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89年2月,我被派到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工作,直到1993年6月回来,在中东呆了4年多的时间。回来以后,就有个想法,我已经50出头了,应该考虑一下以后怎么办。我当时就想,既然已经在新华社干这么多年了,那就去中国新闻学院吧,给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界培养接班人,同时把自己这一生的新闻经验好好地总结一下。可是,新华社对外部当时就跟我说清楚了,说“你这个人,任何部门要都不给,必须要留下来”。于是我又留下来了。直到1997、1998年,英国威尔士大学有一个新闻、传媒、文化学院,给我一个“访问研究员”的衔,我又在那儿给他们的博士生开了一门《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2.
他拥有一千多万字、130余部巨著。他的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揭示了“文革”中的许多秘史和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书写了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壬申年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应叶永烈之邀,来到他下榻的西安大厦,商定好在他西安采访的人物后,我随意问他,是否用电脑写作,不料,叶永烈诚恳地回答:“用圆珠笔写”。看到我愣怔的样子,他微微一笑,伸出右手大拇指,只见第一关节处被圆珠笔磨得皮开肉绽,形成几公分厚的老茧。他就是这样写下上千万的文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北铁路简称中东路,也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是19世纪末沙俄帝国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产物。1896年,俄国便以三国干涉还辽的功臣自居,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俄密约》,获得了西伯利亚铁路经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崴的筑路权。1898年俄国开始修建中东铁路,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贯通并正式运营。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部支线由哈尔滨到旅顺,呈“丁”字形,全长2489公里。日俄战争爆发后,沙俄将南部支线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所有权转让给了日本,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称为“南满铁路”,而从哈尔滨到长春的铁路仍称为“中东铁路”,亦称“北满铁路”。  相似文献   

4.
1999年10月底至2002年2月中旬,我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委派,出任该台驻耶路撒冷记者站记者。对于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来说,遥远中东的那片土地上的纷争,流血、泪水与绝望,俨然是发生在另一个时空的“别人的故事”。我当初何尝不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呢?!  相似文献   

5.
一‘今年5月的一个晚上,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称他们夫妇二人正商量去买一条好裤子送我,我一时愕然;电话中接着说:“我们看到你的‘文集’了”一”我方释然。因为江苏文艺出版社和香港轩辕出版社新近联合出版了《储瑞耕文集》(从我在国内外报刊公开发表的1100余篇文字中挑选出来的400余篇的集结;“文集”云云,各种体裁的“文”字“集”合在一道之谓也,如此而已),扉页我照片下的一行字是:“除了一支笔,我一无所有”.既然“一无所有”,岂不连裤子都没有么?—朋友此一“默”真正“幽”得可以! 20多年间,我当过港口的装卸工、小报的“老总”,当过…  相似文献   

6.
飞翔的猜想     
最近,一位叫苏三的文化学者发现惊人之言:三星堆文明属于古犹太文明,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种“转载”文明,它的真正源头在中东。来到中国的以色列人主要构成了中国的夏,商,周文化,中国文明脱胎于红海文明,而古犹太人是中国人的祖先——这一惊世骇欲论调已经引起了业界“地震”。  相似文献   

7.
深圳商报复刊9年间,从几乎一无所有的小报发展到拥有超10亿总资产的“广东五大报”之一,建成了媒体群、企业群、建筑群,被称为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有记者问我:在报人生涯中,你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锻炼了我们的班子、骨干和队伍,他们成长起来了。现在,我们报社有个好班子、一批好的中层骨干、一支好的员工队伍_一切业绩,部是群策群力创造的。 记得我刚到深圳不久,在与市长郑良玉聊天的时候,我不经意地提到深圳商报社的生活、工作条件太差了。他倒严肃起来,说:“…  相似文献   

8.
一、从常态社会到危机社会:时代发展造就了我们的“囧”境 “囧”:这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肆进入人们的日常表达,成为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现实状态的一个最为流行的关键词。我在2009年3月13日午夜12时“百度一下”,便找到相关网页约37,600,000篇。  相似文献   

9.
住在布达佩斯,我常被当做印第安人或秘鲁人,一是因为我留了一头长发且皮肤棕暗,二是因为在当地有一支打游击的秘鲁乐队,他们总身穿印第安土著的服饰,在街头又吹又唱并像跳大绳似的蹦跳。有一次我去国王大街的药店买药,一位中年女药剂师上下左右地打量我一番,然后问我:“您是唱歌的吧?”我怔了一下,不知这话从何说起,虽然我出国前在音乐学院读过书,但也没唱过歌,即使唱过她也不可能知道啊!我纳闷地反问:“怎么呢?”对方满脸堆笑地告我:“我女儿喜欢听你们演唱,还买过一张CD呢!”我突然明白,她把我当成了街头艺人,但既不愿意被人误认,也不想说“不是”扫她的兴,于是客观地回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一夜之间,“山寨”一词在神州大地迅速走红。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春晚”,从“山寨明星”到“山寨服装”,2008年的中国陷入了一个很“雷”、很“山寨”的怪圈。“山寨文化”一时喧嚣尘上,很多人称“山寨”为草根文化,是群众智慧的体现。我认为如今的“山寨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实在不值得我们如此大力的宣扬。  相似文献   

11.
抗战初期,1938年6月,我在汉口中国青年记者学会遇到一位笔名“老百姓”的青年,他原名徐师梁,江苏人,在汉口帮助朋友编《大众报》七日刊。他外表温文儒雅,但胸怀大志。他看到河南一带,自我军徐州突围之后,大军云集,而当地报纸奇缺,消息闭塞,就在7月份,毅然离汉北上。临别,我们问他:“你单身去前方,凭什么来办报?”他慨然回答:“我只带一支铁笔,一块钢板足矣!”他进入中原战场,初在当地游击队中奔走,然后找到同伴三人,即开始编辑发行油印的《大众报》,从印几百份开始,逐步发行推销,最多时竟达到一万份左右,这真是战时力、油印报的一大奇迹! 这位“老百姓”记者,不仅精通编辑、采访业务,  相似文献   

