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思想迈着矫健的步伐前进.宗教改革是一段行程,接下来便是“启蒙时代”。在欧洲人文主义发展历史中,启蒙运动无疑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它表明人文主义由强调对人性的尊重转而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欧洲从此进入所谓的“哲学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光明的时代”、“批判的时代”。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1 什么叫神学异端 ?为什么 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斗争要采取神学异端的形式 ?答 :基督教内称不符合正统教义的思想和学说为异端。神学异端 (或宗教异端 )实为以新兴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群众对天主教会精神统治的抨击与反叛。由于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特权 ,宗教垄断一切 ,因而成为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反封建斗争只有打着宗教旗号 ,采取神学异端的形式。再有 ,神学异端之下的宗教改革不是要抛弃或打倒宗教 ,而是改革后的宗教适应新兴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2 “商业资本对西…  相似文献   

3.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经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和研究,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此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日心说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后,才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不仅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伽利略(1564-1642年)是意大利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在科学史…  相似文献   

4.
但丁的《神曲》作为“中世纪的史诗”,无论在人类的文学史上还是思想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神曲》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每篇的神学思想侧重点都不同,分别为罪(本罪)与罚、罪(本罪)与赎和永生与成圣。从宗教神学和哲学本体论的角度,依次对《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的神学思想进行较为具体和深入的剖析,突出其神学思想的中世纪特色和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是欧洲封建社会瓦解的时期。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随着美洲大陆的新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地形成起来。同时,在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出一个新的资产阶级。而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网罗”。这样必然导致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和斗争,这种矛盾和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演越烈。在欧洲各国,宗教神学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因此,资产阶级要推翻封建专制的统治,就有必要从意识形态领域内展开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在这场斗争中,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人文主义者,以英勇的姿态,挺身而出,高举利斧,展开了与宗教神学的斗争。他们以“复兴古代文化”为突破口,以锋利的笔调,无情地揭露了宗教神学的虚伪,痛斥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摧残,主张人的解放,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从此,一种新的世界观逐渐代替了旧的腐朽的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V·3 P.445)  相似文献   

6.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神学在整个思想领域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地位,基督教神学拒绝一切科学,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理论在开始时也是被禁止的,后来随着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体系的建立,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又被基督教神学所接受,并且被神圣化了,但这只是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一种利用与曲解。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有一种现象学的基本特质,所以我们似乎不能据以判断这种思想是有神论的或无神论的。不过,感悟了海德格尔的话语体系所透射出来的深层内涵后不难发觉,其思想其实与神学尤其是基督教神学之间“天生”有一种好姻缘。因为它们对此在所作的生存论和存在论分析“前理论”地为神学提供了哲学照明。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是欧洲文化史上的黑暗时代。天主教会是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神学统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文学、艺术等都成了它的奴仆。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而任何自由思想的出现,都要遭到封建帝国和天主教会的残酷迫害。意大利最著名的诗人但丁·亚历盖利(1265——1321)用自己的创作冲破了这一森严的“禁区”,成为中世纪进步文学的杰出代表,欧洲文化复兴的先驱之一。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新兴资产阶级 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主义和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文化革命运动。意大利的佛 罗伦萨由于其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诸多有利 因素,因而在文艺复兴这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历史开始进入中世纪时代。在这一时期,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大小城邦割据自立,征伐不断,而基督教作为精神统治力量的地位不断巩固,宗教神学的意识形态逐渐侵入各国国家政治生活,控制人民思想,逐渐形成了神权(教皇权力)与王权的二元统治结构。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想作为上层建筑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宗教神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因而中世纪西方政治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神神权与王权的博弈。  相似文献   

11.
塔列耶夫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宗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作为教会神学家,他的神学思想却不为非官方教会意识所容忍。他企图建立一个普遍的神学体系,但认为只有基督教哲学是不够的,还需要“生命哲学”。在他的神学思想体系里,教会意识遭到贬低,因此,他具有鲜明的改革倾向。在俄罗斯宗教思想史上,塔列耶夫占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文选择塔列耶夫具有独特性的神学思想进行介绍,特别是他对基督教的本质的理解,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对宗教生活中的实质观念如祷告、信、望、爱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1引言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打破了科学是“神学婢女”的观念,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包括科学教育的发展[1]。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悠悠数千年,光辉灿烂,数学的发展高潮迭起,蔚为壮观。欧洲大部分还处在蒙昧时期,记载着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的《周髀算经》已在中国问世。在欧洲还处在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黑暗时代,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误差己小于千万分之一。“中国的牛顿”——刘徽超前牛顿&;#183;莱布尼兹约1400年左右提出了数列极限的思想、积分的思想。还有沈括的“造微术”比西方早约600多年,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在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代,美学虽然附庸于哲学,但毕竟呈现出一派繁荣兴盛的局面,出现了许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观点研究美学问题的美学家和美学思想,给予后世的美学发展以深刻的和深远的影响;那么,到了中世纪,欧洲美学研究却处于停滞和僵化状态。而且,欧洲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在本质上是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紧紧附庸于教会神学之中,我们不妨称之为神学美学。中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最终衰落崩溃的历史时期。欧洲的封建社会是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丧失独尊地位的汉代政治神学,以葛洪为代表的新兴道教思想对传统神学进行了批判继承.在构筑自身神学体系时,葛洪分汉代儒学政治为思想与行为两部分,在承认现实政治与改造思想世界的同时,将儒家的伦理道德确立为修仙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个人修炼中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对传统道教信仰进行重构,建立不同于传统神学系统的新神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发现了许多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人的发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使人们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的束缚,人逐渐得到解放。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历史观,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曾出现过多种见解、主张和流派。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对之进行必要的考察与清理,不仅为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所亟需,对古代史学理论形成、发展的探讨也有直接和积极的意义。我们知道,人类历史在进入文明时代的前夕,英雄史观就在历史及历史的作品中得到传颂和确立;在中国古代殷周时期的最高统治者辄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是我国早期历史上的一种王朝神学史观;在欧洲中世纪,神学史  相似文献   

18.
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欧洲最被传诵的一部著作。“忏悔录”不能单纯看成是一本奥古斯丁的自传性作品,而是一部用自传形式,通过现身说法,表达神学观点,提出若干神学理论的著作。为后来完成《上帝之城》神学理论体系奠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欧洲文艺复兴的“以人为本”与各国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进性,不仅表现在新思想、新文化,以及反封建、反神学的蒙昧上,更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先进文化上。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研究,特别是对欧洲各国文艺复兴特点和文化载体的研究,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的研究,都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反犹主义在西方历史上是一种有普遍性特征的历史文化现象。西方反犹主义的发生最初导源于基督教与犹太教的神学冲突,随着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基督教的神学观念逐渐演化为西方社会的文化观念,“犹太人”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综合情境中则被赋予了“恶”的文化品性和身份特征,反犹也往往成了某些西方人的不自觉的思想定势。同时,西方反犹主义的形成还与欧洲传统的种族主义思想相关。特别是犹太人超越性的现实行为以及与西方人的经济联系、经济冲突,更是导致西方反犹主义的世俗性、行为性契因,这种契因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更为直接和更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