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懂得对人说话有礼貌是文明行为,教育学生要自觉使用礼貌用语,对人有礼貌,做有礼貌的好孩子,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 教学要点: 1.对人说话有礼貌是文明行为。 2.自觉使用礼貌用语,对人说话有礼貌,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具准备:投影仪、片,猴、羊、牛头饰。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小读者》2010,(2):40-42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本期介绍11个文明礼仪方面的经典小故事,旨在引导小读者朋友们能讲文明、懂礼貌,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做一个知书达理、有文明修养的人。 —编者  相似文献   

3.
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之间免不了互相走动,家长朋友们在带孩子做客和招待客人时,别忘了对孩子进行待客做客的礼貌教育。礼貌既是社交技巧,也是一个人品质修养的体现。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说: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全部品德的基础,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既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发展,也将严重危害孩子的品性。在生活中受欢迎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他们也有较好的发展机会与人际关系。一个没有礼貌、举止粗俗、不尊重他人的人,在工作中很难获得尊重和同事的友好协作。在  相似文献   

4.
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它是建立和谐关系的润滑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身心修养,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是,在承认礼貌的普遍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用以判断礼貌的标准是存在差异的,意即礼貌受文化的制约而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坚持以“传承中华美德争做文明少年”为德育主线,规范学生文明衣着、强调礼貌修养、约束行为习惯,为学生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6.
“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独生子女的现状令人担忧:任性、胆怯,特别是不能用礼貌言语与人交往。因此培养幼儿用礼貌言语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幼儿优良的道德品质,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笔者对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礼貌语  相似文献   

7.
礼貌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准。韩国人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而他们良好的礼貌礼仪尤其给人留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千差万别,那么礼貌习俗也大相径庭,本文对中西方礼貌习俗差异进行了论述,想必对了解中西文化的人来说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外事交往中,是否尊重别人,以及别国的礼貌习俗,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高低,甚至影响到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其中德育占据了首要地位,一个人的思想问题是首要问题。国家的教育政策,把培养人的问题摆在首位,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根本问题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思想觉悟程度以及文化修养水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文明、有礼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先培养学生如何去做人,然后培养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就合乎校规校纪,内在的心灵之美也就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中师生行为规范》要求我们:“谈吐有礼貌。讲话注意场合,使用礼貌语言,态度诚恳和蔼,要讲普通话。”同学们养成谈吐有礼貌的文明习惯,不仅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且对全面素质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都有实在的意义。一、为什么要求师范生谈吐有礼貌? 谈吐有礼貌是指在与他人交往时使用礼貌语言,做到“和气、文雅、谦虚”,不讲粗话、脏话,不恶语伤人。文明的社会和一个文明的民族必定十分重视谈吐有礼貌。从一定意义上说,谈吐有礼貌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我们伟大祖国素以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6,(3)
1.礼貌论述指要a.礼貌反映着一个人的教养和文明程度b.礼貌是赢得别人尊重、善待的自我出发点c.礼貌可以协调人际关系,温馨社会空气d.礼貌的培养须耳濡目染,逐渐训练e.礼貌应当真诚而不能虚情假意名言摘录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相似文献   

12.
宋亚琴 《考试周刊》2007,(11):118-119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如何将他们培养为文明识礼的新一代,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他们的文明水准有直接的关系,缺乏礼仪便难以成为跨世纪的主人。因此,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从现在起能在社会上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公民,在家做个  相似文献   

13.
<正>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由此可见,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以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一、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一)交往礼仪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中国人就注重人文伦理的培养,并制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从。当今,建设  相似文献   

14.
“感谢”,无非是出于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的一句客套话,每个人不由自主便会脱口而出,以表示礼貌和文明的那层修养。这是一种好现象,至少说者乐意,听者舒心。当然,我也一样,在没有任何包装的情况下,把它送进送出。但我敢肯定地说,我说出口的那一刻,并没有特别的温度与感觉。  相似文献   

15.
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我们都知道,文明是有素质及修养的表现。它体现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间,也许是一声礼貌的问好,或者是弯腰捡起一片纸屑等等。文明好似一阵清风,驱走了人们不良的习惯,又给街道带来一片清爽。它让每个人的举止都变得那么文雅。一个城市,不论它有多么葱茏的树木,多么娇艳的花朵,多么高耸的楼房,以及多么干净宽阔的街道,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对外往来的增加,信函在对外贸易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使信函清晰明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已有不少论述。本文仅对外贸信函写作中如何做到文明,有礼貌,体贴对方,谈谈看法。 礼貌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必要手段。礼貌言语和文明举止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从而促进彼此间其他关系,如文化、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客套话是指在交际场合中用于应酬、表示客气的话。说起话来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有良好品德修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显现。兹录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德育课,它主要是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品格修养、法律意识及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文明、礼貌等好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王晓娟  王蕾 《考试周刊》2008,(52):121-123
本文从委婉语的内涵着手,论述了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委婉语的类型:传统性及文体性;委婉语的特点:民族性、形象性、含蓄性和地域性。委婉语是衡量交际对象文明修养的尺度,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双方对合作礼貌原则的遵守程度,恰当地使用委婉语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0.
友爱知礼教育的重要意义友爱知礼,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必修课。礼貌是文明行为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尊敬。而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是由礼貌而衍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孩子友爱知礼就是要使他们学会关心和尊敬他人,文明、谦逊地说话和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