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宇宙是互联网演进的一种高级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元宇宙里将逐步形成复杂的虚拟网络生态。探讨了元宇宙时空里,公安网络生态治理可能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倡导主流价值,建构理性主体;推进法治策略,打造网络文明;顺应技术发展,引导网络生态;培育正能量ChatGPT,净化网络空间;在现实世界“国家治理网络”的前提下实现元宇宙“去中心化治理”五种治理网络生态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元宇宙是一个脱胎于、平行于、独立于现实世界的深度沉浸式人造虚拟空间。它有沉浸感、低延迟、随地性、多样性、虚拟身份、朋友、充满活力的经济、电子文明八大特征与要素。元宇宙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元宇宙+教育”有技术功能、过渡接受、认知心理三种机理。国内外部分大学已经开展“元宇宙+高等教育”革新实践,为元宇宙与高等教育革新提供了重要示范和宝贵经验。元宇宙促进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路径主要有教学元宇宙化、校园元宇宙化、培养元宇宙人才、跨学科研究元宇宙、校企合作发展元宇宙。  相似文献   

3.
教育元宇宙作为元宇宙的教育应用前景广阔,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推进其应用向纵深发展。基于LDA主题模型和人工内容分析对关于教育元宇宙的130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后发现,我国教育元宇宙研究主要围绕基本理论、批判审视、思政教育应用、学习赋能、场景创设、技术支撑、模型构建等7个主题展开,为教育元宇宙建构学理支撑、凝聚理性共识、铺筑可为进路、筑牢技术基座和汇聚多维创想积淀了丰硕成果。基于此,未来教育元宇宙还应从顶层设计、关系廓清、伦理规约、技术向善、场景拓展等5个方面着力:探赜教育元宇宙顶层设计研究,统筹教育元宇宙系统构建;完善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元宇宙逻辑关系研究,驱动两大领域协同演进;深入教育元宇宙伦理规范研究,促进教育元宇宙健康发展;夯实教育元宇宙意识形态属性研究,保障教育元宇宙向善属性;拓展教育元宇宙应用场景研究,牵引教育元宇宙实践落地。  相似文献   

4.
元宇宙是一种整合多种新技术的互联网未来新形态,其与教育领域相结合具有巨大的潜力。文章首先指出元宇宙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而教育元宇宙具有交互性、沉浸性、多元性三个核心特征,并介绍了教育元宇宙的六大底层支撑技术及应用场景。然后,文章从学科教育、非正式学习、职业培训等领域的案例入手,介绍了以VR/AR学习环境为代表的教育元宇宙当前的发展状况。最后,文章分析了教育元宇宙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针对教育元宇宙初期的发展从机制、技术、教学三个方面提出建议。教育元宇宙为研究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和教育的发生发展规律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而研究其应用、挑战与展望为教育元宇宙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相似文献   

5.
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探索元宇宙及相关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推进意义。元宇宙概念自诞生以来,商业炒作、概念异化和技术局限引发系列乱象,要肯定其商业活力、拒绝盲目炒作,规避概念泛化、回归技术本身,分离想象现实、探索伦理法则,形成对元宇宙的理性认知。在此基础上,文本基于对视觉沉浸技术在教育领域迭代运用的梳理,综合对元宇宙应用于教育的技术、特征、理念、范畴与目标进行分析,阐释教育元宇宙的概念,构建包含基础设施层、运行平台层、规则机制层和模式应用层的教育元宇宙结构框架。在逐步实现元宇宙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过程中,推动教学生态变革、学校生态发展和区域生态建设,进而全面赋能教育生态重构。  相似文献   

