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不断深化,广播电视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在此背景下,电视媒体在长期束缚下积累起来的扩张冲动和力量日益爆发,战略联盟将成为扩张中的电视媒体自觉或不自觉的战略选择.对于整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电视媒体联盟而言,应在联盟层次上从松散型结盟向治理型联盟升级,在联盟原则上从共事同类资源向寻找补充资源拓展,在联盟目标上从收视市场向新型市场延伸,才能使联盟持续稳定并给电视媒体带来新的价值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2.
随行广播,顾名思义,是一种在移动中传播的广播媒体,它是近年来国内广播业界推出的一种崭新的传播形态,目前,黑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省都先后推出随行广播业务,其他省市也开始尝试这项业务,随行广播大有燎原之势。随行广播受益于旅游业的启发,它的出现是广播潜力不断释放、服务属性不断扩张的结果,是一种与传统广播截然不同的、小众的、点对点的"窄播"。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体竞争的深层次、全方位展开,媒体间的合纵连横日趋频繁,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扩张已成雏形,一个媒体“整合时代”已依稀可辨。因此,本文将从打造现代广播,增强广播竞争力的角度来探讨广播媒体实施跨区域合作的现实意义、探讨广播媒体跨区域之路如何走等问题。跨区域合作是打造现代广播的时代要求目前,很多省级电台虽然都号称卫星广播,但基本上还只是在本省区范围内传播自己的声音,传播内容缺乏广度和深度,受众影响力有限。广播必须以开放的思维,延伸广播宣传触角,拓展报道的时空领域,力求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借助…  相似文献   

4.
人类已经跨进新的世纪,各种媒体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态势中进入新的时代,广播也在激烈的竞争中走进了新的天地。本文试图从广播的现状和近年来媒体竞争出现的新情况,谈谈21世纪广播的前景及振兴发展之路,以就教于同行。两种不同的观点 21世纪广播还有优势吗?时下,业内外人士对此议论纷纭。概括起来,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是盲目悲观;一是盲目自信。 持悲观论点的人认为,广播是弱势媒体、夕阳产业。在报纸扩张、电视称霸、网络兴起的情况下,广播已威风不再,优势丧失,正在走下坡路。有人甚至断言,广播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它…  相似文献   

5.
童俊 《视听纵横》2006,(5):32-33
对农广播是几乎每个县级电台都设置的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对象性节目,近年来,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对广播尤其是县级广播这一传统媒体的冲击很大。那么怎样才能适应农民需求,重振广播雄风?这是摆在县级广电台领导和采编播人员面前的新课题。一、广阔的农村听众市场要求对农节目在凸显广播的特性上下功夫我国有9亿多农民,占全国人数的3/4左右。这是各种媒体庞大的受众群体。但庞大受众群体并不会也不可能均等的接受多种媒体。他们接受媒体是有选择性的。从总体上来看,由于农民群众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加上生活环境、欣赏习惯、购…  相似文献   

6.
如今媒体竞争十分激烈,无论是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还是异军突起的网络媒体,都如雨后春笋般争夺着受众的眼球和耳朵,有很多受众甚至抱怨,一打开电视就有五六十个频道,都不知道看哪个好!广播里,省级多个广播频道纷纷落地,更削弱了地市级广播媒体的竞争力。受众的大蛋糕就那么大,应该如何在这种铺天盖  相似文献   

7.
郑晓红 《今传媒》2013,(1):101-102
近年来,互联网、3G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予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传统广播沉重的一击,一直来广播都在夹缝中生存,早先是来自报纸和电视的冲击,如今是腹背受敌,来自互联网、3G等新兴媒体的影响更是势不可挡。目前的广播媒体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着。在这样的冲击下,广播新闻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向个性化方向延伸?这是作为广播研究者及从业人员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何伟 《记者摇篮》2007,(1):16-16,23
地方媒体之间的竞争,随着电视的出现和兴起,已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虽然受众读报、听广播、看电视的比例不同,但习惯相对固定,各家媒体始终在坚守着各自阵地和壁垒的同时,倾注全力扩张版图。随着新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的出现和升温,竞争格局骤然改变,受众的分众化程度越演越烈,地方主流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新媒体崛起的今天,首当其冲!笔者认为,只有打开壁垒,联合其他主流媒体,融合新媒体,在联合和融合中丰之羽翼才是广播的出路。正所谓,广播的发展当“借力”而行。  相似文献   

