人民大众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主张。教育是公平的,但在当下社会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有一类教育仍是我们要关注和探讨的,那就是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平等、教育公平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就主张"有教无类",西方古代思想家苏格拉底与孔子一样,主张施教对象不分贫富,不拘一格.马克思在1866年就提出,"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主的教育权利。事实上,教育公平和其它社会领域的公平一样,可具体地区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平。其中,过程公平既指在起点不公的现实中,通过相应制度、政策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也包括在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互动中微观层面的公平。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是世界各国追求的教育目标。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人人都应当受到教育,不要区分类别。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教育公平是中国人追求世界“大同”的内容,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是世界各国追求的教育目标。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人人都应当受到教育,不要区分类别。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教育公平是中国人追求世界“大同”的内容,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是否公平与资源的分配紧密相关。有人主张,在思考课堂活动中教师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时,可以参照亚里士多德的“公平”观点:公正在于同等地对待同等的人,不同等地对待不同等的人。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正在并仍将对教育领域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将会通过对教育内外部公平土壤的塑造、公平正义观念的传播、优质课堂资源的复制、优秀教师资源的弥补、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等多种方式,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然而,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信息技术的作用也存在限度。就促进教育机会公平而言,信息技术并不能重构一套更加公平的“入口”规则,来破解不同教育阶段中因家庭经济资本参与择校所造成的优质教育享有差距;就促进教育条件公平而言,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在差异化群体之间本身也存在着“享有”和“使用”的鸿沟;就促进教育过程公平而言,信息技术可通过复制优秀教师的“教”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但在对孩子心灵的关怀、品德的养成、情感的熏陶等“育”的功能上仍存在局限;就促进教育结果公平而言,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工具性手段,无法凭借一己之力从根本上扭转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条件中的不公平,进而创造一个指向人人的结果公平。未来,随着教育公平价值主张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耦合可能与约束机制将产生新的不确定性,需以更加长远的动态眼光来审视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功利主义教育公平观以学生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为依归,倡导增加整体利益的效率观;平等自由主义教育公平观提倡平等与自由的调和,主张基本教育资源的实质均等原则、非基本教育资源的机会公平原则、补偿原则;自由至上主义教育公平观则致力于个人的教育自由,认为教育即是商品,政府应该制定公平的交换规则,个人拥有平等的自由受教育权;平等主义教育公平观则主张消除教育中的不平等因素,改善群体之间的关系。这些教育公平的理想类型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教育认识和教育政策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能够给教育实践以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足一个历史范畴。早在两千多年前,孔予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到19世纪初,西方许多国家用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进入20世纪,西方学术界提出了“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每个人的特点的”的观点,这就意味着教育公平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蕴含着人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整个人类意义的关怀。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就很好地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我们讲教育的公平,其目的就在于“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得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反映着教育利益在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应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帮助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减少社会的不公平。所以,教育公平应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以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12.
教育选择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权。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基本要素。父母及其学生教育选择权的行使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可能带来双重影响。本文主张在法律上确认教育选择权,在实践中引导和规范父母及其学生教育选择权的行使,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康安峰 《中学教育》2009,(10):30-33
教育选择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权。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基本要素。父母及其子女教育选择权的行使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可能带来双重影响。本文主张在法律上确认教育选择权,在实践中引导和规范父母及其子女教育选择权的行使,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作为关涉全局、影响深远的历史进程,教育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根本上讲,没有公平公正,就没有和睦和谐。在当今中国,最大的社会公平就是教育公平。由此。如何确保教育公平就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教育公平是指国民在教育活动中地位平等和公平地占有教育资源,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早巳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道德基础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理应把教育公平的实现摆在突出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5.
在刘少奇看来,公平主要是按劳分配,但也兼指分配公平;经济效率既是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是生产效率。他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提高经济效率,他主张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强调市场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和贯彻按劳分配的积极作用,主张改革生产管理体制,打破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券是发源于美国,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传统教育体制.以实现公共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教育公平的改革尝试。它能否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所用,并进而解决其公平与效率问题,不能过早地下结论.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另一种角度看基础教育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保 《文教资料》2007,(17):114-115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政策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如何权衡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即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理论”,笔者主张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内涵来看,基础教育应是在适当追求教育的市场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对教育的社会公平和精神效率无限追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对流动儿童学校的合理性和合法化主张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认为流动儿童学校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平等的同时却又制造了新的不平等,流动儿童学校的存在类似于美国1954年前实行的种族隔离教育。流动儿童学校更有利于流动儿童发展的观点更是缺乏证据。所以,在当前我国政府主张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要以"公立中小学为主"的政策性背景下,对流动儿童学校的合理性和合法化主张更应持警醒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核心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毛泽东为劳动人民争取了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邓小平通过恢复高考制度重建了社会公平与正义。江泽民积极发展全民教育,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胡锦涛主张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伦理要求,当代政治哲学给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功利主义认同教育效用或利益的最大化;自由主义则以保证个体的自由教育权利为公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主张超越公平的教育公平,在社会生产关系矛盾中解决教育公平;社群主义政治哲学寻求基于共同体与善的目的之教育公平.每一种思考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在解决了一种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同时又制造了另一种教育不公平.它们争论的焦点和分歧在于如何确定自我的教育应得,亦即如何自识的问题.对于教育公平的探悉和追求在于丰富教育公平观,提高理性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教育公平,当代政治哲学的一项未竟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