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这些天性是孩子所必需的。有时候我们老师对于这些天性往往很是头痛,如果身为老师的我们能多动动脑筋,运用孩子们的这些天性来帮助我们教学的话,音乐课的课堂气氛在高低年级的差别就不会那么大了。  相似文献   

2.
薛梅 《教育文汇》2013,(5):42-43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这种天性离不开老师的呵护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尊重幼儿的天性、保护幼儿的天性是学前教育界一直以来的共识,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好问也是孩子的天性……幼儿的天性多种多样,这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许多杰出的人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天性没有被扭曲、压抑,而是得到了保护和彰显,因此他们发展出了独特的才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然而,如何保护幼儿的天性却是一个颇具难度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天性是游戏的、好奇的、探索的、梦想的、涂鸦的……孩子天性的呈现需要教育者创造足够的条件,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保护。当前幼儿园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专用室环境日渐优美,比如,美术活动室里,根据空间大小划分成了绘画区、泯塑区、手工制作区等,为了孩子营造了有序的学习空间。但创作形式的限制、材料单一、规则的呆板,往往在有意无意间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如果对美术专用室进行一番创意设计,让孩子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学习和创造,也许孩子会更加充分的发展,我们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学习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是孩子的天性,不能为求知而剥夺孩子的天性,每一个家长都有责任让孩子在快乐中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6.
小听众     
《家庭教育》2005,(11B):44-44
喜爱音乐是宝宝们的天性。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音乐悟性,同时可以利用音乐让孩子快乐成长。[编按]  相似文献   

7.
李树源 《师道》2002,(12):32
一个小男孩在一张考卷上填写姓名这一栏时,自己的名字———王宇淳(后来才知道是他的)没有写,却端端正正地写下了“阿童木”三个字。他这一“创举”,在我们教师中间引发了一场议论。持反对票的居多,认为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最起码连自己的名字总要写正确吧!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这正透露出这孩子的天真无瑕、无所顾忌的天性,而教师就是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保护孩子的天性。姓名只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符号,而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心灵更为重要。我对此有同感。按理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也太不应该了,但一想,他们又何必拿着这个…  相似文献   

8.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小学生在玩中学作文,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好动和喜欢探索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索学习家。区域活动正好为孩子的创造性、自主性、探索性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与玩亲近     
董丽 《山东教育》2005,(5):98-98
爱玩既是孩子的天性,又是孩子的学习方式,玩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使孩子真正进入忘我快乐的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错误     
一个小男孩在一张考卷上填写姓名这一栏时,自己的名字──王宇 淳(后来才知道是他)没有写,却端端正正地写下了“阿童木”三个字。他这一“创举”,在 我们老师中间引发了一场议论,结果持反对票的居多,认为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最起码连 自己的名字总要写正确吧!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这正透露着这孩子的天真无瑕、无所顾忌的 天性,而教师就是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保护孩子的天性。姓名只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符 号,而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心灵更为重要。我对此有同感。按理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也太不应该了,但一想,我们又何必拿这个…  相似文献   

12.
史凤省 《顽皮娃娃》2007,(1):I0006-I0006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的,但成人也必须要求孩子懂得守规矩。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对他们应该进行一定的约束和管制。既要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又不能放任自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探究未知是人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在课堂中很多时候需要安静和倾听,但是在低年级很难做到。有时,老师的一声呵斥也许能暂且安静几分钟,可是不久,孩子们又在那儿蠢蠢欲动了。既然压抑孩子一动不动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妨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动起来。当然这要“动”出点名堂,“动”出乐趣,在“动”中有所得,让课堂成为孩子喜欢的“动感地带”。  相似文献   

15.
大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等都曾经表示过这样的意思:教育的本质应该以活动为中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这才是教育根本意义所在。正  相似文献   

16.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爱画是儿童的共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小画家,关键在于如何给孩子一片发挥自我的创作天空。  相似文献   

17.
人,就其本性来说都具有自由的天性,包括探索、思考、想象、创造的天性。但在传统教育下,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的这种天性一步一步被压抑和剥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就强调要给孩子一定的心理自由,要尊重孩子自由的天性,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实施民主教学。只有民主了,只有平等了,只有学生不再担心回答错了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了,孩子想象的火花才会得以保护,创造的灵感才会被激发。那么怎样才得在课堂上实践民主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若问:孩子的天性是什么?爱哭,爱笑,爱玩,喜欢想入非非……这些都是.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天性?又如何利用他们的天性帮助其一步一步健康成长呢? 本学期我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试图从"好玩、好看、好奇"三方面充分考虑孩子的天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这些天性是孩子所必需的。有时候我们老师对于这些天性往往很是头痛,如果身为老师的我们能多动动脑筋,运用孩子们的这些天性来帮助我们教学的话,音乐课的课堂气氛在高低年级的差别就不会那么大了。  相似文献   

20.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这些天性是孩子所必需的.有时候我们老师对于这些天性往往很是头痛,如果身为老师的我们能多动动脑筋,运用孩子们的这些天性来帮助我们教学的话,音乐课的课堂气氛在高低年级的差别就不会那么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