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邹妍 《档案天地》2023,(2):25-28
<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2]。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我国档案文化事业发展[3-4],给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1引言2022年9月13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由此也引发了学科内部以及相关学科点的热烈讨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迎来由外延拓展带来的正向外溢效应的同时[1],却也面临学科话语体系重塑[2]、自主知识体系构建[3-4]、人才培养体系调整[5-6]等多重挑战。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共同体仍需以此次更名为基点,深入探讨未来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3.
张垒 《中国记者》2023,(1):91-95
<正>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宣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1]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也曾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  相似文献   

4.
<正>1引言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引擎。随着技术与应用的成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成为新的趋势,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领域将成为大数据与智能化的桥梁。当前,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情报服务[1]、个性化推荐[2]、医疗保健[3]、金融[4]等领域,驱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泄露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5],因此亟需通过数据治理对数据管理的权力进行控制,在增加数据价值的同时将与数据相关的成本和风险降至最小化[6]。  相似文献   

5.
徐林佳 《档案天地》2023,(10):44-47
<正>一、数字人文:灾难记忆建构的新方式(一)灾难记忆之内涵20世纪20年代,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其著作《论集体记忆》中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自此学界掀起了一股记忆研究热潮[1]。皮埃尔·诺拉从探讨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出发,创造了“记忆场”这一概念,他认为记忆场是存在于记忆与历史之间的场域,具有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三个特征[2]。有关社会记忆的研究不断深入,灾难记忆作为社会记忆中重要的类型,对其建构尤为重要。丁华东等[3]将灾难记忆理解为“一定的社会群体围绕特定自然或社会性灾难以各种媒介形式保存、传递、共享的社会框架、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高妍 《档案天地》2023,(3):61-64
<正>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文化旅游逐渐盛行,“文旅融合”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策略。而档案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旅游业提升文化内涵过程中提供科学依据和真实资料的主要来源[1]。如,浙江江山市档案馆通过研究馆藏档案——《清代清漾毛氏族谱》,确定了毛泽东祖居地在江山清漾,促成清漾村成为5A级旅游景区、省历史文化名村[2]。因此,  相似文献   

7.
徐跃 《兰台世界》2023,(S1):134-136
<正>一、引言照片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视觉效果[1]。由于照片档案内容存在文字说明著录不全导致的照片内容展示不全等缺点[2],照片档案开发在档案利用中显得尤为重要。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影响广泛的颠覆性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将对档案利用和社会服务起到革命性影响。国务院下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3]将人工智能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档案信息化发展应该结合人工智能,充分利用技术变革手段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处理、再利用,让档案数据更加系统化、档案管理更加安全化、档案服务更加网络化。  相似文献   

8.
张汉青 《历史档案》2023,(3):122-126
<正>明代的军屯中,除广为人知的卫所屯田外,另有一类边镇作战部队集体耕种的营田1。崇祯年间,为兴复屯政及补充军需,明廷在宣云地区大规模开展营田。崇祯十年(1637)至十一年间,宣大总督卢象升推行的民屯与营田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明廷下令“九边皆式宣大”。2关于卢象升推行的屯田,殷崇浩曾撰文介绍3,后来学界少有关注4。本文拟对此问题略作考察。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50年代初,在现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田寺村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泥石流研究与治理工程”[1],其证明了“在山区突然发生,常造成毁灭性灾害的泥石流和山洪暴发是可以治理的”[2]。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藏的田寺村水土保持重点示范档案,包括1951年形成的《河北农学院森林系三年级暑期水土保持实习总结报告(草案)》,以及1952年形成的《永定河中游(宛平山区)田寺水土保持重点示范设计报告》《河北省宛平县田寺村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报告》《宛平县田寺村水土保持工作林业部分实施计划(草案)》《田寺村水土保持林业部分工作总结》等16份文件,详细记载了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颖 《山东档案》2023,(1):57-58
<正>胶东经济圈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是山东省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1]。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多个国家战略在此叠加实施,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外开放的领头雁、火车头[2]。2019年以来,胶东五市握指成拳、携手并进,推进胶东经济圈养老、医疗等一体化工作全面启动,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1.
周密  南梦洁 《兰台世界》2023,(S1):65-66
<正>干部人事档案的价值基础在于其真实性、系统性与丰富性[1],人事材料收集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收集时效、质量直接影响干部人事档案价值释放。高校人员来源复杂,人才流动性较大,且存在院校合并等情况,干部人事档案内容多,收集难度大。我国学界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机制[2][[3]、信息化建设[4][5]、档案专项审核[6][7]等方面,较少针对档案收集这一环节并结合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特点,深入探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工作的困境与应对策略。面对新时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更高要求,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工作目前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与薄弱环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知网以“光照强度”为检索词,对2020—2022年发表的300篇生物学论文进行统计,发现单位为lx、μW/cm2和μmol/(m2·s)的不同量却均以光照强度相称,误用比例高达88.67%。通过搜索GB/T 3102—1993《(所有部分)量和单位》、全国名词委官方网站的“术语在线”和百度文库,对光照强度的3种误用表现逐一溯源辨析,可知以lx为单位的量有明确的标准量名称,即“[光]照度”;单位μW/cm2对应的量名称为“辐[射]照度”,若论文中要强调是做光照辐射处理,可加上修饰词“光”以“光辐[射]照度”来表达;以μmol/(m2·s)为单位的量可与标准量“光子照度”对应,由于其多出现在植物光合特性研究的论文中,为体现行业特征,宜以“光合摩尔光子照度”或“摩尔光子照度”来表达。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档案数据管理概念的提出,基于数据管理视角,从档案的数据属性和数据的生命周期出发,对档案数据以数据管理的方式进行全程管理,并且依托于云平台和内容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档案数据资源观逐渐兴起[1],如何开发档案数据资源成为学术研究的“新宠儿”。围绕国务院颁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开展的档案信息化“十三五”发展方向研讨会也从建立档案数据资源交换标准规范体系、提供开放档案数据资源的社会化服务和对档案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等方面就档案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问题进行了探讨[2]。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把握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时度效"做出重要论述。强调"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1],"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2],"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体现时度效要求"[3]。  相似文献   

