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电视广告存在的问题 电视广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广告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观众既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现代广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地影响着观众的收视质量。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2.
黄松涛 《新闻界》2008,(2):128-129
虚假广告、广告形式媚俗、表现手法雷同与重复、创意单调与生硬等是人们对电视广告产生排斥的主要原因。观众排斥电视广告将使广告主投资失去效应,影响电视广告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电视观众打开电视机看节目就要接触广告.这原本无可非议.而当下的电视观众对于荧屏上的广告,也确实常有意见.怎样才能有效地拉近电视广告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电视广告得到观众的欢迎和赞赏呢?不少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更好地把心理学原理引入广告的策划、制作、播放之中,让电视广告更注重观众的心理,是很应该深入探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电视媒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传媒经营日趋商业化,电视广告播放的时段不断增多,广告播放时间不断增长,广告形式日趋丰富,但与此同时,电视广告的质量却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让观众对电视广告产生了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5.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12,(22):83-84
广告回避指"媒体用户不同程度地减少广告接收的所有行为",可分为身体回避、机械回避和认知回避三大类.身体回避指在电视播放广告时,观众起身离开,回避广告接触;机械回避指观众通过换台等方式回避广告接触;认知回避指"在场,却并不观看(视而不见)或边看边活动",比如读书或做杂事.①可以说,判断电视广告编排科学与否的基本依据,是观众对电视广告的反应.一般而言,观众对电视广告的回避越少,说明电视广告的编排越科学.在这三类广告回避中,认知回避的发生比例最高,其次是身体回避,最后是机械回避.虽然机械回避的发生比例最低,但由于其可直接用收视率的变动加以衡量,因此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电视与广告的结合,使电视广告成为媒体、广告主、观众各方利益纠结的一个“焦点市场”,广告收入也就成为各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动能。围绕广告经营,不但每天上演着媒体、广告与受众之间的博弈,各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广告时间段随意增长、虚假信息增多、目标市场不明确、定价混乱、高折扣等问题。因此,如何规范电视广告经营,使电视广告业务在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每家城市电视媒体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视广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传递形式。成功的电视广告作品能在短短的数十秒钟内,迅速调动观众对生活的理解、想象、追忆和渴望,让观众在情感和意识上与之认同。为什么电视广告有如此之大的效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当今高科技与影视制作手段巧妙结合的结果。也可以说,电视广告制作与其他类型的广告制作相比,具有其它广告制作所没有的“集成”特征,即电视广告集电影胶片制  相似文献   

8.
电视广告影射并左右着大众的价值观念,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依男性话语而塑造,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份构建的缔造,她是一种被电视机前观众观看的主体.对于电视媒介而言,视觉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广告影像的清晰度;二是广告所带给观众的美感.  相似文献   

9.
唐英 《当代传播》2012,(5):87-88
广告人物是建构现代神话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试图揭示电视广告人物在建构中国现代神话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传统与当代中国电视广告中男性人物与女性人物的诉求特点对电视广告人物在当代广告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揭示。  相似文献   

10.
邬晓燕 《视听纵横》2005,(4):113-113
广告类栏目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它以弱化了广告味道的栏目形式向观众传播广告内容,成为电视广告中的一种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1.
骆敏 《声屏世界》2014,(1):154-156
正近些年来,随着新兴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电视自身频道数量的迅猛增长,电视广告干扰度不断增大。同时,观众在长期、海量的广告刺激下,对广告信息日渐抵触并采取过滤或规避的做法,传统形式的电视广告效果日趋减弱。于是,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谋求其他更高效的广告形式。在这种市场环境影响下,植入式广告这种新颖、有效的广告模式开始渐渐为广告学者、媒体和广告主所认可。这为传统电视广告注入了新的血  相似文献   

12.
电视广告环境与现代神话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英 《当代传播》2006,(2):65-67
本文从电视广告环境建构以及表现现代神话的手法等方面对广告环境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通过这些描述揭示广告环境在建构现代消费神话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电视广告环境中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建构两方面对广告环境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作了较为深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3.
鉴别一个广告作品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呢?是创意。电视广告的创意,是视与听的统一,它能调动一切有效的因素去诉诸形象,引起观众注意,推出产品信息。完美的视听结合,是有效的广告手段。电视广告创意的表现手法,从简单到复杂,有九种。一、演员直陈式所谓直陈式,就是请一个演员眼睛直视镜头,真诚热情地向观众介绍产  相似文献   

14.
本从电视批判理论中的读导向理论角度出发,来分析观众与电视广告之间是如何进行互动的,指出“诠释社群”对观众影响形成观众与广告在观念上的互动,观众通过对广告的默许,顺从与交战产生在意图上的互动,表明观念如何在互动中填补广告中所遗留的空隙及广告与观众如何运用好莱坞模式与修辞式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15.
广告的目的是要树立形象,推荐商品,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电视广告以简明易懂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高科技的三维动画设计,高度概括的文字表达最大的信息量,使人容易记住其中的“精华”,给观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来引导消费.电视广告的宣传,速度快,影响大,声画并茂,富有直观性、可视性、形象性,这是报纸广播等媒体无法比拟的,在传播信息,促进生产,沟通产销,活跃经济,指导消费,发展经济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那么,什么样的电视广告可算作是一条成功的广告作品呢?成功的广告就象一只聚光镜,将所有的要…  相似文献   

16.
黄法 《新闻窗》2006,(1):42-43
电视广告(指商业广告)在广告行业中扮演着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然而电视广告在品牌意识上的要求又与其他媒介运用手段不相同。电视广告吸引和保持观众的注意力的要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感性诉求。电视广告中面部、手和眼的运用更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儿童(包括婴儿),动物(如:宠物),知名人士和美女都是电视广告中的积极因素。愉悦的音乐和欢庆的场面在广告中的出现也是提高视觉关注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太霸道郜之电视广告多了?还是少了?这个问题没劲,因为它不得要领。广告人一定说少了,观众一定说多了,就是有几位高人也不过是说:"好的广告不多"或"广告要有节制"之类。其实,老百姓(广大受众)并不排斥广告,中外的新闻史都能证明现代传媒即是由古代"布...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12,(22):82
判断电视广告编排科学与否的基本依据,是观众对电视广告的反应:回避越少,编排就越科学。本期专栏作者通过对一天中几个时段收视率流入流出情况的分析,勾勒出了电视观众对广告机械回避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9.
自1979年1月28日我国出现第一条电视广告以来,我国电视广告蓬勃发展。然而,我国电视广告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也陷入了经济发展和秩序失范二元对应的悖论中。当前,地方电视商业广告中问题百出,虚假广告泛滥,广告格调低劣,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当前地方电视广告的硬伤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一、虚假广告泛滥,侵害消费者权益。近几年来,虚假广告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很多访谈式电视广告邀请一些影星、歌星、笑星甚至电视节目主持人担任"主持人",请一些群众演员扮演观众,极尽  相似文献   

20.
陈晓洲 《视听界》2010,(4):71-74
“61号令”立竿见影,各级电视广告量减少,广告收视效果的改善迹象也清晰地呈现出来。GSM媒体研究采用测量仪调查的22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市场中,电视台播出广告时长同比减少25%,观众停留在广告段收看广告的时长增多9%,广告收视率与节目收视率的比值从52.3%上升为80.5%。观众的收视习惯是造成广告收视率差异和收视效果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