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鸿 《新闻世界》2024,(3):14-17
舆论失焦造成新闻事件中心偏移,影响公众理性思考,加剧政府公共治理难度。掌握舆论失焦现象在新媒体时代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与规律,预防舆论失焦现象的发生,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提升我国舆论引导和治理能力,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对“罗威纳犬咬伤女童”事件中几个主要的舆论失焦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算法构建的极端舆论环境、视觉化的内容传播、主流媒体纠偏功能的弱化以及平台审核把关标准的异化是造成该事件舆论失焦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关于舆论失焦的四条防治策略:公众精选新闻来源,媒体善用议程设置,平台慎用算法审核,政府及时发布真相。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经济建设发展中,后真相时代慢慢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探讨的主要课题,此时新闻舆论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征,舆论失焦现象加剧,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成为新时期发展关注的焦点。根据后真相和舆论失焦的理论知识,系统了解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突发事件,分析后真相时代下舆论观点的非理性、舆论主体的转移性、网络环境的固化性等特征,明确舆论失焦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受众、自媒体、社会这三方面入手,根据反思内容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有助于在规划优化舆论环境中保障新媒体技术平台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众声喧哗的"后真相"时代,事实让位于情感、观点与立场,网络舆论失焦现象频频发生。本文结合现实案例,从大众媒体、受众、自媒体平台以及政府等多方面分析后真相时代舆论失焦产生的原因。社交媒体的情绪动员、互联网时代的受众狂欢、官方认证的姗姗来迟以及平台方的低调助攻都为舆论失焦提供滋生的土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真相"时代网络空间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疫情冲击下舆论呈现出信息冗杂、舆论失焦甚至舆论极化的现象,以"央视新闻"微博为代表的主流媒体通过多样报道、权威发声、视点下沉的方式对舆论加以引导,打赢了疫情舆论攻坚战,为主流媒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着中国的传媒生态,调动了普通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但社会化媒体在促进公众舆论构建的同时,由于其信息传播方式、用户特点、技术特性等因素,也限制了公众舆论的形成.要想实现社会化媒体在公众舆论中的应有功能,应从有效监管信息传播通道及内容、规范公众信息传播行为、加强与传统媒体的渗透融合三方面寻求变革与突破.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大大调动了人们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促进了公共舆论的构建。但是,社会化媒体的技术特征、信息传播方式和用户特点等因素也同时限制了公共舆论的形成。要科学有效地发挥社会化媒体在公共舆论构建中的作用,就要从传播通道和内容上加强监管,并规范公众信息传播行为,加强其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渗透,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媒体塑造了开放、透明、互动,但又复杂的新舆论场,这个舆论场具有自组织的结构特性。文章结合自组织的四个典型特征,即开放系统、准稳态、非线性作用和多变量影响,阐述社会化媒体系统的结构特性,从系统结构层面解释社会化媒体的广泛分享、协同生产、自我修复、动态平衡、组织再生等现象,为研究社会化媒体传播系统中各要素、与其他传播环境之间的互动、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王佳 《今传媒》2016,(11):51-52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今天的一个热词,作为公众收发信息最常见的传播平台,很多社会舆情都引爆并发酵于社会化媒体,它扩大了舆论传播主体、重构了受众身份、拓展了舆论传播载体、丰富了舆论议题内容,对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形成冲击,也引起了网络舆论环境的变迁.面对新的情况,要想有效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就要首先厘清网络舆论环境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9.
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传媒生态,也同时改变了大众传媒所领导的舆论环境,舆论场中的权力分配发生着悄然间的改变,被改变的舆论环境又反过来改变媒体生态,被事件驱动的媒体和公众舆论,正在一个看不见的社会化网络下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10.
