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现状、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存在:①各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多还是以武术专业课程设置为主体,有少数学校的课程设置有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课程;②教学内容趋于陈旧,教学计划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术科时数和课程内容不够突出专业技术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全国13所单科体育类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带有共同规律和特点的地方,并结合广州体育学院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结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突出“一专多能”的前提下,培养既掌握扎实武术、民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又具备洞察社会需求、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创业成功的人文素质和坚韧不拔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务实而科学地制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计划,本专业基础课不能和其他专业基础课“打通”;面向激烈竞争的社会市场,突出培养能力,主动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对企业的管理、策划、营销经验和洞察社会需求、寻求机遇的能力,为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几所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带有共同规律性的地方,并结合目前社会上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要求,建议培养既能扎实掌握武术、民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的专门人才,又能具有现代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课程设置应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为学生的就业乃至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课程设置结构与教学内容体系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关键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技术、技能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关系到能否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课程设置方面,应力求多方面开展专业理论和术科课,增加对学生在除武术外的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方面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5.
武术     
G850.2,G807.43 20011371沈阳体育学院本科武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与建议〔刊,中,I〕/赵秋菊//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3).-50-52表4(TY)武术//专业课//训练计划//课程依据国家教育部门1998年分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及1998年体育院校工作会议上国家体委直属院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普通高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规范,对我院本科武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为培养出高质量体育专门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6.
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提出以“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更好地探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科发展,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2006年会会议纪要》的精神,研讨制定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及课时分配),由教育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体育学院承办的“全国高等教育民…  相似文献   

7.
针时1999年起开始执行的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口径过宽,应设置适当的专业方向。就此,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设置的依据、设置的原则,以及设置的专业方向,即武术专业方向、养生专业方向、民间体育专业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校武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与优化,优化方案的各项指标内容均得到专家认定,具有可行性。结论指出:课程优化方案中设置的限选方向可以按照社会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增减及组合不同特色的课程群,从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同时,高校武术专业课程优化体系的建立可以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参考,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针对江西省设有体育专业的16所高等院校其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开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望为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调查结果表明:1)项目边缘化:民俗民间体育在普通高校开展面临窘况;2)内容集中化:教学内容过度集中,缺乏地域特色;3)内容过度体育化:民族民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对新疆高校武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与优化,优化方案的各项指标内容均得到专家认定,具有可行性。研究表明结论:课程优化方案中设置的限选方向可以按照社会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增减及组合不同特色的课程群,从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同时,新疆高校武术专业课程优化体系的建立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参考,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对形象思维与传统体育养生动作及其要领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总结了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与传统体育养生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对形象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析。研究认为,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形象思维,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健身效果,还有利于传统体育养生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和传统体育养生之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与宗旨,而传统体育养生正是基于对人性的关爱、对生命的敬畏发展起来的,它追求的是人的健康与长寿。因此,和谐社会与传统体育养生在本质和内涵上有着内在统一和呼应,并且在现代社会里,人类新的健康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出现,而传统体育养生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和缓解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有着非同一般的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化造就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极强的健身、养生、娱乐和教育功能。学校教育中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但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可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文明的校园环境,使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甘南藏族自治州宗教民俗中的养生健身文化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及实地访谈,调查了甘南藏族民俗宗教活动中的养生健身成分,发现其健身功能较强,并大多形成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开展广泛、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这些健身行为是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传统养生类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使用 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中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传统养生类体育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传统养生类体育的老年命质量明显大于非体育锻炼人口。对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实行传统养生类体育干预,发现经过一年系统的传统养生类体育锻炼后,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说明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建议在社区体育中大力开展、普及和推广太极拳等传统养生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移民使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的文化有了一次大融合。各内迁民族的文化给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对中华文明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结论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在这样时代背景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呈现出有别于其它历史时期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7.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对体育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介绍了东北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并探析其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东方古老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诞生之日起发展到今天,太极拳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太极拳从生命学意义上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已被亿万人的锻炼实践证明、经现代科学研究验证的太极健身运动方法.坚持参加太极拳的练习,能够明显地改善和提高人体不同系统的功能.太极拳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珍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707-708,715
武术传统训练理论在历史文化的视野中,它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健身术和养生术的理论.历史悠久,蜚声世界,几千年来流传不息,不仅盛行于国内,近年来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也逐步开展起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是对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充分肯定.在流传过程中,它经历了3个阶段:原创期、轴心期和传承期.而它的生成途径构成了内生型传统武术训练理论与外源型传统武术训练理论2大类别.为今日的现代武术训练理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类传统养生体育项目对大学生身心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高校开展太极拳、练功十八法、八段锦等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锻炼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绵缓运动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并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对缓解大学生因学业、就业等情况造成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有积极作用。建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大力开展、普及和推广太极拳等传统养生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