12.
访阿拉法特     
“为什么必须是新闻记者,我才会见中国人呢?”——我们几个新华社记者刚跨进那间映照着柔和的黄色灯光的办公室,一阵亲切的声浪迎面扑来,立刻把我们同主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定睛一看,这位正伸出手臂来欢迎我们的,正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他那充满智慧的眼睛闪烁着坚毅的光,脸上一抹络腮胡子。他仍然着一身黄色卡其布军装,头上戴着军帽,腰间挂一支从不离身的手枪。他的胡子可是白多了,眼睛在脸上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军装上衣的肩缝也明显地耷拉下来。我不禁关切地说:“阿拉法特主席,你好象消瘦多了。”他毫不在意,十分友好地朝我笑了笑,让我们围在他的办公桌前面坐下。  相似文献   

13.
“唐老鸭”者,唐师曾也。我的同行,新华社摄影记者。因他看似憨憨的、点子特多,被人们借唐字而称之为“唐老鸭”。因他在海湾战争时,数度请命,独赴中东,使广大读者在海湾战争期间读到和看到了我们自己的战地报道和照片。风萧萧兮赴海湾日前,老鸭离京来河南报道水灾,同行相见,夜晚的话题又回到中东。去年8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的一个晚上,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称他们夫妇二人正商量去买一条好裤子送我,我一时愕然;电话中接着说:“我们看到你的‘文集’了……”我方释然。因为江苏文艺出版社和香港轩辕出版社新近联合出版了《储瑞耕文集》(从我在国内外报刊公开发表的1100余篇文字中挑选出来的400余篇的集结;“文集”云云,各种体裁的“文”字“集”合在一道之谓也,如此而已),扉页我照片下的一行字是:“除了一支笔,我一无所有”。既然“一无所有”,岂不连裤子都没有么?——朋友此一“默”真正“幽”得可以! 20多年间,我当过港口的装卸工、小报的“老总”,当过市委书记的秘书、业余的评论作者,当过省委宣传部的理论研究干事、业余的杂文专栏作者,当过省级党刊党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01,(4)
两年前我第一次去海湾,当时唐师曾刚出院不久,应阿曼苏丹国邀请,到位于海湾口上的马斯克特养病。那是我第一次去阿拉伯国家,我当时就发现,阿拉伯人对摄影很反感。 我由于不谙中东习俗,一到机场,就好奇地端起摄像机,不料立即就被安全警察抓住。走在一边的唐师曾哈哈大笑,说美联社说“没到过中东的记者不算记者,没在中东被  相似文献   

16.
我是“档”字,与“案”字结合组成“档案”一词,与“法”字结合就形成“档案法”这一有权威的法规名称,若与“事业”一词组合又形成档案工作者为之奋斗的“档案事业”一词,我还拥有一支人员众多的档案工作者队伍,要说我的“名气”够大了,“地位”也够高了,但使我深感遗憾和痛苦的是,在我尊敬的档案工作者中,竟有不少人把我的音读错了,我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隆重纪念;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吸引无数人的眼球.2011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本文列出的10位人物与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11年读书的热点所在.史铁生:彰显心灵不妥协的力量2010年岁末,史铁生的去世给文坛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新版的《我与地坛》于2011年1月出版,这不是赶制出来的纪念集,而确实是史铁生最后一本新书.“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我与地坛》里,史铁生这样说.史铁生的存在,是一种生命意义的象征,是一种生活姿态的象征,更是一种测量社会的象征.现在我们纪念史铁生,就是在纪念一种伟大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或许永远无法复制.  相似文献   

18.
宫礼 《新闻世界》2008,(7):21-22
“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约翰·唐恩 从5月12日开始,16世纪英国诗人兼神学家约翰·唐恩的这句话就一直在大脑中浮现,因为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那里也是我们的家园。“海水卷走一杯泥土,我们的大陆就少了一角。一个生命消逝了,我们就少了一个亲人。”这是我刚刚从四川回来后的最深感受。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我两次访问以色列,每次去都采访了不少政坛要人。目前,以色列和中国尚无外交关系,彼此需要了解,但了解都不够,因此,我觉得,将采访情况写出来,对我国读者了解以色列也许会有帮助。不期而遇的“半内部性”重要会议的采访第一次访问以色列是1989年5月,与钱文荣同志同行。那是中国记者首次正式访问这个犹太国家。其时,正值中东和平进程又一浪起,以色列政府正在制  相似文献   

20.
西方人似乎比中国人更多些自省意识。我曾从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西方某家大公司的老板派人去参观另一家大公司,参观人员回来之后向老板汇报别人的技术和管理如何落后于自己公司,结果挨了老板好一顿训斥。老板说,我要你去参观,就是要你去发现我们跟别人的差距,我比别人好的,你不说它不会跑掉,别人比我好的,你发现不了,我们就永远也赶不上。这样的事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我们最流行的做法是通过别人论证自己的正确和英明。西方人这种自省意识与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有不有关联,我没有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人好像并不把这种自省意识看成是丢了脸面,要不,卢梭当年就不会写《忏悔录》,德国总理就不会因为“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向犹太人谢罪了。从西方跑了一圈回来的老鬼最近出版了一部非虚构的长篇小说《血与铁》,这本书因为它的忏悔意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