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油勘探与开发》(英文版,PED)2013年7月被SCI收录,成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第一份被SCI收录的中英文版石油科技期刊,也是唯一一份被SCI和EI数据库同时收录的中国石油科技期刊。文章阐述PED进入SCI的申请历程。认为中英文版办刊模式不仅符合当今国情,而且在国内期刊普遍国际化发展过渡时期,是大多数期刊国际化发展最容易操作采纳的办刊模式。该模式可以概括为:创办英文版—利用出版集团期刊平台全球发行—通过所建立的英文版期刊交流平台加速国际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国际化,即期刊面向国际发展,能够参与世界科技成果的交流和传播,期刊也可以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科技期刊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出版界的反映,是期刊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期刊国际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期刊内容的国际化,所刊载的论文内容要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并得到全世界广大读者、作者、编者的认可,被权威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库的相关指标已成为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和期刊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工具1,但被SCI收录只是期刊对外宣传、推动国际化的途径,并不能作为其实现国际化的依据2。另一方面是期刊形式的国际化,无论是稿源、编审、国际检索系统收录还是出版发行、网络化方面都表现出先进的国际化水平。我国科技期刊由于办刊语言、编者水平以及科研工作者水平的限制,国际化程度较低。本文综述了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现状、道路及对策,希望为同类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所有的中国科技期刊都要国际化吗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王晴  王跃 《编辑学报》2005,17(6):458-459
通过对我国科技期刊现状的分析,并同世界核心期刊、名刊进行比较,同时分析SCI收录期刊的标准,认为并非所有的中国科技期刊都要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然药物》创刊8年、全英文出版2年即被SCI收录,成为我国第2家被SCI收录的药学期刊。本文在回顾该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提炼该刊被SCI收录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创刊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编委会和高效务实的编辑部,具有国际化视野,与Elsevier合作出版国际网络版,采用ScholarOne稿件处理系统,以及注重利用高校平台进行国际化宣传。  相似文献   

5.
鲍芳  冉强辉  张慧  高伟 《编辑学报》2014,26(4):380-382
《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创刊仅1年半,即被SCI和SSCI同时收录,成为我国第一种被SCI/SSCI收录的体育学术期刊。文章总结创刊初期取得成功的要素和实际操作经验,主要包括定位准确、及时填补学科领域空白,充分利用主办单位的学科和科研优势,组建高效运作的国际化编委会,认真执行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获取国际优质稿源、实现审稿流程国际化等国际学术期刊规范化办刊路线,以及打造专业、精干的编辑团队。提出未来发展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Ei Compendex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变化,认为Ei Compendex收录科技期刊以具有中国学科特色及学术水平为支撑,根据被Ei Compendex收录、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3种科技期刊的办刊实践,提出高校科技期刊提升学术影响力、增强期刊竞争力的编辑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科技期刊统计源中的49所医学高校的科技论文在1989-1998年被《SCI》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评价中国医学高等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结果显示:中国医学高校科技论文的产出虽然比较稳定,但每年被《SCI》收录的情况变化较大,且呈马鞍形发展的趋势,被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综合类学科;被收录数差异悬殊,且呈不均衡性。与此同时,对医学高校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少的原因作了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①中国医学高校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②存在语言障碍问题;③与世界重要检索系统,尤其是《SCI》的联系沟通不够。最后就医学高校科技论文如何进入《SCI》的系统还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以供医学高校学报界同仁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者科研水平的大幅提升为中文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但是,由于国际知名的数据库例如SCI、EI、Scoups等都是主要收录英文期刊,以及国内的科研评价导向,中文科技期刊被重视程度逐年递减.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里,中文科技期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化发展的突破点,找准期刊定位、吸引优质稿源、建立特色栏目,在新的学术环境下不断地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作为中文科技期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称“学报”)同样面临学术成果国际化的冲击,编辑部没有消极等待,而是与时俱进、积极摸索适合中文出版的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以特色栏目的发展带动期刊的发展.“材料与冶金”栏目作为学报的特色栏目,3次被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辽宁省期刊优秀栏目”,学报连续5年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5次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学报于1999年开始被EI收录.现以“材料与冶金”栏目为例,探讨如何实现特色栏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科技期刊影响力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于客观赋权的多指标离差最大化决策法原理,对被美国《SCI JCR》收录的中国大陆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进行客观排序,以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SCI看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天赐 《出版科学》2007,15(5):42-46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科技期刊不断融入国际舞台.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2001-2005年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为数据来源,对我国科技期刊的纵向发展进行分析,同时将2005年我国科技期刊同其他国家被SCI收录的科技期刊进行横向比较.即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为例,对其体制、机制的支撑,国际期刊的定位等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前提对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中数量与质量水平与国际知名期刊的距离,被SCI收录、高影响因子是否是衡量科研水平的全部、期刊国际化与英语出版的关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科技界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普遍使用英语。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在收录论文或期刊时,一般也都倾向于英文。1999~2002年SCI(光盘版)收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每年均为14种,数量很少,其中英文版期刊12种,中文期刊只有2种;在被SCI收录的1442种发表有我国作者论文的期刊中,英文版科技期刊占了绝大多数,为1436种。2002年被《SCIE》收录的我国31572篇论文中,英文为26953篇,占收录我国论文总数的85.41%[1]。这些数据说明,英文是我国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走向世界的一种不可替代的语言工具。2002年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为4457种,经过70多年的发展才有190种…  相似文献   