9.
广播面临着多种媒体的竞争,无论是从受众还是从创收上看都已显示出媒体的弱势。广播要在众多的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节目必须常办常新,以新来求生存、求发展。——在节目设置上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节目要在众多的媒体中站住脚跟,在群众中受欢迎,首要的问题是在设置和定位上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广播投资小,容量大、灵活性较强,在节目的设置和定位上优于电视和其他媒体,特别是市县级台显得更为突出。因为电视受资金、人员、容量的制约比广播更加严重,广播就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置电视不可能设置的节目,做到人无我有,重在…  相似文献   

10.
广播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不论什么时候,这都是人们无法摆脱的一种信息获取方式和手段。全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广播媒体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新技术、新手段逐渐浮出水面,广播媒体怎样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发掘新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增长点,成为广播全媒体发展的重点。相比网络而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占据有利地位,广播全媒体就需要对其他媒体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发展蜕变成为综合性强、质量高的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11.
丁谦 《青年记者》2015,(5):54-55
如今,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各类传统媒体的市场占有份额不断萎缩:报纸销售量、广播收听率、电视收视率,都在下滑,网络媒体的势力范围却不断扩张。广播的收听工具廉价、便于携带,可以在走动或进行其他活动时收听,使其在媒体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如BBC的克里斯·韦斯科特所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广播新闻主要分为两种:"短平快"  相似文献   

12.
年初一场雪灾考验了媒体。被视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这场雪灾报道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使广大受众重新认识广播,而广播人也重新审视自己的媒体特性和优势。大灾之后话广播,如何进一步认识地方电台记者的职业定位,完善新时期地方广播通联协作网络有何现实意义?这些都是这场冰雪灾害报道留给我们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3.
作为强势媒体,广播已从“跑马占地”的数量增长式发展,逐步转为深度开发、规模扩张、质量取胜和专业化等实力竞拼式的发展。广播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不仅表现在其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创新上.同时也表现在与广播的相关联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传播渠道、经营方法、广告营销、媒体形象的塑造、自身与其他媒体的对接上。新媒体时代,广播要想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拓宽“专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广播竞争中的差异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群 《新闻知识》2007,(2):77-79
差异性是事物不同质的反映,也是人们识别和记忆事物的依据。在广播媒体中,差异化竞争是对广播规律认识的深化。只有那些识别度高美誉度高听众信任的广播,才能产生品牌效益,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一、差异化策略的必要性每个电台都处在特定的具体环境之中,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5.
郭长江 《中国广播》2014,(12):60-62
在广播媒体对互联网依存度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广播的个性化优势正面临逐步丧失的窘境。一些地方广播媒体甚至开始沦为互联网媒体的"广播版",这极大影响着广播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针对新传播形态下广播媒体个性化缺失的现实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6.
罗丽铭 《新闻爱好者》2008,(10):103-103
面对来自媒体内外的竞争、面对传统媒体不断扩张的强势以及新兴媒体咄咄逼人的攻势,广播广告的经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产业化趋势的深入,我国传媒业正面临重大转型。近年来,为迎接外资传媒巨头的挑战,新闻媒体开始战略重组。在政府推动下,目前已组建了一批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在这一阶段,媒体主要通过行政运作实现了规模的扩张。经过量的扩张后,新闻媒体将进入以“质”为核心的重组过程,即在现有媒体集团的基础上,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媒体集团。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跨  相似文献   

18.
早间时段是广播传统的黄金时段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媒介资源大大丰富的今天,整个社会在关注媒体时常常表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注意模式,即何时何地注意何种媒体都有固定的习惯,被广播业内称为的"黄金时间"的节目时段就是这样形成的。"黄金时间"对广播而言是收视、收听率最集中、最高的时段,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极为丰富和珍贵。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天开始之际获知当天的最新信  相似文献   

19.
高成竞 《视听界》2008,(2):87-88
在新的时期、新的条件下,要使广播事业不断发展、突破,除了在节目形态、宣传内容上大胆改进、深入挖掘,在内涵上做足文章以外,还应积极开展媒体间的多向联合,争取各媒体资源为我所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叠加、嫁接、移植、复合,扩张广播领域,放大广播效应,增强广播的生机和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在本地传媒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试论广播电台在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史力竹 《今传媒》2012,(5):106-107
当前时代已经是一个多媒体共同发展的时代,我们身边的手机、网络、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各种各样的媒体之间的竞争都日益激烈,因为广播电台自身具有技术特性的诸多限制,我国的广播媒体已经沦为了一种弱势的媒体以及边缘的媒体,这一种声音一直都不绝于耳,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的不断挑战,我国的广播媒体应该怎么样才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不断变化,加快自身创新的步伐,获取快速、健康的发簪,在整个社会转型的时期里面,我们都必须要针对当前广播媒体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对策来进行全面、理性的思考以及分析,并且能够进一步的对广播发展出路进行不断的探索。本文中,笔者就对广播电台在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发展前景进行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