6.
元宇宙与教育的融合催生了教育元宇宙,其具有交互沉浸式、资源平等化、体验多元化的典型特征,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把握中国教育的脉搏,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元宇宙,需要从内涵发展、典型特征和理论框架三个方面探寻中国特色教育元宇宙的理论雏形,从而推动中国特色教育元宇宙的发展,助力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增强现实等技术对“教与学”方式带来了重大影响,元宇宙成为未来教育场景变革的关键趋势。教师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基础工程,迫切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建构全新实验教学场域,以此来突破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长期割裂的问题。基于此,剖析了教师教育元宇宙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设计教师教育元宇宙基本架构,包括身体感知层、智能技术层、教学环境层、云端处理层,其中,教学环境层由物理空间、虚实空间、元宇宙等多维空间组成;最后探讨了教师教育元宇宙落地师范生教学实践中的实然挑战,从加强元宇宙顶层设计和制定技术路线标准、制订教师教育元宇宙课程方案和质量评价体系、探寻基于教师教育元宇宙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复归育人本质和凸显教师生命关怀等方面提出可能的具体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培养高素养、创新型师范生提供理论参考,为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8.
2022年,我国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升级。同时,职业教育元宇宙正在影响职业教育教学的格局。教育教学场景将由相对单一的课堂与专业领域的实训中心或专业群实训基地升级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能力提升中心和教学资源中心构成的虚拟现实综合系统,职业教育元宇宙虚实融生的特点,将会促进教育资源、教育场景、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方面的进一步数字化发展。在职业教育元宇宙的发展中需要注意职业教育元宇宙的伦理问题、职业教育元宇宙的认知负荷和职业教育元宇宙的标准构建。  相似文献   

9.
元宇宙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具有虚实融合、技术集成、去中心化等特征。元宇宙与教育的结合,促进教育场域向更广的时空开放,教育范式向更深的层次转换,教育主体向更高的标准发展。为此,要科学合理地认识元宇宙对教育变革的影响,把准元宇宙赋能教育的契合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为教育变革拓展新的思路。即重塑教育场景,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重组教育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一体耦合;重建教育关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最佳契合;重构教育评价,实现数据与证据的科学整合。  相似文献   

10.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全球高等教育格局带来巨大冲击,也为治理高等教育痼疾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元宇宙与教育的融合促进教育元宇宙的涌现,用元宇宙治理高等教育痼疾成为重构未来高等教育体系的最新方案,从公平、质量和成本三方面审视元宇宙时代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从模仿"第二人生"创造学习环境、加快扩展现实平台的构建以及打造数字孪生校园等方面寻求高等教育治理的解决策略。面向未来,用元宇宙治理高等教育痼疾存在教育形式的转化和人才培养、自我概念和意识的确认以及元宇宙运行架构的建立等挑战。疫情中的高等教育格局已经被颠覆,在元宇宙中重塑高等教育体系的结局尚未可知,但至少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线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人机交互简单、平面网页枯燥、学习记录数据单一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认知理论和沉浸理论为基础,教育元宇宙应运而生。在教育元宇宙的多用户交互世界中,用户以亲身临场感与其他用户形成高度交互模式,实现了高度沉浸、深度交互和全新数字主体角色等方面的革新。同时,教育元宇宙的广泛应用也伴随着数据安全和新知识产权归属、认知和伦理、高度依赖和成瘾等方面的风险。教育元宇宙对于在线教育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其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对于促进在线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元宇宙并非是元宇宙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垂直应用,而是元宇宙技术对教育生态的一次重构再造。元宇宙以其特有的沉浸性与具身性特征,与职业教育的具身教学需求不谋而合,并有望解决职业教育的“三高”“四难”问题。基于具身理论视角,媒介、场所和角色构成了职业教育元宇宙的结构要素,目标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模式与创作编辑系统是职业教育元宇宙所必需的关键技术。职业教育元宇宙在学习、实训与工作三种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3.
2021年以来,元宇宙在国内外被炒热又遇冷,而教育元宇宙赋能远程教师培训被学术界关注的热度却一直不减,这种过热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教育元宇宙的如下四个形态特征决定的:教育元宇宙赋能远程教师培训实质是为教师服务;每一位远程培训师生的伙伴是数字人教师+多维教育场景;由浅度沉浸到深度沉浸是虚实融合的网络学习平台的必然;虚拟与现实并行体现为远程师生身在现实世界,神情意体验于虚拟世界。基于对教育元宇宙的人才供给、技术规则和标准、核心技术分析,可见教育元宇宙专业人才供给匮乏,教育元宇宙技术规则和标准研制刚刚起步,其核心技术尚在发展和完善之中,期待教育元宇宙赋能远程教师培训成为常态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界定了教育元宇宙的概念,提炼了教育元宇宙的虚拟与现实全面交织、人类与机器全面协同以及学校与社会全面联结等特征,分析了教育元宇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赋能智慧教育环境、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支持多元化学习活动以及实现智能教学评价的作用机理,论述了教育元宇宙在素质教育、全纳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的应用场景。文章认为,对于教育元宇宙,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不断挖掘教育元宇宙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潜力,在抓住教育元宇宙发展机遇的同时为其应用提前布局。  相似文献   

