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有幸倾听了孙双金和王崧舟两位特级教师分别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他们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我们展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一、以读为本———书声琅琅孙双金老师围绕“为什么年仅22岁的战士被作者称为伟大的战士”这个问题,通过教  相似文献   

2.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后仍“举步维艰”之时,孙老师从“风”这个角度予以巧妙点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知道了,可能邱少云趴…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读懂句子,这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训练。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句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巧妙设问,理解句意。以巧妙的设问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句意,这是基本的、最常用的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中“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一句时问道:“邱少云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作者为什么把他比作石头呢?烈火中的邱少云与石头有哪些相似呢?”“为什么作者不说邱少云像石头一样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而说邱少云像千斤…  相似文献   

4.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案例 某教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重点抓住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发出一声呻吟”这两句话,让学生体会这位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我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有幸听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教师、著名特级教师、江苏丹阳师范附小校长孙双金教学的一堂示范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这里介绍这堂课的教学片断,以飨同行。孙老师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让学生提问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案例]《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浙教版教材六年级的一篇文章。在教学第八自然段时,一学生的“节外生枝”打断了原来的教学流程。他说:“老师,我有个问题,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为什么其他战士没有受到影响?”学生的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是啊,文章前  相似文献   

8.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孙老师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听课,教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重点抓住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发出一声呻吟”这几句话,让学生体会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同学们有的说:“他被烈火活活地烧着,还一动不动,真了不起。”有的说:“邱少云肯定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那样,在心里高喊: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一位同学说:“我被开水烫过一次,那种疼痛实在难忍,当时我什么也没想,  相似文献   

10.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编者选这篇文章不仅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更主要是要借助语言文字的情感渲染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教育.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引导学生多读,以读为主,读中悟情,在阅读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我的战友邱少云》的作者以朴实生动的语言,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的崇敬之情。邱少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是对学行进行自觉严格遵守纪律教育的优秀教材。教学中,应通过“查、读、悟”指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落实“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阅读训练重点。一、查一查,了解人物的成长历史——酝酿感情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是必不可少的。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邱少云的生平事迹及成长历程,询问和采访他人,听取他们对邱少云的评价,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邱少云》…  相似文献   

12.
笔有幸倾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王老师以他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对笔来说,更是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王老师说:“有了人,才有‘’;为了人,才有‘’。因此语是人的教育。”是的,王老师的课正是一堂让“人”字大写的语课。  相似文献   

13.
我曾在杂志上看到过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关于《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学设计。王老师紧紧抓住了“纹丝不动”这个重点词 ,牵一发而动全身 ,带动了整篇课文的教学,当时深深为他的大胆取舍、巧妙设计所吸引。时隔一年 ,我有幸聆听了王老师执教的这一课 ,犹如一种艺术享受 ,让人耳目一新。一、深情满怀的情感氛围 ,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故事距今已50多年 ,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很难与之产生共鸣。为了拉近时空距离 ,王老师精心设计 ,用课件呈现了高高耸立的庄严肃穆的抗美援朝纪念碑的画面 ,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相似文献   

14.
去年十二月间,我校六年级语文教研组,为了进一步研究改进语文教学,决定由我试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现将我的点滴体会写出来,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是写志愿军战士邱少云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忍受烈火燃烧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我是第一次教这篇课文。因此,我先将课文朗读了两三遍。我发现课文中有些字音如“霜”、“涸”、“坳”、“蜷”、“僵”等读不准,便查阅了字典,又请同年级老师听我将课文读了两遍。这样,课文基本上读正确了。可是有些词义还不大理解,如“山坳”、“山沟”、“部署”、“沉默寡言”等,我翻了一些参考材料,找了一些工具书,弄清了课文中词语的含义。在这基础上,我又将课文细细读了两三遍。这一来,对课文内容的领会更深刻了,我便着重揣摩作者的用词造句怎样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的。例如“我  相似文献   

15.
[实录]:(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师:讲完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请大家再一次自由朗读,然后谈谈你们由此产生了什么感想?(生读)生1:我很佩服邱少云叔叔的顽强意志,他真了不起。生2:我要学习邱少云叔叔严守纪律的精神。生3:邱少云叔叔是一名真正的英雄,我向他竖起大拇指。……生4:老师,邱少云叔叔确实了不起,不过,我认为“我”也了不起。师(惊喜):请说出你的见解。生4(捧着课本读):“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为了这次战役的胜利,“我”没有那样做,说明“我”也是个严守纪律的人,所以说“我”也了不起。生5:我觉得“我们”都了不起,其实除了“我”看到邱少云叔叔着火外,很多战士应该都看到了,但是他们都没有草率行动去救他,说明这是一个以大局为重、严守纪律的集体,所以说“我们”都了不起。师(带头鼓掌):同学们说得太棒了,你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我认为除了文中的战士们“了不起”外,你们也真了不起。(生笑)师:同学们,你们还想...  相似文献   

16.
案例某教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重点抓住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发出一声呻吟”这两句话,让学生体会这位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同学们讨论了之后,有的说“:他的牺牲可不是被一颗子弹射中,而是被烈火活活地烧死,他还一动不动,邱少云真了不起。”有个学生说:“我想,邱少云肯定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那样,在心里高喊: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一位同学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被开水烫过一次,那种疼痛实在难忍,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就是挺着没有哭。大火在邱少云的全身燃烧,他肯定没有想那么多,心里保证只有一个念头:挺住,挺住,再挺住!坚持,坚持,再坚持!才一动不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发出一声呻吟。”教师为学生精彩的发言感到自豪,立即表扬了这位同学的独特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说有疑问,教师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让他站起来发言,这位同学说“:当时火势很大,邱少云身上带有子弹的枪,可能还有手榴弹……火烧了那么长时间,如果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话,那这些一点就着的易燃物,怎么没有爆炸呢?”...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孙老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个学生提了三个问题。1.邱少云被火烧时.“我”回过头来看,会不会被敌人发现?2.火为什么只烧了邱少云,而没有烧着别人?3.发起总攻时,战友们高喊“为邱少云报仇”,他们是怎么知道邱少云被火烧死的?三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堂课就这样热热闹闹地上完了。  相似文献   

18.
黑色幽默     
我的老师 作文讲评课,班里的一个学生读她的作文,题目是《我的教师像妈妈》。只见她“霍”地一下站起来:“……老师,我多像你的妈妈……”老师无语了。她是想说“老师,你多像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有幸倾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王老师以他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对笔者来说,更是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王老师说:“有了人,才有‘文’;为了人,才有‘文’。因此语文是人的教育。”是的,王老师的课正是一堂让“人”字大写的语文课。一、淡化分析,引导学生逐层的感悟语文本体观认为:语文课应引导学生“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要抠词抠句”。王老师的课正是这样,他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设计教法,环节不多,却“针针见血”:1.通…  相似文献   

20.
余红 《师道》2003,(12):30-30
最近,我有幸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洋溢真情的评价,学生动情的朗读,真挚的具有个性化的体会,打动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我由衷地感叹: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课前在师生对话中王老师仅三言两语,就吸引了学生。“大家知道我姓什么吗?”“姓王。”学生齐答。“同学们对我熟悉吗?”“不熟悉。”学生一齐摇头。“那喜欢我吗?”“喜欢。”学生整整齐齐地很乖地大声回答。“哦,看来你们对我是一见钟情啊。”话音刚落,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起来,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