15.
宋上上 《历史档案》2023,(1):133-138
<正>明代屯田作为官田种类之一,在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历来备受关注。对屯田的制度规定,以所谓“红牌事例”为最基本文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三年正月)壬戌,命天下卫所以去年所定屯田赏罚例,用红牌刊识,永为遵守。”((1))然而关于“红牌事例”的具体内容,由于史籍缺少详细记载,学界颇有争议。李龙潜依据《明史》等文献,认为“红牌事例”包括规定赏罚和租额、规定优免、禁止买卖三个方面。((2))  相似文献   

16.
金路 《历史档案》2023,(2):128-131
<正>清代皇室对玉牒的纂修和贮藏极为重视,纂修完成后均以隆重的礼仪进呈皇帝御览,始能尊藏收贮。大玉牒正本初纂修三份,一藏于皇史宬,一藏于礼部(后藏于盛京敬典阁),一藏于宗人府(后停修)。关于皇史宬所藏之玉牒,(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玉牒在“皇史宬行(礼恭)奉尊藏”((1)),而(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2))中又有玉牒“移贮”寿皇殿之东、西室的记载。对此,研究者认为,“原藏皇史宬之清代玉牒,嘉庆十二年移存景山寿皇殿”((3)),在考证玉牒存址时亦提及嘉庆十二年(1807)玉牒移存景山寿皇殿耳殿衍庆殿和绵禧殿((4))。本文在此基础上,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清代档案、故宫博物院藏古籍及官修文献为依据,梳理皇史宬所藏玉牒移贮寿皇殿始末。  相似文献   

17.
顺应新时代新要求,《沈阳日报》积极探索创新舆论监督新路,联合市纪委监委创办“正风肃纪进行时”栏目,构建了“媒体+纪检”监督带动群众监督的新模式。沈阳在全国首创大数据监督,[1]治理成效显著,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以沈阳为代表的辽宁省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作为纠治“四风”长效机制,写入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2]党媒在新形势下加强正风肃纪舆论监督意义重大,《沈阳日报》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蔡金君  徐捷 《兰台世界》2023,(S1):201-204
<正>2020年9月,在“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驱动下,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行动,明确部署了10项任务27条举措。一方面加强落实立德树人等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聚焦信息化2.0建设行动等关键改革,为“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1]6,标志着职业教育由“如何看”向“如何干”转变。  相似文献   

19.
倪毅 《历史档案》2023,(2):138-144
<正>清承明制,实行捐纳制度,捐纳项目、价格、手续、铨选的相关规定等在不同时期都有变化。关于捐纳制度的研究早年有汤象龙根据军机处旧藏档案所作的《道光朝捐监之统计》((1)),主要从捐监制度的起源、清代捐监制度略述、道光朝捐监之统计和道光朝捐监银之分配四方面内容进行阐释;许大龄的《清代捐纳制度》((2))以丰富的资料对清代捐纳制度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可称为研究清代捐纳制度的拓荒性力作。近年来,伍跃的《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3))从制度史与社会史角度出发,探讨捐纳的功用及影响,对捐纳研究有重大的突破和推进。捐纳文书是在捐纳程序中形成的纸质文书,作为个案资料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颇受重视。已经公布的捐纳文书,如安徽省档案馆藏同光年间捐纳文书((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明清徽州捐纳文书14件((5)),安徽师范大学藏同治十年(1871)户部执照和监照1套((6)),安徽黄山学院图书馆藏清代中晚期捐纳文书((7)),辽宁省档...  相似文献   

20.
周清飞  许晶 《兰台世界》2023,(S1):154-156
<正>一、会计档案管理概要2015年12月,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下发的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肯定了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其中第八条规定:满足一定条件,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以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1]。2020年3月,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其中第二条指出,电子会计凭证与纸质会计凭证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同时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仅使用电子会计凭证进行报销入账归档以及无须打印纸质材料等[2]。2020年11月,国家档案局公布了《电子档案单套管理一般要求(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