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试图描述老年人活动参与情况的概况,探究影响老年人活动参与的因素,以及活动参与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希望通过分析,了解当前中国老年人的活动参与情况,对目前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抽样分析、统计整理等方法,对上海市部分老年志愿者进行调查和访问,分析和综合了上海老年人对志愿者活动的信息获取情况、活动参与状况、影响活动因素等,阐述了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老年人志愿者活动提出了改进建议:转变思想,将老年人作为积极的社会人力资源;加强宣传,扩大老年人志愿者活动的传播渠道;出台政策,使老年人志愿者活动有章可循;提升内涵,确保老年人志愿者活动的有序进行;立足社区,为老年人志愿者活动提供场地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日益提高。本文基于实证数据,描述了我国老年人对居家养老保障中精神慰藉需求的基本情况,采用logit模型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精神慰藉需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戴艳 《考试周刊》2013,(60):153-154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21世纪一项重大社会问题,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民政部推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数量不足且缺乏稳定来源。同时,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正蓬勃发展,但活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本文通过分析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金晚霞居家养老工作室合作新模式,结合我国居家养老计划实施情况,探索大学生参与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新路径,为社会化养老服务和大学生社区服务事业的开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红 《华章》2012,(28)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城市老年人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城市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有:(1)城市老年人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同;(2)城市老年人对参与休闲体育的态度;(3)城市老年人个人的身体状况;(4)城市老年人经济因素;(5)休闲活动氛围;(6)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情况;(7)休闲体育活动的指导员因素.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7,(1):81-85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比重每年都在上升,养老问题日益严峻。通过在广西农村的实地调查,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来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广西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进而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养老作为传统的最重要的养老模式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但社会化的养老模式对农村的养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广西农村老年人养老资金没有保障,生活上缺乏照顾和陪伴,精神生活匮乏。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之一,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实现老年人社会参与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是老年人丰富晚年生活、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现实养老困境并依据相关理论,从政府、社会团体及老年人自身这三方入手去探寻可操作的老年人社会参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社区是老年人除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生活环境,是老年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场所,社区积极的养老环境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载体。以社区为载体,开展老年团体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进社区开展老年团体活动,应科学规划社区老年人的室外活动空间,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推进老年团体活动的专业化进程,将老年团体纳入民间组织范畴,引入社会捐赠机制,并转变老人及其家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陈阳 《华章》2011,(36)
对南京市3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和分析了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60%以上的大学生入校以来参与过志愿活动,参与的活动类型主要是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为社会福利机构服务和支教活动等,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儿童、环境和资源以及城市社区居民等.参与志愿活动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具有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养老主体责任倾向选择的影响,并运用CGSS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子女养老约占六成,政府养老次之,独立养老选择比例最小。从影响因素来看,户籍、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子女数量、邻里往来、朋友往来和参保养老保险对主体责任倾向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针对老年人养老主体选择倾向的发展态势,要加大政策扶持,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供给,促进3种养老方式发挥积极作用,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1.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其创造健康、参与、安全的最佳机遇,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重要理念,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机构养老的不断发展,养老机构将成为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基于积极老龄化的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养老机构中老年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了解机构中养教结合的情况和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水平、职业经历的老年群体参与老年教育的差异,提出建立机制、研发体系、变通方式和特性办学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流动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亟待妥善解决的社会难题。通过对广州市流动老年人养老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流动老年人是随子女迁移而流动,主要以照看孙辈、帮子女料理家务来安排日常活动:部分流动老年人陷入流动困境并担忧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为解决流动老年人养老问题,提出加强社会化育婴、托幼服务,将流动老年人纳入属地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未来人口结构加剧了养老压力,弱化了传统的家庭代际养老模式。根据这一问题并依据旅顺60岁以上老年人的情况调查,分析了老年人的自然情况及养老、住房等观念的相关因素。最后得出反抵押贷款这一以房养老的做法将是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大连市247名老年人为被试,运用人口学变量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以及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将老年人生活满意感的强弱作为衡量精神养老效果的标尺,探求性别、婚姻状况、教育水平以及人格特质与精神养老效果的关系,并据此给出老年人精神养老的建议.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水平以及婚姻状况三者中只有婚姻状况主效应显著;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受到神经质、开放性和尽责性的负面影响,受到宜人性的正向影响.结论:政府可通过发展老年婚恋市场、培养高级养老护理人员以及激发老年人社会参与热情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在老龄化发展的今天,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大众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的生成,较为符合我国国情。居家养老服务是实现"家"与"社区"服务的融合,由专业人员上门进行照顾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这种养老服务模式对老年人身心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效度。对此,本文围绕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论述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提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太原大学学报》2021,(5):21-26
对太原市迎泽区六个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主要选择依靠子女养老和独立生活养老,进一步分析得出针对老年人养老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社区养老是最适合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宝鸡市城市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状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宝鸡市1068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从事和不从事有收入工作的占8%和92%;老年人参与工作的主观意愿比例为不愿意16%,愿意33%,无所谓51%;老年人再就业途径由多到少的是:其他、个人关系、市场招聘和单位返聘;老年人从事工作的性质主要为临时性工作;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因素依次为身体问题、岗位问题、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这说明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积极性并不高,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途径及性质都有待于改善,社会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肯定并认可老年人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杭州市老年人对于养老模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养老事业建设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在杭州市区的街道、农村、社区、敬老院等场所采取随机抽样150例,回收有效问卷146份。结果:一部分人不知道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存在(占46.58%),一部分人知道三种养老模式的存在但不了解(占41.1%),在养老方式选择上绝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占63.01%),且在选择过程中更多考虑环境因素(占39.04%)。结论:杭州市老年群体对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并不了解,且在养老模式选择上,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更愿意居家养老,在考虑因素方面更多会考虑环境因素。政府应立足于老年人的立场,尽可能降低养老费用,增大补贴力度,减轻养老负担,同时应做好科学的养老模式选择的宣教,指导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养老模式。子女也应权衡经济能力与老人意愿,尽量满足其养老所需。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养老模式多样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基于哪些因素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养老模式?文章通过全国东、中、西部9省千户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村"养老模式"效用最大化下的选择意愿。结果显示:个体特征、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和养老风险意识等因素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实证模型给出了自我养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两种模式的对比选择,探究农村老年人对目前主要的三种养老模式的需求位序。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应该具有不同的政策安排框架,三种模式相互兼容,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互助养老是当前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基于合作生产模式,通过服务供给、服务需求、外部激励三个维度,探讨农村互助养老的行为逻辑,并进一步剖析政府、农村老年人、基层组织在合作生产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对汝南县P村幸福养老院进行案例分析认为,政府作为服务供应者,始终秉持公共精神;老年人作为服务消费者,具有积极的参与意愿;基层组织作为合作生产的维护者,怀抱志愿需求。当前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面临供给碎片化、乡土公共性缺失、村庄建设不足等问题,从“自助、互助、他助”三个方面对农村互助养老合作生产模式的长效实践路径进行优化,旨在为构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