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浮躁心态及其表面,已经或正在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一、浮躁的体现随着广播电视传媒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社会对广播电视节目和在这些节目中出头露面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日益注目,并把播音员和主持人推到了广播电视的前沿阵地。而当他们挑起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大梁的时候,有的人却渐渐地失去了往日创作作风上的严谨和态度上的端正,语言的规范、技巧的把握、人格的修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被忽视、轻视和漠视。于是,与整个广播电视节目不协调的播音主持浮躁现象,不知不觉地侵蚀了播音…  相似文献   

2.
随着主持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日益普及,社会对主持人的注目,把许多本来并不知名的播音员和记者推到了主持的前沿阵地。而当他们挑起节目的大梁时,与受众交流的直接手段——播音,渐渐地失却了往日的尊严,语音、技巧等似乎都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于是,与整个节目不相协调的播音浮躁,不知不觉地表现在广播电视的节目中。1、在播音形式上趋附性。内容决定形式,体现在播音上,应该是什么样的内容就配以相应的创作方法。但現在的播  相似文献   

3.
播音创作主体(广播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姓名符号分为两种,即真名和播音名(播音名即播音员、主持人在一段时间内特意为播音创作所使用的化名)。一方面,对作品而言它是创作作品的署名;另一方面,它又是播音创作主体各种符号意义的集合。  相似文献   

4.
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中,无论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都非常重视“即兴”的表达。“即兴而言”的部分往往会成为整篇作品中的精典:即兴口语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广播电视中的口语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口语,它是在现场交流中“即兴”完成的规范化、艺术化的创作活动。但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疲于应付节目,即兴口语缺乏文采,不讲质量,不求效率,信口开河,导致整个节目单调、浅薄,使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充分认识和恰当运用即兴口语表达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播电视传媒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社会对广播电视节目和在这些节目出头露面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日益注目,并把播音员和主持人推到了广播电视的前沿阵地。而当他们挑起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大梁的时候,有的人却渐渐地失去了往日创作作风上的严谨和态度上的端正,语言的规范、技巧  相似文献   

6.
王媛 《新闻窗》2011,(5):96-97
播音主持的基本意义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各类节目中向受众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基本表现形式就是有声语言活动,是以广播电视传媒的代言人——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在话筒、镜头前的语言表达。播音员、主持人又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亦是节目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7.
关于广播电视新闻的“播”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常有一些专家谈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的播音腔问题,并加以口诛笔伐;谈及主持人节目受欢迎的原因,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重要作用时,总要和播音员的播音腔进行比对,批评播音员的种种不足,进而对播音传统进行批评,指责播音腔脱离时代,背离现今的大众审美趣味。实际上,"播"新闻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一直使用的一种有声语言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贾宁 《报刊之友》2013,(8):150-152
播音主持有着可以被人掌握的内在规律,来源于播音主持艺术实践的总结。同时,新闻、传播、语言、表演等姊妹专业"他山之石"可"攻"播音主持"之玉",国外和境外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中优秀主播和主持人的杰出表现,也提供了可供人民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学习借鉴的广阔来源。但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成长和培养必须符合和尊重艺术规律,而通过系统学习是掌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规律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关系到受众的接受和认可度,关系到节目的整体效果。随着现代社会对播音主持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节目的传播者,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不但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技巧,还要缩短受众与传播者的心理差距,机智、灵活和严谨,从而使节目更加贴近时代脉络,促进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提高播音主持节目的亲和度和品牌效益。  相似文献   

10.
播音主持工作是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特殊的新闻宣传工作。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受众之间的桥梁。笔者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结合本人在多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深切体会,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过硬,将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品质,以及与听众、观众互动交流的实际效果。因此,加强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广播电视台领导、播音员、主持人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媒体从业经验,简要分析了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播音主持的特定内涵 播音主持,指的是广播电视互联网节目中,传播主体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所进行的创作活动.由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媒介形态以声音、形象为主要特征,当下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代表的传播主体,正是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创作,将传播内容、传播意图与听众、观众、网民的视听兴趣、视听理解与感受连接起来.因此,有声语言、副语言传播的创作活动,更体现着媒介传播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曲歌 《声屏世界》2007,(6):52-52
播音主持工作在广播电视中处于基础地位,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对于电台、电视台来说,播音主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对于当前忽视播音主持质量的现象,我们必须认真面对。  相似文献   

14.
8月下旬,在全国文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研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播音员、主持人和节目策划人,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说:“当前广播电视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低俗化。”“抵制低俗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针对时下播音主持界存在的各种低俗媚俗现象,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制定了《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就播音员、主持人的品位、仪态、语言甚至衣着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约束。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同时向全国的播音员、主持人发出倡议:自觉抵制低俗之风,树立健康公众形象。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出…  相似文献   

15.
风格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灵魂,是节目质量的生命力。播音员(或主持人)的风格就是电视节目的标识,在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就是播音风格。播音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播电视事业的兴盛及播音队伍的壮大而日趋成熟、不断丰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喜人景象。本文就播音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谈一点粗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媒介形态飞速发展.现有播音员主持人诞生于传统媒体时代,具有鲜明的广播电视媒体创作特征.如何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中既保持传统播音主持艺术创造的精髓,又能积极探索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的媒介发展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本文试图从全媒体时代,媒介发展与播音主持艺术发展亦步亦趋的关系探究入手,从而探究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当下媒介环境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7.
吴新 《河北广播》2004,(1):21-23
目前,节目主持人已大量出现,并越来越在全新的广播电视领域唱着“主角”,但怎样当好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主持人与播音员之间应有怎样的区别?这些问题未必是每个节目主持人都能讲清的。河北电台名播音员吴新20年前发表的这篇《也谈节目主持人的播音》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今天读来仍给人不少启当。本期刊出,大家共赏,并一起再次领略老一代广播人严谨的治学风范。  相似文献   

18.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播音员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全国广播电视部门,特别是播音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系着广播电视播音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关系着电台、电视台播音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关系着广播电视的宣传效果和播音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播音主持是一门艺术。播音员主持人播出或主持节目,是对编辑思想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既要塑造自己的形象(语言的和外在形式的),更要通过对自己播音主持艺术形象的塑造,使广播电视节目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得到凸显和升华。从而要把宣传的内容准确、鲜明、生动地传播给广大听众和观众。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是同从业者的素质成正比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制作高质量节目的基本条件。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有一流的节目。中国广播电视要在世界竞争中取胜,就要特别注意广播电视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人才.一般是指德才兼备而又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是指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而又有语言功力的人。确切地说,是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中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工作手段进行节目传播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即播音人才,播音主持人才。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即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