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正洪 《精武》2011,(5):16-16,18
技术因素是制约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运动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为加快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等方法,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对竞技高山滑雪可倒式回转进行设定,并对回转技术的基本坐标系及滑雪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交换区的滑行技术动作,提出了交换区和滑行姿态应是等腰三角形或椎体型运动姿态等理论,以期为提高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训练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竞技高山滑雪运动交换区及回转动作技术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立刚  巨雷  李美 《冰雪运动》2009,31(4):40-43
技术因素是制约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运动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为加快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等方法,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对竞技高山滑雪回转中轨迹交换区进行设定,并对回转技术的基本坐标系及滑雪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交换区的滑行技术动作,提出了交换区和滑行姿态应是等腰三角形或椎体型运动姿态等理论,以期为提高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训练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云峰 《体育风尚》2021,(5):134-135
回转动作的高效利用在高山滑雪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是滑雪运动员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但有些滑雪爱好者会因专业水平不高而忽视了掌握此项技术应用原理的重要性,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出现。本篇文章就高山滑雪回转动作技术原理展开相应论述。首先在技术的应用要点上进行了分析,如科学选择滑雪设备、注重回转动作训练以及强化运动员专业素质等,并在高山滑雪的安全意识上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随后阐述了回转动作的技术原理,包括雪板受力原理、运动轨迹原理和交换区内动作原理,希望能对有关人士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于滑雪技术(1)滑雪技术的特点①自由滑行技术滑雪运动有滑降、回转、急停、飞越障碍物、山坡、平地、转向、滑行等。滑雪是在各种不同地形条件下,随着运动员意愿的自由滑行。滑行技术是保证自由滑行,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有滑降和回转动  相似文献   

5.
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进行高山滑雪运动时,雪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力、空气阻力以及推雪阻力都是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这些阻力可能来自滑雪者的技术、身体特征、设备及环境的影响。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减少运动阻力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和各相关学科之间理论的相互渗透,以及各级滑雪教练员的辛勤努力,特别是体育科研的新成果与滑雪运动员技术和身体训练的有机结合,使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与亚洲滑雪强国日本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日本优秀回转滑雪运动员冈部哲也曾获得过世界杯回转滑雪的冠军,而我国回转滑雪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中的名次居中下游,并且  相似文献   

7.
滑雪运动中的回转技术,尽管种类多,但所有回转运动的动力都来自于自身,运动动力的来源是完全相同的。只是由于目的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我们经常在滑雪运动员中听到“某某滑行时看不出很快的速度,但是滑得很熟练……”等一类的话,往往这样的运动员,身体的移动,反而提高了速度。而那些使用全身力量的运动员看起来滑得很快,其实是要多余的消耗力量来滑行的,给人一种很不自  相似文献   

8.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适合我国的国情、国力,在较短时间内运动成绩提高显著,具有参加冬奥会潜优势项目的特征。通过对该项目中外运动员成绩和技术特点的分析比较,提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备战索契冬奥会的成绩目标,并以此目标为训练依据,从培养运动员基本姿势的稳定性与快速准确交换重心能力,加强运动员上体、髋关节控制能力,熟练把握转弯时机与转弯节奏变化技术,提高拼板立刃刻雪、点杖、提杖技术等几个方面改进回转技术;同时提高运动员完成比赛动作的滑行速度、空中技术动作的难度与完成的质量,从而提高比赛动作的得分,实现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在索契冬奥会成绩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滑雪运动项目可分为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两种。不论哪一种滑雪项目都应具有较高水平的滑行技术。对大多数竞技体育来说,为提高竞技能力,不但要增强以力量为基础的全面身体素质,还要提高控制身体姿势所必需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使用的滑雪术语,归纳起可分为四个方面:项目名称、技术术语、器材服装和规则中常用术语.(一)项目名称:滑雪运动:借助滑雪工具(雪板、雪杖),在雪地上作各种滑行动作的冬季雪上运动项目的统称.高山滑雪:又称阿尔卑斯山项目,或山地滑雪.这个项目起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高  相似文献   

