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新贡献:冲破“左”的人权观念束缚,确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新观念;剖析西方“人权外交”的实质,阐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新论断;适应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需要,开辟当代中国人权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和突出的政治问题。西方某些国家以“人权”为旗号,形成了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神圣同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也要以“人权”为首要条件。这种人权外交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昕渭“人权高于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适用于人权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揭露“人权高于主权”论的谬误与实质,对于挫败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人权,无论是经济、政治的背景,还是文化传统的背景,都与西方有巨大的差异。构建社会主义人权理论,要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人权的内涵。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其中的精华,可以为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所消化吸收。它肯定了人的价值,其民本思想对今天的人权学研究仍有启迪;它把个人与群体连为一体的观念,对争取民族权,发展权也有助益;它强调道德与法律的水乳交融,对人权的保障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考察当今世界人权问题,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揭示了当代中国人权的基本内涵,针对国际社会中有关人权问题的种种奇谈怪论,旗帜鲜明地主张国权(主权)高于人权,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深入开展人权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推进社会主义人权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人权高于主权”论是西方霸权主义和权政治的理论支柱。西方“人权高于主权”不仅将人权道德化、国际化、使人权成为超阶级和超国家的普遍道德权利,把所谓普遍道德权利作为调整各国人权关系的主要手段,而且将主权建立在人权的基础上,认为限制主权的行为是合乎道德的,从而为自己树立所谓的终极“道德”形象;其最终目是以新的开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奴役和剥削。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西方“人权外交”张史传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自70年代以来打着保护人权的幌子,大力推行“人权外交”,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美国“人权外交”的中心思想,就是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和核力量的前提下,把人权作为美国外交的基石,把对别国人权状况的判...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从国家主权与人权的相互关系上, 作出了当代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新判断。他以“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为红线, 就当代中国实现人权的原则、条件、道路及国际人权合作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思考, 从而构成了邓小平人权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国外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动向──论“市场社会主义”思潮颜鹏飞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搞了约五六个世纪,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运作规范或技术,并形成了诸多的市场经济模式和理论流派。本文着重探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国际性思潮,旨在推进关于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9.
“政治多元化”是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之一,也是它“革新”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认清“政治多化元”的实质,划清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澄清它在一些人中引起的思想混乱,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一、“政治多元化”是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相背的西方政治理论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不同职业的人  相似文献   

10.
人权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关注的政治焦点之一,但同时也是分歧众多、众说纷纭的问题。探析邓小平的人权思想,有利于阐明社会主义的人权观,揭露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虚假面目,便于全面掌握邓小平恩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不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外交”的攻势,严正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同时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实现人权这一科学的正确道路。一、针对西方国家“人权无国界”的谬论…  相似文献   

12.
“天赋人权”与“人权外交”吴倬"人权"是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历来各国思想象、政治家在涉及这个问题时都对此各持已见、众说纷云,争论不休。美国自1977年卡特政府以来,一直举行所谓"人权外交",动辄以维护人权为由对其它国家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甚...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人权发展初探刘俊智18世纪的天赋人权论者认为人权是天赋的,不可改变的神圣权力,否认人权的历史发展性。当代西方一些资产阶级人权学者和政客宣称只有他们才实现了人权,把他们的人权看作是完美无缺的最终发展并向发展中国家强行灌输,干涉别国内政。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人权”和“公民权利”不是同一系列的范畴,不存在谁比谁更科学的问题。不能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权利”去代替社会主义“人权”,“公民权利”范畴容纳不了社会主义人权的全部蕴含,也难能涵盖社会主义人权的全部实践,把社会主义人权归结为“公民权利”,只会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5.
<正> 1.既然按照唯物史现及“商赋人权论”.市场经济是人权的经济基础,那么,人权研究就不能不首先涉及市场经济学,社会主义人权研究就不能不首先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中包括,只有说清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才能为说清楚社会主义人权提供前提;同时,也只有从经济学层面弄懂市场经济的局限,才能从根本上说清人权的局限,以及权威主义与人权的对立统一性,人权为什么不能被当作社会生活的唯一的和最高的尺度等等.而要说清楚经济学中的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借鉴当代西方市场经济学的已有成果,包括一大批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研究市场经济的成果(如哈耶克对市场经济必然性的论证,对计划经济空想性的说明;库普曼关于市场经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无可替代作用的理论等等);另一方面,则要总结我国近二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经验,反思传统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失误,追溯前苏联东欧“改革学派”的经验教训等等.问题是,在这里,至今并不存在学界共识.例如,如何从当代社会进化论(即中国古哲所谓“道”)的层面,包括应用当代自组织理论(例如耗散结构理论)和电脑科学,全面充分地说明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准确而科学的“市场与计划互补模型”究竟是怎样的?如何把奠?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近代以来主要有马克思提出的“人类解放”理论和缘起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整合重构,而这种重构在两种理论中是否存在统一的学理基础,这相关性的理论课题是过去人们较少关注的,本文在考察两种理论的来源与特点前提下,认为实际上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涵盖了“现代化”论题,这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分析时得到了涵指,在现实上,现代化不管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进行还是其他方式进行,都是不发达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不过,在现实上,“人类解放”虽然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现代化”不等于“人类解放”,它不过是“人类解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罢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引入“市场经济”,就是从上述两种理论的这种相关性出发,对现实落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的新结晶。  相似文献   

17.
人权的实现必然受到各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制约,实现社会主义人权,不能照搬西方所谓“人权”模式,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将社会主义人权的基本特征同我国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权得到科学合理而又全面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学者风采     
张志忠1964年生。现为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政治学会副会长;内蒙古“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近些年来主要从事“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在国家级杂志和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相继被转载;出版了《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模式、理论与评价》专著,主编了内蒙古“两课”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系列论文)获内蒙古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多次获东京奖、丸山奖、光…  相似文献   

19.
人权的实现必然受到各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制约,实现社会主义人权,不能照搬西方所谓“人权”模式。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将社会主义人权的基本特征同我国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权得到科学合理而又全面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背景考察,新加坡倡导“亚洲价值观“的初衷是为了回应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新加坡有自己的人权观,它提出“亚洲价值观”是一项保护国家利益的举措,一种维护国家主权的外交策略;是对西方人权外交的对抗性反应,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是文化相对主义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