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老师,您还记得我刚入校时的样子吗?躲在妈妈身后用胆怯的目光,偷偷地望着您。“孩子,别怕!这里就是你的家。”您微笑着对我说,甜甜的笑容久久荡漾在脸上。我不由自主地伸出小手,让您牵引着走进陌生而又神奇的课堂。老师您可知道,那时的我想对您说:“您好像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2.
童年的桑椹     
小的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小镇上,那时我家只是一间矮矮的、窄窄的平房,具体有多小我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来形容,只记得那时全家挤在惟一的一张床上,下了床便是客厅了。我家屋后是镇上的养老院,在那儿蕴留着我的童年。记得养老院中有一棵桑椹树,那时树并不高,叶也不多,但结出的果实却很多。桑椹树是院中一个老奶奶种的,记忆中她总带着慈祥的微笑,至于她姓什么叫什么我已经没有印象了,只记得她身材矮小且肥胖,所以当时住在附近的小伙伴们也都喊她“胖婆婆”。每每喊她“胖婆婆”,她总乐呵呵地应答着。胖婆婆的桑椹树是养老院中最吸引我和小伙伴…  相似文献   

3.
像野花一样     
童年时,我曾有过被“放逐”的日子。那时我很小,到底有多小,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一条大黄狗对我来说像一头驴那么大。而几年前再看到它时,才发现那不过是一条普通的老狗。通常夏天的时候,我会在农村的奶奶家度过好些天。那时奶奶家有个大后院,养着许多鸡,院子的一角有一口“巨大”的铁锅。  相似文献   

4.
昨天的我,长着一张肉乎乎、红苹果似的小脸蛋。那时的我很天真、很幼稚,但却常常“语出惊人”。记得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到南北湖游玩,看到湖边倒垂枝条的柳树,  相似文献   

5.
真情贴吧     
四眼余: 还记得我们曾经共度的岁月吗? 那时我真的很孤独,而电王与你是我唯一朋友,永远记得你笑的样子,真的,可以送去动物圆了,呵呵,毕竟这么可爱的“四眼蛇”谁不爱呢!  相似文献   

6.
当一个孩子已经不再是孩子、而即将接受成人礼洗礼的时候,他也许已经无法回忆起幼儿时期的点点滴滴了。而我作为一个即将成年的“成年人”,我也无法向你一一细数那段朦胧模糊的日子究竟有些什么故事。我只记得一个画面:那时,天下着雨,小小的我坐在爸爸自行车的前座上,钻在爸爸大红色的雨披里,低头细数着仿佛走不完的高高低低的大石砖路。  相似文献   

7.
幽默     
眼不见为净早上,我4岁的儿子查理在浴室里刷牙时突然大叫起来,原来他不小心把自己的牙刷掉到抽水马桶里去了。我把牙刷捞了出来扔进垃圾袋,然后给了他一把新牙刷。查理站在那里思考了一会,然后举着我的牙刷对我说:“我们最好把这个也扔掉,因为上个礼拜它也掉到抽水马桶里了。”变化两位老同学毕业20年后偶然邂逅。第一个说:“你还记得吗?我那时多胖,大腹便便的。现在,我在俱乐部参加减肥的有氧运动,还练习马拉松长跑。”第二个漫不经心地回答:“太棒了!”“另外,”第一个继续说,“你记得我多么腼腆、怕羞吗?那时的我是个穷…  相似文献   

8.
记得很小的时候,母亲曾俯下身子抚摸着我的头轻声问我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我那时只是傻傻地抬起头,手指向蔚蓝苍穹说:“我长大要做一只鸟,那样,我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好,可以一边飞一边吃喜欢的棒棒糖。”  相似文献   

9.
记得儿时,也常常玩面具游戏,那时躲在面具后面的,是一颗快乐而纯粹的童心。不知疲惫,不知烦恼。那时的面具于我们,真正是“拿得起,放得下”。而现在你所面对的这“无形的面具”却让你困惑、痛苦而迷茫。我想,原因可能在于,儿时的面具只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之外的一个玩具,  相似文献   

10.
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当别人问及心中的理想时,我总会毫不犹豫地说:“做一个画家!”我清楚地记得,我曾怎样地坚信过:我长大一定会成为画家。那时单纯的思想带给我的是无比的骄傲与高昂的自信。我为那时的自己深深地感到骄傲与自豪。因为那时的我,心中有着远大的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是过早地看到了“人生”那些深沉、难解、严肃的问题,加上自身所接触了解的一切,我逐渐明白了阳光并不像我们所感觉到的那样温暖,理想中的一切往往与现实错轨,人与人的差距决定周围生活的全部。天空下,漂浮着灿烂美好,也漂浮着阴郁难过。惟一能…  相似文献   

