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作为修武人,曾多次游历县境北部的百家岩,在此曾作长诗<题西白涧>,由此,使西白涧也成为百家岩重要一景."这两段话均摘自"百度百科"的"韩愈"词条.韩愈究竟是哪里人?百度的说法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2.
邢小群 《出版参考》2005,(26):25-26
郭沫若原来是尊孔的."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对此,郭沫若却有不同看法.他在给宗白华的信中说:"孔子这位大天才要说他是政治家,他也有他的‘大同'底主义:要说他是哲学家,他也有他的‘泛神论'底思想;要说他是教育家,他也有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底动态的教育原则;要说他是科学家,他本是个博物学者,数理的通人;要说他是艺术家,他本是精通音乐的;要说他是文学家,便单就他文学上的功绩而言,孔子的存在,便是难推倒的:他删<诗>、<书>,笔削<春秋>,使我国古代文化有系统的存在,我看他这种事业,非是有绝伦的精力,审美的情操,艺术批评的妙腕,那是不能企冀得到的……要说孔子是个‘宗教家'、‘大教主',定要说孔子是个中国的‘罪魁'、‘盗丘',那是未免太厚诬古人而欺示来者."  相似文献   

3.
过年上班第一天,和办公室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同事们聊天,问大家一个问题:"学新闻的有什么优势?"然后眼前冒出一串大眼瞪小眼的茫然眼神,"‘准新闻人'哪有什么优势?""不是‘准新闻人'也没什么优势.""一年轻就是优势.""脸皮厚才是优势"……  相似文献   

4.
虽然今年以来范老师的身体一直不好,虽然反复住院不见好转也曾让我心里疑惑,但我竟然没有想过他会离开.还记得9月他因为发烧住院.病房号是518,他还开玩笑说:"医生跟我说这个号码多好啊,518我要发,我说后面还要加一个字,是‘我要发烧'才对!"那时笑语晏晏如在眼前,每念及此,泪不能禁.  相似文献   

5.
蛋炒饭的典故 逯耀东在<大肚能容>里说:"有次在香港与朋友聚会,座上有位刚从美国来的青年朋友,经介绍后,寒暄了几句,我就问:‘府上还吃蛋炒饭吗?'他闻之大惊道:‘你怎么知道?怎么知道的!'这位青年朋友祖上在清朝世代官宦,祖父于清末做过不小的地方官.当年他们府上请厨师,试大师父的手艺,都以蛋炒饭与青椒炒牛肉丝验之,合则用.那青年闻言大笑说:‘我吃了这么多年的蛋炒饭,竟不知还有这个典故.'我更问:‘府上还有其他菜肴吗?'他说:‘没了,只剩下蛋炒饭.'我闻之默然,只有废箸而叹了."  相似文献   

6.
画中有话     
所有发达经济体都在接受当前这场危机的‘X光透视',把它们的‘骨架'和‘骨架'上的毛病暴露给大家。我们所有国家都是如此,无论是日本、美国还是欧洲国家。欧洲央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表示,欧元区的危机是一场更广泛的、西方的危机,但他仍相信,这场危机最终将推动欧洲走向更深层次的经济整合。  相似文献   

7.
"付费采访"又名"支票簿新闻",英文为"check-book journalism".美国杰克·尼奥纳德和乔·索茨曼对于"支票簿新闻"这一词条的界定比较随意:向消息来源付费,让他或她说出自己的故事.香港传媒评论员赵眉则称:"‘支票簿新闻'是指新闻机构主动或被动地用金钱,向包括政府公职人员,如警察、消防员、海关或医疗人员,或向商业机构或私人团体的人员,甚至包括竞争对手的人员,购买消息或通风报信,有关金钱亦即俗称‘线人(针)费'或‘针钱'.这些活动多为幕后交易,有时会涉及贿赂与贪污行为.‘支票簿新闻'也包括新闻机构用钱向新闻来源购买独家采访机会、消息或额外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望舒 《出版经济》2001,(10):10-13
江泽民主席在2000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郑重谈到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问题,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并努力掌握主动权.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应淡化"名人情结"--从鲁迅不借重名人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办刊物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借重名人,这一思想贯穿于他办的所有期刊之中.办<语丝>,他说"<语丝>自发刊以来,编辑一向是‘有闲阶级',决不至于‘似乎太忙,不过虽不忙',却也不去拉名人的稿子……",办<莽原>,创刊之初,他就定下了这么一条原则:"脂粉骷髅"式的散文或小说和"祖母教训"似的大小诗,即使文字技巧很优美,作者的名望也很大,但<莽原>为着不愿做隔靴搔痒的无病呻吟,和保持它的粗糙泼辣的青年态度,也不得不向作者致歉.  相似文献   

