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描绘自己的精神蓝图,或叫"心像".这个" 心像" 就是我们自己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是以自我的认识为基础形成的,也可以称为"自我意象"."自我意象"大多数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我们做事情的成败,我们的荣辱感受以及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尤其是童年时代的早期经历,身边重要他人对我们的态度)而在无意识中,经过多年的累积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韩少功以"颠覆"的手段极力突围着经验特殊性和有限性的局限,成就了<暗示>,成就了另一个自己.格局的再生将无可避免地掀起一场对固有的美学标准和审美规范的迁移风暴.而<暗示>自身所散发出的一个有良知的学者型作家发自内心虔诚而执著的精神"守望"和韩少功对言与象之外第三世界的"追寻"都是本文即将阐释的内容和重点.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对初中生来说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坎,这时的学生往往因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自我监督不强,易出现过激的叛逆性言行。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现象频频出现,甚至出现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如何教育引导值得每个教育者的思考。笔者从实践出发,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旁敲侧击,侧面教育,巧妙地运用一些"暗示教育"的方法,将学生引入教育的正规,使其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的影响过程。暗示可以由人施授,也可以由情境施授;暗示可以采用言语方式,也可以采取非言语方式,如面部表情、手势,仪态及教学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竞技篮球中的"暗示",分为技、战术暗示和自我暗示,也包含教练训练和临场指挥中的"暗示".现代竞技篮球朝着信息化、瞬息性方向发展,使其"暗示"在现代篮球比赛中的运用显得越来越广泛和重要了.特别是对处于未完全成型的技、战术打法的球队和心理品质未完全成熟并处于学校层面上的竞技篮球运动员而言,其"暗示"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17):90-91
后疫情期重返课堂,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浓、课堂状况频出,文章从提升教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构建数学课堂、适度评价等方面出发,利用学生心理,设法提升数学课堂效率。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用"的、"好听"的、"好玩"的、"可以掌控"的;同时也让学生感觉自己在课堂上是"主角",让学生享受课堂、留恋课堂,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高三一模考试刚结束,某重点高中的一位男生李辰(化名)一脸沮丧地走进了我的心理咨询室。"老师,我感到自己快要崩溃了。同学们都在努力复习,我却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上课时老走神,老师讲的内容根本听不进去;在家也看不进书,不想写作业,经常坐在书桌前发呆。我该怎么办呢?我都烦死啦。"说话间,李辰的眉头紧锁,"瘫"放在大腿上的双手在不停地搓捏着,显得很焦虑。  相似文献   

8.
转眼之间,短短三天的"北上取经"结束了,心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首都,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在归去的动车上,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如获至宝"后的欢愉,又有接下来该如何应用于自己工作中的思索……此次培训,蔡仲淮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讲解中穿插着自己的真实案例,不枯燥;讲练结合,学以致用。心理暗示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影响,越来越被心理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心理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暗示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心理暗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暗示。利用得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用得不当,害处也同样是很大的。 比如,教师看到课堂上某个学生解题不出而焦急的时候,不是帮其处理,而是摇摇头。殊不知,这一摇头无形中给学生一种暗示:你真不行!你没希望了!学生由此压力增加,害怕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很多学生有这种心理),开始焦急,更加解不出来。 教师要从中吸取的教训是,如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暗示教育呢?暗示教育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向个体或群体发出某种信息,以产生心理影响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运用以下几种心理暗示:情绪暗示情绪具有感染性和漫延性。若教师情绪低落,则会使大多数学生情绪低迷,不愿与老师交流互动,进而封闭自己;若教师情绪急躁,则会使学生更加躁动,甚至对抗。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优化自己的情绪,时而充满激情、时而亲和委婉,总之是情绪饱满,学生便会愉快地理解讲授的内容。教师应时刻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使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智力活动状态。“乐思方能思泉涌”,良好的情绪能制造…  相似文献   

11.
尹红 《辅导员》2012,(Z2):122+108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接受暗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人群中,妇女与儿童的接受暗示性比男性更高。暗示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比如,孩子在玩具柜前赖着,非要买小汽车不可,躺在地上打滚、撒野。一位妈妈心一软,答应了,这就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下次还可以用这个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同样的事情,另一位妈妈对孩子的耍赖毫不理会,妈妈的行为暗  相似文献   

12.
孙莉颖 《宁夏教育》2007,(11):77-77
不要暗示:"我儿子怕羞""我女儿是我们家最胆小的一个""他是一个胆小鬼"等语言只能起到副作用,会令孩子害怕做事或做错事。多鼓励:羞怯的孩子总是从别人那里或自己潜意识里受到批评。当害羞孩子失败时,他们确信是自己没有做好,从而加深其害羞的心理,这里家长就要多鼓励并帮助孩子分析其他方  相似文献   

13.
正团支部书记组织学生对什么是自信、自信的作用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得到培养自信的方法。(1)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一个人过高评价自己会产生自负,过低评价自己会产生自卑。自信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且能通过努力克服自身不足。(2)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唤起的是人的良好的情绪情感,消极的自我暗示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2008,(13):48-48
我现在读高二,从高一到现在,我没有一个可以与之谈心的朋友,因为我很多疑。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我没有办法控制。有时,我看见两个同学窃窃私语,就以为他们在说我的坏话,以为他们看不起我;别人无意之中说了一句笑话,我也以为是在讥讽自己。我经常感到孤独、心慌、焦虑。我应该怎么办?广西李郡  相似文献   

15.
【案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练习片段:1.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我要表扬一位同学,他一直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2),你知道他是谁?生1:他是钟鑫。  相似文献   

16.
[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练习片段: 1.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我要表扬一位同学,他一直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2),你知道他是谁?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移民的"天堂",但"天堂"里也有数不清的失意者,已经30岁的亨利就是其中一个。他靠失业救济金生活,整天无所事事地躺在公园的长椅上,无奈地看着树叶飘零,云朵飞走,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有一天,他儿时的朋友切尼兴冲冲地找到他,带来一  相似文献   

18.
杜召荣 《考试周刊》2012,(21):168-169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投入、期望都是前所未有的,每一个做家长的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自己家庭教育的质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且在不断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为保证家庭教育质量做努力。本文谈谈积极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名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的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有浓重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他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相似文献   

20.
二战期间,由于兵力不足,美国政府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犯人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要求他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描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正如他们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