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语言普遍论和语言相对论争论的三大问题为线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颜色认知进行研究,旨在考察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是否会导致颜色认知的不同。结果显示,彝族、白族、纳西族和汉族大学生对11 个基本颜色词的分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蓝”、“绿”词汇混用的纳西族对蓝、绿的辨识显著地比汉族困难; 彝族、白族、纳西和汉族大学生对黑、白颜色的认知结果与其黑、白文化相一致。研究表明,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具有重要影 响,支持语言相对论。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分析云南省白族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特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白族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心理问题检出率和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白族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白族大学生体育人口数百分比高于全国高校水平;不同锻炼动机的白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显著;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干预,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使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益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和《大五人格量表》对某科技大学的3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男女之间自卑和强迫差异极其(P<0.01)显著.在不同专业之间焦虑和抑郁方面差异非常显著.(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大五人格的开放性方面差异极其(P<0.01)显著,不同专业之间神经质和开放性方面差异非常显著.(3)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各维度水平和大五人格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开放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纳西族的“养花” 云南丽江纳西族人喜爱 栽花,家家庭院里栽满 了各种花卉,素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美誉。白族的“插柳枝”云南大理白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云南省13所高校5608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家庭背景与族群身份对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不同类型高校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背景与族群身份共同影响哈尼族、彝族、白族、傣族、纳西族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层次与质量,但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在控制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之后,白族子女更容易获得本科教育机会,哈尼族子女获得本科教育机会则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采用夏历纪年,所以他们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是相同的,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和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一样,纳西族也过火把节。除了这些节日以外,纳西族也有许多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具会、三多节、龙王会和骡马会等。纳西族的三月龙王会是由纳西族传统的祭署神仪式发展而来的,改土归流后,受汉族龙文化的影响,民间逐渐把祭署神流变为祭龙王,成为一年一度的庙会。后来规模扩大,民国初期把"三月龙王会"改为商业劝工会,解放后又改为三月物资交流会。  相似文献   

7.
文章考察了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包括学习成绩和社会成就)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究了背景不同的大学生在成就动机、学习成绩、社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成就动机和学习成绩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干部成就动机和社会成就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社会成就存在显著正相关,和学习成就不存在显著相关,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8.
关于纳西族族称中"纳"表什么意义的问题,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本文试从纳西族的历史渊源、纳西族人的风俗习惯、纳西族宗教史三方面论述"纳西"之"纳"表黑"义,"纳西"可释为"黑族".  相似文献   

9.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好时机。我国各民族对植树造林都非常重视,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植树风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好时机。我国各民族对植树造林都非常重视,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植树风俗。纳西族的“花卉”纳西族的“花卉”云南丽江纳西族喜爱栽花,家家的庭院里栽满了各种花卉,云南丽江纳西族喜爱栽花,家家的庭院里栽满了各种花卉,素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美誉,只要进入纳西人的庭院,一阵柔和的香风便会扑面而来。白族的插柳枝我国云南大理白族,立春前要举行“插柳枝”活动,成群结队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不同资助模式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资助模式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作为测试工具,对采用不同资助模式的大学生进行前后测试.结果:(1)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普通大学生.(2)二年级经济困难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减小.(3)勤工助学和助学金两种资助模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多个方面存在积极作用,在偏执和依赖方面存在消极作用.(4)勤工助学和助学金两种资助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各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勤工助学和助学金两种资助模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出青海地区汉、藏、回族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差异和问题.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青海地区汉、藏、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测试数据用 SPSS 软件包统计,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困扰青海地区汉、藏、回族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忧郁症、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焦虑症和人际关系敏感等;(2)生活在青海地区的汉、藏、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民族差异;(3)青海地区汉、藏、回族男女大学生在一些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4)不同学校汉、藏、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主要是专业的不同造成的.结论:青海地区汉、藏、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存在一定的性别、校际、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对大连市965名大学本科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心理依据.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高于二年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但在专业上、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年级、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生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4)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进而探讨提高大学生素质策略,为云南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1500名云南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有82.9%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健康",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群体比例不高,而且男女生差异较大,女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群体比例较低;(2)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汉族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群体比例较高,其次是纳西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彝族。(3)20.7%的学生除体育课外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来自城镇的学生相对差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发现: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焦虑、抑郁、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和精神病倾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在躯体化、自卑、性心理障碍和冲动四个方面差异不显著;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心理更健康.  相似文献   

15.
研究对452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贫困大学生在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外倾性、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并且大部分指标相关显著;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某院2007级、2008级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症状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而且这种差异显然是非常明显的;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突出,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抑郁情绪等方面;各学校之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尽管有所不同,但本文仍简单论证了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当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衡书鹏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6):82-84,90
探讨贫困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452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贫困大学生在大五人格各因素上和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F<0.01);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外倾性、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并且大部分指标相关显著,而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460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0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查,结果表明:1.大多数学生295人(占79.3%)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0.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2.高职新生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p〈.01);3.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专业、城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应用领域研究的一个主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本研究主要以农村艺术类大学生为被试,并抽取部分其他专业学生以及城镇大学生作比较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研究工具,主要探讨了农村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认为,第一,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生源、身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表现出较少心理问题,在出生等方面存在不显著差异。第二,农村艺术类大学生和城镇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均存在差异,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纳西族民居建筑从其外观形态、结构空间、材质取舍、布局形式和装饰艺术元素诸多方面来看融合了汉族、白族、藏族建筑的精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和魅力,是纳西族人勤劳智慧的物态展现。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测量分析,可以得出丽江本土的少数民族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布局形式、结构空间和装饰艺术元素。而纳西族民居建筑在其规模与形制及传承与保护方面独树一帜,建筑文化视觉语言的有效保留,装饰艺术元素的合理借鉴应用,形成了丽江大研古镇纳西族民居建筑区域集中量最大,建筑文化及构件保存最为完整的状态,是世界研究人类文明不可复制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教学模型设计制作把二维的纸制平面图转换成三维模型,通过对色彩、材质、工艺、触感、理念、空间思维等以微缩的比例再现了实体建筑面貌,对学生亲身感受和提高对丽江本土民居建筑结构与装饰性元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