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教学中如何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方法呢?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斌 《辽宁教育》2007,(12):38-40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教学中如何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方法呢?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数学模型思想是数学教学必须渗透的思想方法之一。以"圆锥的体积"教学为例,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应用"的知识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我执教"圆的周长"一课,通过教学提升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能力和数学文化三个方面的数学素养。一、渗透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智慧1.注重"四基"教学,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不但有利于学生迅速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得探索知识的线索和方法,而且能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更好地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猜想与验证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将猜想与验证放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更好地提升数学思考。笔者主要阐述了"猜想与验证"助力数学思考的三个方面:由模糊走向清晰、由浅显走向深刻、由简单走向严密。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要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科学探究数学的态度,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其中,数学猜想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受到小学数学老师的追崇,很多老师都喜欢把"猜想—验证"作为知识的探究过程。但并非所有数学课上的猜想都能称作数学猜想,也并非所有的猜想都值得去验证,所以"猜想—验证"在数学教学中绝不能滥用。  相似文献   

10.
陈彩虹 《生活教育》2014,(12):22-23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我认为猜想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学生探索数学的大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45):69-70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与解题技巧,更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其中,从而做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将来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数学模型思想、化归思想、符号化思想以及猜想、验证的方法等,对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些探究,以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要让"数学猜想"常驻课堂,就必须提供感性材料,激活学生猜想,预留探究时空,引导学生猜想。在猜想中让学生洞察数学本质,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由此彰显数学猜想的"数理逻辑"。  相似文献   

13.
推理能力的培养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小学第二学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效情境,并试图提出问题,引发猜想。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中,对猜想进行验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活动经验,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现的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数学的发展来看,"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实"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要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科学探究数学的态度,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其中,数学猜想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受到小学数学老师的追崇,很多老师都喜欢把"猜想—验证"作为知识的探究过程。但并非所有数学课上的猜想都能称作数学猜想,也并非所有的猜想都值得去验证,所以"猜想—验证"在数学教学中绝不能滥用。  相似文献   

16.
王红珍 《甘肃教育》2014,(23):52-52
正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数学思想方法,如符号化思想、数学模型思想、统计思想、化归思想、组合思想、变换思想、对应思想、极限思想、集合思想、转化建模的思想以及猜想、验证的方法和反证法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贯穿始终的还有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如果说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条明线,那么蕴含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 "在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必须猜想到这个定理,在你搞清楚证明细节之前,你必须猜想出证明的主导思想。"当前在我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数学教学中若能创设数学猜想的最佳模拟情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数学猜想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猜想—验证”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手段。在“猜想—验证”实施过程中存在学习方法无助化、教学过程形式化、学生思考被动化等问题。文章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进行“猜想—验证”的教学实践,设计了三个“猜想—验证”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方法从旧知迁至新知,教学从形式走向常态,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方法、构造思想方法、函数思想方法、方程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归纳与猜想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等,训练学生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结合笔者多年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素养。"我认为猜想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学生探索数学的大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下面以"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数学猜想的课堂建构策略。一、巧妙预设,激发数学探索猜想具有启迪思维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善用猜想,让学生勇于提出质疑,并引导其进行探索,会收获意外的惊喜。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边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前通过测试,了解到有93%的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