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莉华 《新闻知识》2005,(10):56-57
新闻之于读者,犹如珍馐佳肴之于食客,是人欲求先睹为快,先尝为快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读者却总嫌我们报纸上的新闻乏味,特别是所谓主流媒体的“重要新闻”甚至头条新闻,卒读者更加寥寥。其故安在?原因是记者把大量的不是新闻材料的东西充斥于新闻中。  相似文献   

2.
元莉华 《今传媒》2005,(9X):38-38
新闻之于读者,犹如珍馐佳肴之于食客,那是人欲求先睹为快、先尝为快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读者却总嫌我们报纸上的新闻乏味,特别是所谓主流媒体的“重要新闻”甚至头条新闻,卒读者更加寥寥。其故安在?原因是记者把大量的不是新闻材料的东西充斥于新闻中。  相似文献   

3.
评论(这里指新闻评论)的实质是见识。为什么报刊上的有些评论,读者不愿看或看不起情绪来?大体说来,就是因为没见识或少见识。我之所谓见识,不是指一般的知识、见闻,更不是指作为获取知识、见闻手段的见与识,而是指见解、见地、识见,是属于创造性思维之结果的东西。见识之于评论,恰如信息之于消息(作为新闻体裁的消息),情感之于通  相似文献   

4.
论报纸广告编辑环境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媒体角度看,报纸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新闻;从受众的角度看,读者接触报纸的最主要目的也是获取新闻,为自己的生产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不能满足读者对新闻的需求,报纸等于自封其喉。但是,无论媒体还是读者,都无法忽视扑面而来的广告。广告被称为“报纸的血液”,是现代报纸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没有广告的支持,报纸就不能赢利,等于自断经脉。二者之于报纸,犹如双翼之于飞鸟,缺一不可。如何平衡二者在报纸版面的关系,使之睦邻友好,营造良好的广告编辑环境,从而使报纸版面和谐,获取良好的广告效应呢?下面就从编辑的六个基本元素着手,浅析一下这…  相似文献   

5.
刘峥麟 《新闻前哨》2010,(12):93-93
“看报看题,看书看皮”这句话,看起来是一句贬义的话,但也说明了这样一个常理:标题是最先和读者见面的。在生活节奏急剧加快的今天,这话已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新闻标题立于新闻事实之前,是新闻的“门面”,真有似眼睛之于人。从人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6.
标题之于新闻,等于眼睛之于人。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一则好标题,犹如一块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令人爱不释手,相反,若标题平庸乏味,读者就不想看,好新闻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见制作好标题是多么的重要!画龙点睛,新闻的眼睛如何点呢?笔者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看到大量好的标题。这些标题,归纳其制作方法,大致有以下五种。一、设喻借代,形象深刻。此法有比喻式标题和借代式标题两种。比喻式标题,例如《大老齐成了“香饽  相似文献   

7.
陈尚忠 《今传媒》2007,(1):55-55
新闻贵"新",怎样做才能为了保住新闻的"新",既抢时间又防差错,这是一个不少人看似解决实际并未解决好的问题.近读一篇回忆周恩来总理处理一次新闻事故的文章,从中既看到了在什么情况下因抢时间会产生差错,又明确了怎样做才能既抢时间又防差错.现将其摘要录之于后,以飨未见读者.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的俗话:“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读者看报纸,首先是通过标题来选择他要看的新闻.一个好的标题,可以把一篇好的新闻送入千家万户;标题平平,则会断送记者采访写作的心血.标题之于新闻,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两年,长江日报国际新闻版在标题制作上力求翻新、突破,采用“厚题薄文”,以追求浓眉大眼、庄重、明快、大气势的版面风格,得到报社内外部分同仁和读者的肯定,初步归纳,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尝试.一、营造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看报先看题,是读报的普遍习惯。好的新闻标题先吸引住眼球,读者才会看新闻内容。标题不吸引人,再精彩的新闻内容,读者也会就此止步。如此看来,新闻标题是赢得读者的第一眼。新闻写作要在拟好标题上下气力,要做到先声夺人。要有气势《孙子兵法·势篇》:"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意思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寻求有利  相似文献   

10.
色彩装点大千世界,使之生机盎然,多姿多彩;色彩美化人类生活,使之生机勃勃,五彩缤纷;色彩之于广播新闻,也能使其生动形象,斑斓如画。人们爱美、审美,往往体现在对色彩的感受上。正如马克思所说:色彩的感受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对于新闻,特别是对于一听即逝的广播新闻,只要运用得当,则可以大大增强其宣传效果。一、色彩增强现场感我们提倡写现场新闻,也就是抓“活鱼”。所谓现场新闻,实际上就是通过事件发生地的环境及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形色、声情、动感等,让读者和听众如临其境,从而充分体现新闻的生动性和真实…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深圳商报将通过“十个`大'”的追求,使其向有权威、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主流大报迈进一大步。 高举伟大旗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胸怀全国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从全国大局看深圳新闻,发掘深圳新闻之于全国的意义;从深圳视角选择、追踪、解释全国新闻,增加全国新闻之于深圳的针对性与贴近性;从移民城市的特点,更多地关注各地移民的“故乡新闻”;本报记者的“天线”要延伸到国家部委,给深圳读者更多的“权威发布”。 抓住全球…  相似文献   