11.
心灵的对话     
在最初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而激动不已。记得参加工作不久,我骑着刚买来的自行车到商店购物,走出商店大门,发现那崭新的自行车已不翼而飞,我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要知道,那时买辆自行车,得省吃俭用好几个月呢。回到学校,我把这件事讲给学生听,说着说着,眼泪又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事后大约有半个月的时间吧,有一天放学后,我在教室里布置“图书角”,不知不觉,天黑了,当我转身锁门的时候,猛然发现还有几个孩子站在门口。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有何伟峰、孙建生……“这么晚了,你们不回家,还站在这里干什么?”我有点生…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师     
我上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姓吴,名“叶舟”。“叶舟”,漂泊江湖“一叶扁舟”,那时我们觉得他的名字真是富有诗意!在我们其他老师的“建国”“志强”“得福”一类“凡夫俗名”中真是显得卓尔不群。而且,据他告诉我们几个“心腹高足”,他家原是一书香门第。所以他援旧文人之例,还给自己取了个“表字”——可惜我已记不起了;但他的“号”我却清晰记得:竟陵叟——他家乡天门古称竟陵。其实那时他还不过“不惑”之年,记得当时我“恃宠而娇”,对他“号”中的“叟”字大不以为然,敢唐突他“以少卖老,故作深沉”,他听了并不生气,只笑着斥我“利嘴丫头”…  相似文献   

13.
我和书:难舍那一脉墨香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密山县黑台镇(那时叫黑台大队),父母都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特权:一向对我要求严格的母亲允许我购买“供销社”里卖的每一本“小人书”。我的故乡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夏天一片蓬勃的绿,原野开阔得让人心醉;冬天一片银装素裹,雪野映照着太阳,苍凉而又寂寞。我去看所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中学生这样讲述他过去的故事:那时,我十分喜爱我的“妹妹”,她是我的高中同学。记得一个夏日的傍晚,天气很热。她和我在教室里隔桌而坐讨论着学习的问题。她的浅黄色略带透明的衬衫,轮廓鲜明地映出她丰满的体态。那自然起伏的胸脯,洋溢着青春少女的馨香。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由  相似文献   

15.
记得少年时代,常常怀着好奇心到闹市钻进人堆里去看走江湖的玩把戏。那些玩把戏的每每在说完开场白,转入显本领的时候,便道:“光说不练,假把戏;光练不说,傻把戏;说着练着,真把戏。……”随着岁月的流逝,那时看了些什么把戏我差不多都忘却了,而那几句颇有节奏,也很有些趣味的话,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如今正在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便又想起了那耍把戏的人所说的话。我想,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不应是“光说不练”的“假把戏”,也不应是“光练不说”的“傻把戏”,而应该是“说着练着”的“真把戏”——当然语文教学并不是“玩把戏”,这里不过是借此作个比方。  相似文献   

16.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诗意的语言来赞美你;我只是一个“该子王”,一个普通的少先队辅导员。但我能用心来珍藏你,藏到岁月无法企及的深处,书写着两个大字:“谢谢!”衷心地感谢你,《辅导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分配当大队辅导员,那时一无材料,二无经验,带领队员搞活动,总觉得没着  相似文献   

17.
想起曾祖母     
记得,儿时的天空总是风轻云淡的,没有半点忧愁。 那时的我,喜欢坐在午后的院子里,陪着曾祖母晒太阳。可是,从小我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孩子。那时就拿着曾祖母的拐杖时而佝偻着背,学她走路,时而当作丐帮的打狗棒不停地挥舞着。记得好几次,都把曾祖母的拐杖折磨得短命而亡了。然而,曾祖母从未怪罪过,她总那么安详地坐在竹椅上。印象中她的脸只有一种表情,我快乐时,就会觉得那时她在笑,我悲伤时,就会觉得那日寸她也并不快乐。  相似文献   

18.
还记得那时因为“偷碟”而自杀的双胞胎兄弟吗?我想无论谁看完那则报道都会为他们年幼的生命惋惜的。如果可以重来,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一切呢?男孩艾尔比的“妈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张宁 《双语学习》2012,(12):4-7
我还记得我和奶奶经历的一次圣诞冒险。那时我还是个孩子。那天姐姐告诉我说“连傻瓜都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我听后大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记得我第一次听到“鲁迅”这个名字,已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每当我抱怨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家人就会对我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会有的。”而这就是年幼的我与鲁迅的第一次相遇。后来上了小学.课本里经常有鲁迅的文章.而且每逢“鲁迅”都是必考篇目。重点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