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娟  刘在胜 《科技广场》2007,(4):229-231
弱势群体往往容易成为媒体乐于炒作或漠视的社会成分,在涉及到弱势群体利益攸关的事件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往往会忽视自己作为社会公器的作用,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从而不能担当起弱势群体代言工具的作用,导致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途径受到阻碍,甚至是缺失。本文从《南方都市报》对“珠三角禁摩”的报道来分析媒体如何才能畅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社会就业环境和高等教育的管理相脱节等现象,加上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差异,都给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这一问题增加了难度.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及大学生自身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利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在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注弱势群体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媒体应积极改进民生新闻,为实现农民的话语权及发挥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如何促进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与福利保障,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和现状做了分析,提出了关注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关注并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弱势群体形成的背景、构成及特征.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是当前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于建星博士克服情感冲动,冷静理性思考,立足自由及其自由的实现视角,就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观点,凝著而为《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究》,这又为当前社会公平正义研究,特别是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开辟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校弱势群体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经济扶助、心理扶助较为重视,而对大学生弱势群体信息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信息能力是信息社会基本的生存能力,高校应该把大学生弱势群体信息能力培养也作为重要扶助工作来抓.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弱势群体及其信息能力概况.提出了大学生弱势群体信息能力培养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郑庆红 《科教文汇》2008,(27):57-58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学术界和广大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作为获得发展能力的源头活水,是帮助弱势群体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最有效的措施。本文针对弱势群体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扶持和教育补偿等多种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跃辉 《现代情报》2014,34(4):94-96,101
弱势群体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扶助的特殊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正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关爱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弱势群体,是图书馆惟一不变的宗旨。本文从弱势群体的概念及特征表现出发,探讨了图书馆弱势群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图书馆弱势群体的服务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根源的主观博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寅峰  刘德海 《预测》2004,23(6):43-45,9
本文运用主观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根源。社会弱势群体考虑对收入差距敏感程度这一私人信息后,其行动策略集合发生变化,运用前向归纳法对弱势群体采取非子博弈纳什均衡的斗争策略具体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条件取决于弱势群体对博弈收益差距敏感程度、自身收益的变化率和现存社会体制下各社会阶层采取不同策略的预期收益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