12.
朱雯 《视听界》2004,(6):24-25
哪些元素是“民生新闻”节目品牌打造的关键?在“民生新闻”节目风生水起的今天,“民生新闻”节目又如何保持自己的品牌?一、源源不断的信源——培育强大社会采编队伍“来之于民、播之于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民生新闻”的宗旨。为了能及时倾听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声音,南京各档“民生新闻”节目都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新闻线索。而今,《南京零距离》等新闻节目每天新闻线索热线电话上百条,业余摄影师和新闻线人遍布全南京。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新闻坊》专门成立了一支150人的通讯员队伍。所以不奇怪为什么《南京零距离》这样的“民生新闻”节目的记者会赶在110之前到达第一现场。强大的采编队伍,众多的耳目使得“民生新闻”节目能坐看四方、耳听八方,提升了新闻播出的时效性、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因为来之于民,所以新闻内容往往更容易引起百姓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军事新闻在大多数情况下进行着严肃的包装,读者读起来有些沉重。庄重不等于呆板,严肃不排斥活泼。而在军事新闻领域恰如其分地介入幽默的手法,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将是一条值得探索和借鉴的途径。幽默之于军事新闻,绝非哗众取宠,趋时之策。且不说西方报界将幽默用于新闻作品已成为他们的一大特色,就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也没有把幽默视为禁区。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都是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他们一生所撰写的大量稿件中,就有不少把严肃的革命战斗精神用幽默、生动的笔触表现出来。那些活泼有力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4.
新闻可读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上的新闻是给人阅读的,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新闻的可读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来吸引读者,已成为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可读是读者的天性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一名新闻记者来说,纵使你有才华横溢的文笔,而缺少新闻采访的实战经验,欠缺与采访对象之间有效地沟通,对于成就一篇完满的新闻稿件都是空谈。所谓七分采访三分写,采访之于新闻稿件太重要了,而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之于采访同样重要,本文就是笔者经过多年新闻一线采访实践,总结的几条如何维护与采访对象关系的经验,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赵宇清 《新闻传播》2010,(4):25-25,27
在平常的采访中,记者总是在以一双新闻人的眼睛洞悉事物、找寻新闻,告诉读者他们看到的一切。但是,新闻并不是一味地向读者灌输新事物,新闻也应为读者答疑解惑、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这个时候就需要新闻人换一双读者的眼睛来看新闻、做新闻。而这一点也是笔者一年之中三次获得中宣部新闻阅评的深刻感受。  相似文献   

17.
在认真备稿基础上激起了情绪。胸中思绪起伏,并不是创作的目的。情动于中,还须形之于外。形之于外需要抓住通讯语言表达的特点。特点是在对比中显现的,如果将新闻、评论语言表达和通讯语言表达傲个比较,就看得出通讯表达的语言特点了。  相似文献   

18.
语言之于新闻,就像语言之于文学一样。汉语修辞手法既然能为文学作品的写作所用,自然也可以为新闻作品的写作所用。在新闻作品中恰当地运用汉语修辞手法,可以使新闻语言确切精当、朴实简练,摆脱其干巴枯燥、僵化呆板、没有新鲜感的痼疾,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一、引用引用是指借用现成的话语(警句、成语、诗词、俗语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称引语、用典。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了许多令人玩味不尽、抽绎无穷的精语妙言,它们或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或绮丽精妙、脍炙人口,称得上是千凿良玉,百炼精金。如果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引用一些…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的新经济异彩纷呈,经济新闻是报纸的主打产品之一。如何使经济新闻走近读者,如何使普通读者对经济新闻产生阅读兴趣,是媒体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我们要不断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吸引读者、拥有读者,从而在报业竞争中占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新闻的生命力就是与时俱进,时刻保持与读者的近距离。一我认为,当前经济新闻写作中有三大矛盾亟须解决。一是大量的经济新闻是数字的罗列,读者感觉乏味。在一个社会中,经济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于是有了许多话题…  相似文献   

20.
范江怀 《军事记者》2012,(12):28-29
如果要评选今年的十大中国军事新闻,航母"辽宁舰"入列及舰载飞机在舰上成功起降,想必会位列其中。舰载飞机之于航母的重要性,犹如航母之于海军的重要性。舰载飞机能否在航母上起降,是一艘航母能否形成战斗力的关键。所以,我国国产战机能否在"辽宁舰"上顺利起降,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作为军事新闻旗舰的《解放军报》,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应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处理几篇有关"辽宁舰"舰载飞机的新闻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