10.
碧海一丹心     
正军旅女书画家沈一丹3月19日在太原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她将此展命名为"碧海丹心"。沈鹏老先生对此有过精彩的评价:"沈一丹君把她的书画展命名为‘碧海丹心',我感到很有意味:有色彩,有形象,把自己的名字与海军连在一起了。还有她给自己的画室题名‘沐兰轩',单看‘沐兰'便感受着兰花的幽姿,待细看,分明暗含着‘花木兰',‘木'字左旁的三滴水,既是‘沈',也有‘海'。亏她这番琢磨,中国语言文字真妙!我认为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  相似文献   

11.
伊人 《编辑学刊》2012,(4):31-32
正我在一篇文章写到"‘有木有'、‘伤不起'、‘Hold住'之类,轻飘飘的无内涵可言,犹如风乍起,飘散出几片语词的碎屑。不过,来得快往往去得也快"。有年轻朋友说,你对当下流行词好像有偏见呵。我想了想,"偏见"或许有一点吧,不过不  相似文献   

12.
娜嘉 《兰台世界》2005,(10):22-23
2005年4月2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载了一篇文章题为:九成"弃档"的主人是青年.文章说:"仅在甘肃省人事厅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保管的两万多份档案中,就有8000份档案已经10年未缴纳保管费了,属典型的‘弃档',占该市场所存人事档案的40%.‘弃档'中的90%左右属于年龄在30岁至40岁的青年人."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师来说,市场调查往往是多余的.优秀的计师富有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会远远超出普通消费者的想象.比如.如果你在几年前"调查"一名消费者:"你想不想拥有一款和智能机器人差不多的手机?--想象一下,你问手机:我老婆在哪儿?手机马上白动启动搜索功能,帮你从G00gIe上‘百度'一下‘我老婆'.当然,更方便的情况是,你直接安装一款软件,随时就可以搜索其他手机的位置了……"  相似文献   

14.
涉藏报道与美国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如英国哲学家汤普森所言:"今天,很少有人会宣告自己是‘意识形态家',而许多人却会毫不犹豫地宣告自己是保守派或社会主义者、自由派或民主派、女权主义者或生态主义者……把一种观点称为‘意识形态',似乎就是已经在含蓄地批评它,因为意识形态的概念似乎带有一种负面的批评意义。"苏东剧变后,在西方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攻略下,一些西方理论家、思想家鼓吹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甚嚣尘上,对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到一县采访,同车的宣传部同志突然接到电话:本县发生了一桩刑事案件,上面某媒体突然就来了.他与对方在电话中反复商量如何拦住媒体不予报道的计策.因我们平时关系很好,对方与我说话不回避.他说:"你知道吗--现在下面一大块的工作是‘灭火',几乎一周有3天时间应付这些事."  相似文献   

16.
崔恩卿最近出了一本诗集和一本画集,<信报>刊登了一篇特别报道"一段报业佳话",正是关于两部新作的讨论.画集叫<崔恩卿心画>,诗集叫<渔者心曲--崔恩卿报业诗话>,他在自序中写到:"时过境迁,回头看看这些‘白纸黑字',那些已成‘陈迹'的情景又浮现出来.情境之中,也还有些回味."  相似文献   

17.
"我们要在税务干部中强化三种意识:第一,档案是税务部门依法治税的‘晴雨表';第二,档案是检查工作作风是否扎实的‘试金石';第三,档案是实施责任追究的‘杀手锏'."北京市怀柔区国税局局长郑怀远如是说.为了提高全局税务干部的档案意识,充分发挥档案在税务工作中的作用,郑局长畅谈了全局上下,有重点、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加强档案管理的"四结合一落实"活动.  相似文献   

18.
王巧凤 《出版参考》2005,(11):46-47
张光芒认为,新世纪文学如今正经历着继"文革"结束,90年代初之后的"第三次"转型:"价值取向从受理性压抑时所追求的‘我需',变成了没有理性约束的‘我要',即从‘需求'到‘欲望';网络的普及和传媒的发展使得文学叙事话语从渐变到质变,表现出从‘语言时代'到‘后语言时代'转型的端倪;世纪之交的伦理生活出现了泛审美化倾向,并延伸到文学领域,从而催生了文学精神从‘审美'到‘泛审美化'转型.  相似文献   

19.
徐利刚 《新闻记者》2008,(12):81-85
"在‘鸟巢'的中央,高举火炬的李宁腾空而起,在体育场上空的‘空中跑道'上奔跑起来.与此同时,一幅中国式画卷沿‘空中跑道'徐徐展开,‘祥云'背景的画卷上呈现出奥运圣火在各地传递的动态影像.画卷完全展开之时,高高的火炬塔出现了.此时,全场屏息,一片寂静.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前,初识孝昌兄,就已经从他的谈吐中,觉察到他的诚恳、质朴与谦和了.后来接触渐多,才得知他在数学、物理、化学、文学、历史、哲学诸方面都有相当厚实的学养,且治学态度十分严谨.至于他的为人处世,则堪称"外圆内方".有位朋友说:"罗孝昌‘立身如玉洁冰清,待人如光风霁月'."我是很赞成这个评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