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学期,笔者坚持每天走进课堂听推门课.连续听了六节原生态的口语交际课.发现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课下滔滔不绝的孩子们到了课堂上却屡屡“失语”。本文归纳了几种“失语”的症状,虽然只是这六节口语交际课中的部分教学片断所反映出来的症状,但却透视出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如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更是常常遭遇尴尬,常有“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出现。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呢?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是高智力、高学历,而且需要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口语交际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但是,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往往显得胆怯,不敢开口。那么,如何才能变“金口难开”为“口若悬河”呢?一、采用多种方法,激发交际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毫无心理障碍,自觉自愿地学习,满腔热情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是显著的。在上口语交际课《我爱画画》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相似文献   

4.
《秋天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口语交际”教材。此文安排在本册第二单元复习之后,我认为应安排在第三单元之后。这样便于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抵达孩子的心根,让孩子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这样才会事半功倍。一、激发兴趣,讨厌就是失败孩子们喜欢口语交际吗?通过与他们座谈,我们发现,其实他们都非常欢迎上口语交际课,因为这样的课很轻松也  相似文献   

6.
韩艳红 《河北教育》2006,(10):36-36
孩子们的小脸通红,两眼放光,妙语如珠;而我作为一个引导者、一个组织者为孩子们推波助澜,课堂中孩子思维的灵光点点绽放。 这是我在《和梦想一起飞》那节口语交际课前预想中的理想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我做了精心地设计:如何导入,如何展开,如何结束;我揣测了学生可能说些什么,作为教师我应该怎样引导;并且我和孩子们一起上网查找有关“神舟六号”以及航天方面的资料。当我感觉一切酝酿成熟了,口语交际课便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7.
A.接到任务   5月28日我校要进行科研成果汇报活动.我将要承担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很兴奋,能参加这样的汇报课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虽然口语交际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但我还是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和潘校长及同级老师最后商定口语交际课课题--《水果》.可是口语交际课到底怎么上呢?我请教同级老师,他们都认为和说话课差不多.接下来,我按照这一思想认真备课,准备试教.   ……  相似文献   

8.
[案例描述] 二年级口语交际课《话说姓名》 上口语交际课一直是最令我头疼的事,就怕课堂上冷冷清清,学生在交际时无话可说,上课成了我和少数几个学生的表演,其他众多的孩子只是陪衬。所以,当我带着孩子们走进多媒体大教室时,听课的老师已经坐在了后面,孩子们也发现了今天的不同寻常,不再吵闹嬉戏了,而是乖乖地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相似文献   

9.
叶玉珊 《辅导员》2014,(18):53-53
口语交际是语文这门学科真正融入生活实践的工具性体现。仔细品味“七嘴八舌”的课堂口语交际,的确值得我们仔细去探讨和研究。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地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0.
任琨 《教育文汇》2011,(6):34-34
不久前观摩了一所小学的几节高年级“口语交际”课,发现不少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还基本上停留在“说一说”阶段。小学高段的“口语交际”课该如何落实“新课标”?下面结合一位骨干教师的课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秀洪 《新疆教育》2012,(21):24-24
口语交际是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的一种交际形式。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由于留守儿童多,和外界接触少,语言环境差,因此口语交际能力差,教师教学十分困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我觉得示范指导是关键,课堂实践是重点。  相似文献   

12.
王荣生教授认为,口语交际课按课程内容,可分为“日常性口语交际”“组织性的口语交际”“书面语的有声表达”三种课型。显然,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辩论、讨论、采访这类的内容应属“组织性的口语交际”。它的课程内容不是“怎么听、说”,而应为“听、说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13.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一种课型。然而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的教学常出现“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节语文课,教学内容是口语交际课《小兔运南瓜》。我很有信心地走进教室。“老师,王小明换坐位了。”唉,这些孩子们!我叹了口气。”为什么要换坐位呢?”我耐心地问道。”老师,我不会讲话的。”王小明轻声回答。我心中一亮:这节课,就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学习伙伴,任意组合,开展讨论吧。当然,得给他们制定一个”游戏规则”。于是,我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口头作文(口 头说话)的一种课型,是培养学生智力、口语表达和为 学生写作文奠定基础的练习课。而语文教师都知道: 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交际不起来,不肯说、不会说 以及说话不通畅或是千篇一律地照着第一个说,而说 的主体往往变成了教师,很多时候都代学生说了,学 生变成了听客。实际上“口语交际”课变成了一种“哑 巴”课,特别是对农村小学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在“口语交 际”课中说起来,如何让自己的学生肯说、爱说、争说 呢?我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试一…  相似文献   

16.
成都锦官驿小学里有一间名为“奇趣屋”的教室,孩子们都十分向往在这间教室里快乐地上课。这间“奇趣屋”是该校专门为孩子们建造的“玩吧”,课堂上没有老师的说教,主题只有一个——尽情地玩。积木、多米诺骨牌等益智类玩具在这里变成了“教材”,老师成了“娃娃头”,每周2—3节这样的游戏课让孩子们减轻了学习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那天,我和孩子们上口语交际课(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学会祝贺》),课文要求如下:教师节到了,自己动手做一张贺卡送给老师,在贺卡上写一句话。孩子们明白题目要求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专门编排了“口语交际”课。这不仅是提法、教材的改变,更是内涵的丰富、观念的更新、教法的改革。通过一年的口语交际实践使我意识到,口语交际课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在具体的情景中完成交际。可以说创设交际情境已成为口语交际的必要条件,它为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与人交际,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那么,在口语交际课上如何创设情境,找准情境点呢?我试着用分类的方法把第一…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又崭新的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更是遭遇尴尬,常有“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出现,如何改变这一教学情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呢?  相似文献   

20.
“新大纲”一改过去“听话、说话”的提法 ,而代之以“口语交际”。那么什么是口语交际呢?现代语言学认为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 ,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口语交际比单纯的“听话、说话”要求要高 ,除了听得明白、说得清楚之外 ,还要根据对象和场合 ,恰如其分地予以应对 ,注重的是“双向互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本文谨从于老师的口语交际课例谈起 ,探讨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创设交际情境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选好题 ,选题要从生活交往中来 ,才能真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