孟颖 《新闻世界》2013,(9):144-145
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普及,社会化媒体迅速融入当前社会,目前正发挥着惊人的影响力。社会化媒体环境下舆论形成的参与度高且极具个性,导致舆论引导主体模糊、格局复杂、引导难度大、可信度和公信力下降、议程设置面·临挑战、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必须寻找应对措施,如强化主流社会化媒体功能,提升正面引导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蹇昶  杨宗科 《传媒》2023,(9):94-96
舆论失焦现象中的网络暴力是互联网时代话语民主的畸形产物,不仅侵害了受害者的法律权益,也给受害人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亟需完善法律规制。舆论失焦导致网络戾气严重,舆论环境有序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只有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保护个人权益、完善网络实名认证、强化部门监管才能约束网络不法行为,构建良好的网络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介化社会程度的逐渐加深,媒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媒介传播中的突发公共事件比以往受到更多的关注、引起更大的重视、激起更广的讨论。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用户拥有便捷的发声渠道,诉诸情感进行“狂欢式”表达成为舆论现象。众声喧哗之下使得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场更加复杂甚至频频出现舆论失焦现象,不仅影响了正常的舆论环境,还加剧社会治理的难度。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失焦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是避免风险衍生、矛盾扩大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传播逐渐显现出海量性、平民性、无界性、即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为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提供了平台与媒介,有效打通了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使得媒介真正发挥了协调社会的功效,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工作出现困境。本文就目前网络舆论中出现的信息茧房、群体极化、情绪化等现象一一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根据媒体自身情况,从推陈出新与继续坚守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遵循新闻规律、打造“四全”媒体、加强网络治理、深化媒体融合等合理化建议。以期对我国各级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及社会凝聚力的增强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休刊停刊风暴遍及多个省份,若不想在寒冬中死去就得想办法取暖,在内容、报道方式、平台建设上不断突破,在转型和蜕变之路上尝试种种可能,运用改革创新等媒体融合方式积极应对挑战,为传统媒体行业带来新的朝气与活力,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赵前卫 《今传媒》2016,(6):27-29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场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网络舆论从边缘步入中心,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舆论传播的主场;传播主体多员化,传统媒体主导的话语权转移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影响力下降,网络社群力量开始兴起,并影响舆论形成;社交媒体信息把关能力的短板,导致舆情反转现象频现;不同移动互联网世代之间存在刻板印象和不通约的现象,给舆论引导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齐亚宁 《新闻知识》2013,(9):28-29,68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舆论的生成和传播机制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本文结合当前的部分热点新闻事件,在分析新媒体对舆论格局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目前主流媒体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认为主流媒体要从掌握舆论主导权、构建新媒体平台、培养和发挥新媒体"意见领袖"的作用、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等几个方面来应对挑战,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种种传播特性为受众参与媒介传播提供了可能性,传统的电视媒体相对于新媒体而言,显现出种种劣势,使得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着诸多困境。为守住自己的阵地,并争取继续发展的空间,电视媒体要做的就是发挥权威和专业优势,用足声面资源,同时借新媒体平台和内容,创新舆论引导方式,这样才能避免既有受众的过分流失,进而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传播舆论、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策 《新闻世界》2011,(7):190-19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当今时代公众利益表达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也随之出现。本文将天涯论坛中网民对四个热点事件的回帖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归纳出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表达的四种表现,并且从回帖的内容、表达方式和主题三个方面总结出非理性表达具有三大特点:情绪化表达方式、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和二元对立的道德审判。  相似文献   

19.
重大疫情应对是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媒体应对能力的大挑战、总动员和大考验。主流媒体必须勇担使命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本文从着力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等四个方面的能力,旨在建立健全主流媒体统筹协调、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更好地彰显主流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两个舆论场"之说,有的文章强调"两个舆论场不仅对同一现象看法不同,甚至对社会整体认识也有很大差别",需要"打通两个舆论场,使二者尽量吻合"。有的文章则认为,两个舆论场讨论的内容大抵相同,只是讨论的方式、使用的话语不同。还有的文章指出,舆论本来就发生在民间,官方媒体只能引导舆论,将二者"打通"既没有必要,也无法做到。这些文章之所以产生歧义,因为人们对舆论、舆论场及主流媒体的功能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