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中国出得了名记者吗?周胜林长期以来,新闻界有一个十分诱人的课题困扰着我。这个课题就是:中国出得了名记者吗?我在复旦大学担任新闻教学研究工作已有34年,一直主讲《新闻采访与写作》,近几年则主讲过《名记者与作品研究》《高级新闻写作》,可以说是专门研究记者...  相似文献   

2.
名记者析     
名记者析吴万里“要出名记者”,此言呼吁多年,最清晰的一次是“文革”中第一次听到毛主席当年呼唤过的,要出我们无产阶级自己的名教授、名记者……。当时听此言,观此语,心情感到澎湃、激动,因为自己也是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学生,无疑为自己立志、下决心要当一个...  相似文献   

3.
北京的三月,春风吹拂。春意在京郊中国新闻学院新闻系大教室里荡漾。映屏上显示出一张张全国好新闻照片的画面,《第一个浪头新闻》的理论讨论进行得十分热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蒋齐生说:这个理论的提出,是在深水中抓了活鱼,以小见大,以深出新,着力于时代变革,是走向未来的起  相似文献   

4.
耿全叶 《新闻传播》2013,(8):147+1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新闻业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新闻对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记者是新闻的记录与传播者,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是广大记者推动起来的,努力提升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名记者是新形势下做好新闻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更多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了,名记者越多,新闻精品就越多;新闻精品多了,新闻传媒对社会的辐射力、影响力、渗透力就会越强,新闻事业就能更好地完成它所承载的任务。完全可以说,我们已经形成了有利于名记者成长的舆论氛围。但是,有一个问题似乎论及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即:什么样的记者能称其为名记者?名记者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一)笔者愚见,对名记者,必须有一个客观标准。我们知道,所谓“名记者”,其实是社会对一个记者工作成就和…  相似文献   

6.
方汉奇先生在为夏林根主编的《近代中国名记者》一书作序时指出:"历史是由众多人物扮演的,研究历史,理所当然地应该研究人物活动","杰出的历史人物,更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闻史人物和名记者的研究,几乎成了禁区",在新闻史的研究领域中,人的研究"却始终是个薄弱环节"。随着新闻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原本身处"幕后",是新闻创作主体的记者终于成为了新闻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7.
于小菲 《新闻世界》2014,(9):175-176
黄远生是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采写新闻通讯见长,被称为"现代新闻通讯奠基人"。在黄远生的作品中包含的一些新闻思想对新闻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黄远生新闻作品中体现出的新闻思想出发,分析如何成为一个名记者。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谈到队伍建设时,提出要培养一批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这是对新闻和文化战线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新的喜讯。 培养名记者,目的在于通过名记者的宣传报道,可以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因为名记者知名度大,读者对他的信任感强,同样一篇报道,出于名记者之手,文字功力深,取材角度巧,又有可读性,所以名记者写的新闻对读者会有更大的吸引力,社会效益不一样。从这个意义来讲,培养名记者除了使其本人成名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党的新闻事业,有利于提高新闻单位本身的知名度。 但在培养名记者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记者分工太细,报道面太狭窄。现在各新闻单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讲课休息时,有一位学员问我:主持人是名记者吗?我肯定地回答:不见得。这位学员接着问:不少主持人的知名度很高,名记者又有几个人知道呢?我一时被她问住了。之后,我在一段时间里经常思索这个问题。我在想:名记者何以为名?名记者与主持人能否在同一起点上作相互比较?名记者与主持人在深层次上究竟有哪些异同?主持人行情的持续火爆对传统新闻采写提出了哪些挑战?我们能否贡献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名记者?必须承认,主持人在新闻媒介中尤其是在电视上独领风骚,这堪称是当代新闻传播中一道十分独特的亮丽风景。主持人中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去年曾向新闻界提出“要培养一批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这是我国新闻战线培养“尖子”人才,实现新闻事业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也是党的新闻事业能否后继有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名记者的电视访谈艺术洪沫随着电子新闻采访和摄像设备的小型化普及化,在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中,都越来越多地大量采用电视访问记、访谈录、现场采访和直播等节目形式,并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和欢迎。当代世界上许多名记者都是主持、采访这类节目的能手,他们掌...  相似文献   

12.
八月二十日,首都新闻学会新闻刊物学术研究组召开适应新闻改革新形势,进一步办好新闻刊物的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国新闻学会副会长钱辛波、秘书长何光先以及《新闻战线》、《新闻学刊》、《新闻与成才》、《新闻三昧》、《新闻与写作》、《光明日报通讯》等首都二十多家新闻刊物编辑部(组)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主要由《军事记者》杂志主编金为华同志介绍了办刊经验,钱辛波等  相似文献   

13.
8月20日,首都新闻学会新闻刊物学术研究组召开适应新闻改革新形势、进一步办好新闻刊物的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国新闻学会副会长钱辛波、秘书长何光先,全国记协国内部副主任高兴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崇山,以及《新闻战线》、《新闻学刊》、《新闻与成才》、《新闻三昧》、《新闻与写作》、《光明日报通讯》等首都二十多家新闻刊物编辑部(组)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主要由《军事记者》杂志主编金为华同  相似文献   

14.
凡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没有人不想当名记者。然而,名记者不是自封的,是业内人士和社会公认的。要想成为名记者,不是资格老、职称高、有几篇好新闻、获几个奖就可以称得上的,它是一个综合指标。很少有一家新闻单位有意识地去评“名记者”,而名记者却又客观地存在着。说老实话,每一家新闻单位都有自己的“名记者”。  相似文献   

15.
凡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没有人不想当名记者。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名记者呢?笔者认为,名记者是个人、媒体、社会互动的结果.而就个人角度来讲,首要的是塑造好“名记者”心态。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09,(2):8-8
吴廷俊在2008年12期《新闻爱好者》中谈到如何认定名记者.说—— 名记者的“名”不仅是指“名气”.也不仅是对记者的知名度的一种评价,而主要是对其工作业绩、现实贡献和历史地位的一种评价。名记者不是自诩的,也不是由某个组织评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人们期待着新闻战线能多产生一些在人民中享有盛誉、为社会公认的名记者(包括名评论家、名专栏作家、名编辑等)。名记者的新闻作品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风格,有较高的写作水平,更能吸引千百万读者,鼓舞人民奋发地献身四化,帮助人民勇敢地去战胜邪恶。人民和党需要名记者乃是时代的要求。无论是从读者的愿望,还是从新闻工作发展的要  相似文献   

18.
名记者的“史名”董秦要把文章写得短些,短些,再短些,这在新闻界已不是什么新闻了,隔几年就会有位大人物出面强调一番;短新闻,短文章的竞赛要不了多久就会组织一次。人们见长不怪,好似一个顽疾谁也无法解决,尽管目前还在做这方面的努力。问题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彻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给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大了行业竞争的激烈性,个人也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自媒体宣传,加大了媒体从业人员的复杂性。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对新闻编辑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故此本文将进一步思考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结合下提升新闻编辑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培养新闻界的“明星”——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编、名总编的问题,近来又开始议论了。有的同志在新闻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专论,有的新闻学术讨论会上被列为议题,有的报纸上还发表评论,切盼新闻界出名家。其实,这个问题早就该提出并着手解决了。只是由于过去曾长期把“成名成家”当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