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说写作本质上作为一种文化叙事是以文化语境为基础的对生活的象征性表达。叙述中展开的文化语境和作家的创作个性形成小说叙事的风格化和多样化的基础,并形成小说叙事的美学境界。以文化叙事理论为基础,在对《白鹿原》与《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的比较性研究中,阐释两部作品鲜明的风格差异,从而对文化叙事风格化和多样化的审美追求展开具体而深入的思考,以期对文化叙事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与李劼人等其他川籍作家对巴蜀文化精神的主动接受不同,在巴金的小说中,广阔的生存空间下徐徐展开的地域性生存样貌被激流奔进的时代话语所消解。在叙事策略上,巴金有意将具体的意象、空间化的叙述要素纳入到时间的进程之中,其小说表现出对时间的独特体验和空间场景描写时间化,使得文本叙事时间维度强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和消弭了以地域意识为主要特征的空间维度。这是造成巴金作品地域色彩弱化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九尾龟》是晚清"溢恶"型狭邪小说的代表作。小说将上海作为叙事场景,展现了十里洋场声色犬马的生活,通过与以往狭邪小说截然不同的叙事角度,彻底颠覆了传统文人心目中诗意化的青楼生活,并通过"功能性人物"章秋谷的所见所闻,揭露了上海等地烟花巷的黑暗及官场的腐败,反映了晚清文人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及困惑。  相似文献   

4.
汉味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抹去的一笔重彩。20世纪80年代以方方、池莉为代表的武汉风格的文学叙事,为中国新时期文学树立了一座写实主义的标杆。大量的以镌刻武汉人形象为主、反映武汉文化为主的小说作品,向世人展示了武汉市民化、庸常化的地域特点,再现了当代武汉底层民众艰难与世俗人生的生存之累,也折射了武汉市民乐观生存之坚韧意志,被新时期文坛公认为"汉味小说",充分彰显了浓郁的武汉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5.
冰心小说以其意象化、散文化、作者角色化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貌,为小说“形式革命”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成冰心小说叙事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基督教文化的熏染,使冰心青睐于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小说的叙事元素、影响了其小说的话语形式;传统文化的浸润,使冰心以诗的笔法改造小说;“向内转”文学潮流的影响,使冰心小说趋向心理化、情绪化,情节淡化。  相似文献   

6.
被视为晚清狭邪小说的《风月梦》《青楼梦》《海上繁华梦》,在文学价值上无法与《海上花列传》比肩,但如果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就能发现它们承载了共同的吴地地域传统,又贴上了扬州、苏州、上海各自的城市标签,已超越普通的狭邪小说,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骈体小说属于文言小说的一个子类,一直是小说史上独特的风景。清代陈球写作的骈体小说《燕山外史》具有典型的文体融合的特征,尽管它在情节化上无法企及传统小说,但也体现出独特审美意味:《燕山外史》大量使用典故,用词有意倾向绮丽化意象,形成典雅别致的叙事风格;情景事交融的主观化叙述方式则使小说达成以传情为要的叙事目的;舒缓的节奏与叙事画面抽象性则造成其叙事意境缠绵悱恻,极具朦胧美感。  相似文献   

8.
文学文化学以文学与文化的交互作用作为研究视角对草原知青文学展开文化类型学的分析,不仅可以明晰地类型化草原知青小说的文本风貌,更可以勘清影响其不同风貌形成的内在知识单元,从而为草原知青小说的深入研究奠定文化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发现草原知青小说叙事风貌深受国家政治文化、地域及民族文化的影响,由此显现了独特的文学身份与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9.
《风月梦》与青楼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楼小说《风月梦》,堪称中国第一部城市小说。它植根于特定地域,以描写城市生活为内容,通过人物的活动和视角,展现了扬州的城市风貌,对之后的《海上花列传》等小说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基督教文化为切入口,通过叙事意象、叙事母题与叙事情感三个维度,探析严歌苓小说叙事与基督教文化的紧密联系,从而全面系统地呈现基督教文化在严歌苓文本叙事中的重要地位,揭示其小说丰富的宗教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地域性特征作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在清代的秦州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在这一地域性文化现象中,家族化的女性诗人群体更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全面分析泰州女性诗人群体的家族化特征,有助于对这一文化现象在清代地方文化史和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小说发展史上,人们往往以"唐传奇"称谓唐人小说.实际上,传奇小说的创作兴盛于唐,而"传奇"小说概念命名始于南宋,这是小说史上值得思考的一个学术问题.本文以传奇小说的衍变作为考察对象,阐述了传奇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唐人杂传体--宋人丽情小说--南宋末期传奇命名及其衍变,传奇小说的概念命名、文体题材特征逐渐明确,其文体类型也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清末中国境外的中文报刊其副刊也常登载小说,尤以文言小说为主。这对研究小说文献与小说史有着不可忽视的资料文献价值。文章通过介绍新加坡《叻报》上登载的小说,来证此说。  相似文献   

14.
"溢美"型狭邪小说是晚清小说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这类小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青楼生活理想化,主要表现为将妓女形象佳人化,嫖客形象才子化。它们在创作上受到了《红楼梦》等作品的影响,同时也与当时的创作风气、社会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主要表现了文人对前朝风流的想象和追忆。这类小说之所以能在晚清时期盛行,还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它们是末世的一种白日梦。  相似文献   

15.
公案题材的作品在中国历代作品中都有所涉及,但直到宋代公案才作为小说的一个门类被正式命名.就从宋代开始,详述宋元、明、清三代最具代表性的公案小说文体和作品:宋元公案话本及文言公案小说;明代公案小说集及拟话本公案小说;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及<聊斋志异>.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公案小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时代特征,将公案小说...  相似文献   

16.
鬼神崇拜在中国古代有漫长的发展过程,为《三侠五义》大量描写鬼神崇拜提供了素材和文化支持。根据来源和职能,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的鬼神描写大致可分为天神、人鬼、地祗和灵物崇拜四大类。《三侠五义》所表现的鬼神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鬼神文化的复杂内涵,具有深层的文化意蕴,并非简单的“鬼神果报”所能完全概括。  相似文献   

17.
《智囊》是冯梦龙编纂的专题性文言小说总集之一,它成书于晚明崇智的文化思潮和市场需求的利益驱动,体现着冯梦龙明确的编纂目的和独特的编纂思路,融入了作者独特的文学创造性,为明清拟话本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素材和艺术借鉴。正是这些特性,使得《智囊》区别于子、史文章而具有小说特性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清代教育小说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至清代,教育小说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这与清代社会背景、小说创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及前代教育小说写作经验的积累有关。除长篇教育小说《歧路灯》外,清代还产生近一百三十篇短篇教育小说,其中白话小说集中于对家庭教育的反映,并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文言教育小说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题材的开拓上。  相似文献   

19.
在士向知识分子的近代转型中,晚清小说家是颇具代表性的群体之一,他们典型地体现出士的近代转型的状况和特征。通过小说创作,晚清小说家自身切实地进行着士的近代转型,同时还以其小说作品去改良政治,救治社会和"新民",从而启悟了其他士人向知识分子转型,他们对士的近代转型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体西用”是盛行于晚清的一种独特的中西文化观。在其发展演变的晚清时期,这种文化观呈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一阶段性特征的系统梳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对这种文化观本身的认识,同时对正确看待中西文化关系不无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