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和健全高质量的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对于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关于建设我国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高职院校目前的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课余体育活动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促进我院进一步规范校园体育文化管理,改善条件,提高质量。认为校园体育活动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开展研究,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作用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出发,做出符合我国高职院校特点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校企合作、教学与生产互融成为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大力倡导的办学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推手.文章以企业体育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现状为切入点,主要分析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校企体育文化融合的意义并提出促进校企体育文化融合的有效路径.身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必须要根据当今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有重点的加强校园体育工作,采用新举措、探究新理念,建设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和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体育价值观等有着重要影响,搞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沈阳市几所医学类院校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就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进行研究,探寻推进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个复杂的体系,学生个体所形成的体育文化个人系统与社团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及体育赛事形成的体育文化情境系统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系统建立了一个体育文化的文化交流模式。研究这三个系统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现阶段高等院校承办体育赛事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的实力,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15,(6):95-99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它对高等院校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引用生态文明观理论,以生态校园体育环境文化、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精神文化为研究主线,对大连市11所高校220名在校大学生及110名教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访谈了高校的领导、体育专家、学者,普通教职员工及在校大学生共102人。研究重点基于大学生的视角并源于体育教师的态度,目前大连市高等院校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隐性环境文化不充分;体育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存在缺欠;文化价值取向偏失等多种现象上。针对上述问题,在生态文明观视角下提出了大连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人文角度入手辨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探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观,进一步阐述校园体育文化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师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的和谐进步则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教育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其校园精神文化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目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对精神文化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自身特点,从全新的角度寻求符合高职办学特点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案,以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教育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其校园精神文化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目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对精神文化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自身特点,从全新的角度寻求符合高职办学特点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案,以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175所普通高校4.7万名2007级大学新生的调查发现:农村子女就读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的较多,而"211"高校和独立学院中城市子女占多数;与农村大学生相比,城市大学生对其所读大学达到"满意"的比例更高;择校时,城市大学生更看重"父母、家人或其它亲属的影响或建议",而农村大学生更看重"学费和生活费用因素"。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大学生择校的有"高校自身的特征"、"外人的影响"、"地缘和学缘"和"高校招生宣传信息"等4个主要因素,而影响城市大学生择校的3个主要因素分别是"高校自身特征"、"地缘、学缘和特殊项目"及"外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生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独立学院之大学语文应该将社会交际言语综合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践行"母语高等教育"观,注重个体精神的成长和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素质发展相配合,使大学语文课程成为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处于重要地位。当前制约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因素不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探索和实施全员参与人人育人、全过程统筹设计高效育人、全方位科学安排更好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临从师范教育向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举的转型、从专科向本科升格的转型。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成为师专亟待解决的问题。师专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有别于其它高职院校。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提出师专建设实训基地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概念的基础上,主张高校辅导员应从大学生思想提升的需要、社会学习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以及生涯发展的需要入手,在思想引导、学业帮扶、人际互动、提升就业质量方面下功夫,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明确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取向,推进差异化教育和人性化管理,重视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发挥网络的正向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对高职学生获取信息、交往、学习、个性展现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高职院校团学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根据对高职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调查和高职学生的新特点,提出拓展高职院校团学工作的新模式:打造团学工作的核心队伍,拓展团学工作的宣传阵地,构建互动、平等、自主的团学工作网,营造阳光朝气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大学生角度应对就业难问题,就要培养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和结构维度,依据不同层次和类别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从机制、理念、能力、质量四个方面,总结出高校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共同路径,并分类探讨了学术型大学和职业型大学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是高校无法回避的事实。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也逐步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校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需要对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类型、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的措施有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了解其心理危机现状,是危机干预的第一步。通过对漳州地区高职院校1161名学生进行疫情一个月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为再次返校后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调查得出结论:PTSD占全体大学生的比例为2.41%,各年级大学生存在PTSD的比例介于2%-3%之间;PTSD在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不存在差异,但是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男生存在PTSD的比例高于女生;男生的症状普遍比女生的症状更严重。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根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高校要不断完善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内容、体系,并确定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这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