13.
SCI、EI收录情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简要介绍两种检索工具的基础上,对近几年SCI、EI收录中文科技期刊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分析某些文章未被其收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学术期刊出版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期刊交流日益频繁,同时大量国外出版商涌入国内市场,给中国科技期刊尤其是高校期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科技期刊想要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话语权,必须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打造期刊学术品牌。作为国内首家被SCI收录的高校期刊,《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缩写JZUS)在多年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内容为本,诚信为上”的办刊宗旨,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学术水平。学术水平和学术特色是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根本,学者认可度与学术信誉度则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内容编辑的国际化是科技期刊国际化的重要部分,反映了科技期刊的研究水准和学术高度。科技期刊内容编辑的国际化包括科技期刊的编辑主体、刊物主体和稿件的国际化三个方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容编辑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仍需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50种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开展问卷调查,从期刊基本情况、期刊内容、出版平台、出版模式、期刊国际化发展策略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与办刊人心声,并对SCI期刊与非SCI期刊的办刊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瓶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国际化办刊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SCI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比较SCI和CST-PCD收录论文的变化趋势。2000年SCI收录期刊刊出我国科技论文3万1 040篇,其后逐年上升,到2009年增加到12万6 249篇,增加了306.73%,较同期CSTPCD收录期刊刊出的我国论文增加百分比(190.20%)高出116.53百分点。10年来,SCI期刊收录的中国论文的几何平均增长速度为16.86%,CSTPCD的几何平均增长速度为11.24%;发表在SCI期刊上的中国论文影响因子≤2的论文数平均为72.21%,≤3平均为85.42%。10年来,我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中国论文数量逐年上升,增加幅度明显高于CSTPCD,但其影响力有限。要区别对待SCI期刊,控制在影响因子≤3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鼓励在>5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8.
Web JCR数据库的检索与评价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出版的网络版《期刊引文报告》Web JCR数据库的概况、检索功能与特点,调查、统计、分析、评价了2003年SCI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状况,就我国科技成果如何尽快与国际接轨提出建议,即鼓励科研人员向影响因子高的国际重要期刊投稿,争取我国更多科技期刊被SCI收录。  相似文献   

19.
2008-2013年中外科技期刊载文与引证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胜利  程维红 《编辑学报》2015,27(5):500-502
基于2008-2013年Thomson Reuters发布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比较分析中外科技期刊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我国被SCI收录期刊的数量和影响力指标近年来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年平均载文量却稍有下降,以中文期刊为主的CJCR收录期刊数量和年平均载文量均呈停滞增长甚至下降的趋势.这可能表明我国科技期刊的稿源竞争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王燕 《编辑学报》2018,30(1):46-50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1批资助的46种SCI来源期刊资助前后的作者国际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与41种未受资助的我国SCI来源期刊做比较,探讨该计划对其资助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的作用.结果表明:该计划对提升我国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期刊的作者国际化水平与期刊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