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使学生掌握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及集成应用技术,设计了工业机器人自动视觉检测综合实训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检测、立体仓库等模块,通过工业以太网组建高度集成化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基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分层次设计了工业机器人操作实训、自动加工检测生产线PLC程序开发实训、图像识别程序开发实训、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加工检测生产线综合实训项目。实践表明,该实训平台可以满足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传统实训教学因设备数量、场地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已不能满足现今高职院校对跨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跨专业虚拟实训平台为例,研究了高职实践教学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构建思路,以期为高职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公共实训基地是面向社会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培训和为企业服务的平台,探索实训基地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保证基地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以连云港高技能人才药物制剂公共实训基地为例,从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和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阐述基地做法。实训基地现已实现"对内是实训教学中心,对外是公共实训基地"、"政校合作、双方共赢"的良性运转,为探索高职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实训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实训课程也正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按照电工电子实训课程建设的要求,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对微电子技术实训平台的建设目标、体系构成、功能分区、教学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旨在构建创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本文针对飞机部件修理新专业特点,以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提出了飞机机械部件维修实训平台的建设思路、总体目标及主要内容。实训平台建设既要突出学院的办学特色,又要体现职业性、生产性和示范性,满足基于民航行业标准的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培养面向社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创造有利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6.
实训教学是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实训教学成本在各学校教学投入中却占了很大的比例,如何在培养学生高技能的同时又能有效的控制教学成本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数控实训教学经验,首先对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成本进行了综合分析,然后列举了目前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控制实训教学成本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CAD/CAM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结合企业对数控加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认为应从项目化教学、课题的选择、重视学生综合与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增加数控大赛的内容、改变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来提高《CAD/CAM综合实训》课程的技能培养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培训》2008,(12):F0002-F0002
深圳高技能人才公共训练基地(简称高训基地)由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和营运,面向全市企业、行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免费提供高技能训练的公共服务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提供高技能人才技能训练。技能鉴定.技术改造、技术交流、技能培训成果及职业展示.技术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9.
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虽然至今对高技能人才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高技能人才不只是掌握了某项技术的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不是多上几节实训课、多些顶岗实习就能实现的;技能素质只是一个方面,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等等综合素质皆备才可称高技能人才。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会有不同的特色。因为校园是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校园文化给人才培养以风格导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综合实训课堂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运作会展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校园属相文化博览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全程参与、控制学生高质量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达到综合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其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167-171
为满足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学生和教师对专业核心技能综合实训的需要,开发出以嵌入式技术和ZigBee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家居实训平台。该实训平台能够实现家居照明控制、家庭安防、家电控制、家庭环境控制等功能,能满足课程实训、科技创新、深度开发等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的需要。对该实训平台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和软硬件设计,并举例说明了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经过几年的不断思考和探索,提出并构建"一个平台、一套机制、一种模式、一个系统、一本手册"的"五个一"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终身服务体系。"五个一"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终身服务体系紧紧围绕着履行政府高技能人才公共训练服务的职能,其核心内容是如何为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提供更多、更好、更长久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工程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针对社会及建筑材料检测行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工学结合的实训平台建设为基础,构建“四阶段立体式”工程实训平台群。依托能力递进式的平台群,逐步培养出基础扎实、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公共实训基地服务功能多元化、服务体系综合化、服务能力规模化特征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政府主导的公共实训基地网络、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服务网络、社会机构公共实训服务网络,并通过制度设计将三个网络连接起来,构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云服务网络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提供社会化共享云服务,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物联网的移动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该平台由移动机器人系统和手机控制端两部分组成,其中移动机器人系统能够完成自动避障、烟雾检测、红外线感应、视频捕获等功能,通过手机可以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远程控制、视频监控。文章详细阐述了实训平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并给出了相关功能验证结果。该平台综合了电子、自动化、机电、计算机等专业知识,既有具体专业技术的应用背景,又有较好的趣味性,通过综合实验案例的设计,将物联网、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等专业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生动的实训项目中,实践表明该平台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并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城轨运营维护急需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对学校、企业的职业教育和员工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完善的实训保障则是其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仿真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整体上分为三大功能区,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多部门、多工种的综合实训。基于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实训基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高效结合,为提升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实际作业能力提供了极佳的训练平台。  相似文献   

17.
精品课程建设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主要内涵.电子产品综合实训是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门专业特色主干课,课程建设涵盖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等多方面.本文围绕电子产品综合实训精品课程建设展开讨论,旨在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独立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实习实训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国际贸易专业在实训环节仍存在一些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文章以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为例,探讨校内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与运行。通过三个环节的实训,从强化单项技能到模拟综合技能再到真实的实习实践,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外贸职业技能并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影响高职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结合创新实践,从课程应用的实践性、开放式实训环境建设、实训教材编写等方面论述了基于机械基础平台课程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以及机械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财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基础上,构建高校财会专业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以提高人才培养实训环节的教学效果。此平台包括教师平台和学生平台两个子系统,前者具有系统管理、教学管理、实训指导、实训报告管理等功能,后者具有实训基础知识学习、实训操作平台、实训结果自动反馈等功能。而加强"课程群"建设、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以及引入校企合作模式等是提高虚拟仿真平台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