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今的全球化进程,影响深刻而广泛。教育面临着若干重大的挑战“教育产业”挑战“教育事业”;教学出现跨国界趋同化走势;新技术正在改写教育式样的生成规则。在转型期从战略上进行新的定位与整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30年代初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党中央在上海设立了中央库,也就是地下档案库,负责两万余份巾央件、苏区件.红军件和地方件的收集和保管。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人权,无论是经济、政治的背景,还是文化传统的背景,都与西方有巨大的差异。构建社会主义人权理论,要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人权的内涵。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其中的精华,可以为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所消化吸收。它肯定了人的价值,其民本思想对今天的人权学研究仍有启迪;它把个人与群体连为一体的观念,对争取民族权,发展权也有助益;它强调道德与法律的水乳交融,对人权的保障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党第一个地下文库 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央文库藏设于上海,它分为四大类:中央文件、苏区文件、红军文件和地方文件。文库共存有文件20000余份。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其国民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欲发展科学技术,总体上说有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立足自身,基本上由本国独立地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的开发,或积极、直接地和大量地引进国外科学技术的已有成果,而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日本选择了后者。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日本确立了经济立国的基本国策,同时,科研确立了“吸收性战略”。日本科技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千古之谜殷人是否横渡了太平洋?□嵇立群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以自已的聪明才智发明了独木舟和筏子,后来又发明了舟船。他们先是小心翼翼地沿岸航行,以后又逐岛跃进,到后来,他们越来越勇敢地远离海岸,航行到广阔无际的海洋。我们的先人跨越海洋,辗转迁徙,同时也...  相似文献   
7.
今天,在国际范围的阶级斗争中,“人权外交”已成为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政府的著名智囊人物布热津斯基曾明确说: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灵魂。的确,在当今世界上,美国以人权代言人和裁判者自居,对世界各国的内部事务横加干涉。它攻击马克思主义在人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挥舞着自定标准的“人权”标尺四处丈量、指手划脚,企图充当人权问题上的世界警察。 考察一下美国历史上的人权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资产阶级的所谓“人权”,归根结底,就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资产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无产阶级除了自身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的前提下谈“人权”,无非是把资产阶级对财产的独占合法化、神圣化罢了。正如恩格斯所一言道破的:“被宣布最主要的人权之一是资产阶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8.
论信息传递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工业化”模式遭遇挑战。网络传播和电视传播不同。电视传播是典型的金字塔型的信息传播结构。而网络的本质是自由的,在网络上没有金字塔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选择的优化可以得以实现,学生获取知识已经开始出现和“标准化生产”不同的方式。“选择”,成为网络上教育和学习的一个首要特色。选择的结果,必然是教育的精细化和多元化。网络的开放性将一改教育只封闭在校园里的状态,它的多元化、互动式的传递结构也将逐渐形成全方位开放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 从1917年世界上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西方帝国主义就千方百计地要推翻无产阶级政权,扑灭共产主义之火。它们曾纠集了多国军队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以后又长期封锁它,包围它。这一切都没有达到目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亚大陆上又出现了一个包括六亿人口的中国在内、由十二个国家组成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世界力量的对比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改变了。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元素总是组织在一个文化系统里,按照某种方式和法则组织起来。必须看到各文化元素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中性的文化因素,也有较直接地与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文化因素。中国对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其汲取过程极其顺利;而对外来文化的另一些因素,则表现出“消化不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崇尚教化,尚文不尚武,即使是典章制度、行为方式这一层次上的文化,其向外的传播方式,也大多是潜移默化的“融入”而非高压下的“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