15.
元宇宙概念爆火以后,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关注,但尚缺乏理性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元宇宙本质及其教育意义进行思考。元宇宙是超越时空规则的虚拟实境,可连接任意时空的真实世界,擘画未来教育新形态。教育元宇宙延伸了知识呈现的形式、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现实生活世界,让学生获得知识生产的在场体验和直接经验,体验知识传播、知识建构、知识应用、知识生产与创造的过程。同时,学习者与世界的互动,影响了人类社会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延伸至现实生活世界,促进知识学习真实发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元宇宙赋能教育的可能应用场景,分析有待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关键和潜在的教育价值与风险。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教育是E-leaning、MOOC等教育模式的高级发展阶段。元宇宙教育通过虚拟仿真的技术赋能,可以有效弥补当前线上教学“社交软件+MOOC"模式的一块屏幕将教、学分割的系列短板,为受教者提供“内卷式"的动力供给、为施教者提供“透明式"的学情把控,并可有效克服现实教育受制于时空羁绊的教育掣肘,大幅提升育人的临场感、实效性。但元宇宙教育也将意识形态隐患及信息技术陷阱推至极端,因此面对元宇宙时需持有理性认知态度,既不能忽略元宇宙的教育红利又不能将之神化。元宇宙教育建构,需要将元宇宙技术共性对接学科或课程的个性需求,按照整体规划流程理性、谨慎建构。  相似文献   

17.
促进工科学生的创新素养提升是我国应对“卡脖子”难题和实现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承袭数字化的技术理念与游戏化的设计思维,教育元宇宙呈现出沉浸式虚实交互体验、多元化技术高度融合以及趣味化探究的特征,在促进工科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教师的组织设计引导下,创设虚实交互的学习环境,激发工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应用多元融合的数字孪生技术,提升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挥元宇宙游戏化、趣味化的技术属性,助力工科学生创新精神品质养成。为发挥教育元宇宙对工科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支持作用,提出建立教育元宇宙协同发展体系,革新教学模式并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借鉴虚拟学习场景数据反馈,完善学生创新素养评价机制,明确虚拟身份准入认证规则,化解师生隐私安全风险等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作为一种囊括多重技术、新型虚实相融的社会形态,对社会各界影响颇深,引起各领域的巨大变革,教育学界亦提出“教育元宇宙”的概念。聚焦课堂教学,衍生出两个重要论题:其一,教育元宇宙课堂区别于以往课堂的重要特征何在?其二,如何实施教育元宇宙课堂?文章首先简要概括元宇宙的由来以及教育元宇宙的研究情况;随后以重构主义(新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教育元宇宙课堂是智慧课堂的升级版;探索教育元宇宙课堂结构机制和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19.
在新型技术加速变革的社会背景下,探讨新型技术生态如何更好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对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形态——元宇宙,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与元宇宙价值取向的契合度为分析起点,从技术变革教育的内在逻辑及外在呈现的双重视角详细剖析元宇宙助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教育系统关键要素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元宇宙实践框架及应用场景,最后分析技术支撑及实践案例,以期营造技术与社会深度交融、促进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20.
所谓元宇宙就是在自然宇宙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类利用数据技术智造的数据平行宇宙后而形成的智慧宇宙。自然宇宙就像宇宙的身体而自然先在,数据平行宇宙则像宇宙的大脑或心灵,是自然宇宙映射和人类长期建构的结果。一直以来,人类就在用各种手段为自然宇宙建构宇宙大脑,但因缺少合适的技术手段,宇宙大脑的建构一直难以完成。21世纪初的数据革命为智造宇宙大脑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集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宇宙大脑的建构提供了硬件条件,而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为宇宙大脑的建构提供了软件基础。作为宇宙之身的自然宇宙和作为宇宙之心的数据平行宇宙阴阳合一,共同构成了功能更加完善、更加智慧的元宇宙,因此元宇宙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宇宙身心的圆满和智慧宇宙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