11.
高山滑雪运动员心理调整训练对运动员心理优势的完善和形成,以及高山滑雪训练和竞赛的一体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根据高山滑雪运动的项目特点及运动员心理评估的四个级别基本情况,对高山滑雪运动员心理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赛前、赛中、赛后相应的心理调整训练方法和心理调整训练应注意的事项,为高山滑雪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我参加了在奥地利举行的第28届世界高山滑雪锦标赛,对当前高山滑雪的技术动作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大回转技术: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基本滑行姿势是:上体较低,一般和地面保持50度角左右;大小腿角度比较大,它们之间的夹角一般在110度左右;小腿胫骨紧贴雪鞋前舌部并保持一定的角度;身体的  相似文献   

13.
1988年全国高山滑雪锦标赛于3月6日~13日在黑龙江省亚布力雪场举行。黑龙江省队夺走本次比赛八个项目的第一名。黑龙江省队占有天时、地利等诸方面的优势,他们技术掌握得也比较好。本文总结出黑龙江省队运动员的滑降技术特点:1.滑行姿势比较低;2.滑行中姿势保持得比较好;3.线路选择得比较合理。大回转的特点是:转弯时压板速度快,立板时间短,转弯半径小。回转的特点是:大胆使用逆手回转技术,动作幅度小,频率快,进门角度小,滑行线路短。  相似文献   

14.
现代滑雪运动,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已进入摸索和加强专项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新时期。高山草地(滑轮滑雪),就是高山滑雪运动员,在非雪期里搞专项技术训练的一种新的手段。过去,高山滑雪运动员在非雪期里搞专项技术训练,只能采用专项技术模仿和  相似文献   

15.
高山滑雪运动的路线设置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损伤预防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高山滑雪路线设置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分析,明确和解释了路线设置的概念内涵、测量方法和设置特点等相关内容,同时针对高山滑雪大回转和超级大回转项目中路线设置与运动员滑行速度和运动损伤的关系进行充分讨论。指出大回转和超级大回转项目中运动员的速度随旗门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在超级大回转项目中随地势趋于平坦速度增加显著。另外,运动员也需注意速度过快所带来的损伤风险。平坦地形上增大旗门的偏移是控制运动员速度唯一的有效措施,可以在控制速度的同时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中陡地形上降低旗门垂直距离也可以有效控制运动员的滑行速度,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搞好选材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关键环节。高山滑雪运动是一项惊险而技术性很强的项目,对运动员的素质和技术要求很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山滑雪教学的实践,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精神素质、先天条件和集训等方面初步探讨了高山滑雪运动员选材的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此就正于滑雪界同仁。  相似文献   

17.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是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雪上运动项目。它融合了极限滑板和单板滑雪的特点,运动员借助一块单板滑雪工具在U型场地中,按照规则要求,连续完成5~8个滑行翻转动作,以难度、质量为评价标准的运动项目,合理的动作编排,将决定比赛的最终成败。分析表明我国运动员在技术动作难度的掌握、运用上与世界优秀选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认为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动作提高的关键技术因素是:增加运动员的滑行速度,提高单个动作的飞行高度,增加动作的难度值。  相似文献   

18.
在高山滑雪运动中,针对与前十字交叉韧带(简称ACL)撕裂相关动作进行十字交叉韧带的受力估计。膝关节处所受的合力情况与运动动作是通过运用反演动力学方法和二维双侧对称系统模型,从世界杯高山速降赛中2名滑雪运动员身上获得的。经过全面的动作分析,我们发现2名滑雪运动者ACL的受力都典型小,这是因为股四头肌阻止了在所观测的膝关节弯曲处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向位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5名高山回转滑雪运动员一个滑降周期中心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个滑降周期中心率变化可分为三期,并就三个时期的不同心率反应,分别提出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结合滑雪运动的供能特点,提出了加大运动量的具体方法及有关夏训中应重点提高的身体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王鹏程  崔英波 《冰雪运动》2009,31(4):59-61,65
通过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存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雪上项目的投入有待提高、宣传力度不够使人们对高山滑雪运动认识不足、经费短缺与开展高山滑雪运动需较高投入存在矛盾以及缺乏完善高山滑雪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等问题,并总结出大冬会改善了地方经济、扩大了高山滑雪运动的社会影响、增加了政府对高山滑雪运动项目的经济投入、改善了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硬件设施、有助于完善高山滑雪运动人才培养体制、有利于推广普及高山滑雪运动、有利于教练员提高执教水平等促进项目发展的途径,为高山滑雪项目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